李茉 謝皓
摘 要:房屋出現裂縫是房屋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戶主對房建的非專業性,他們對房屋的構造了解不夠到位,房屋出現裂縫問題不僅會給用戶帶來許多不便,而且會使房主們安全感與信任感大大降低。要從根本上解決房屋裂縫問題,就要在房建時期抓好裂縫處理工作。因此,本文總結了房建過程中的裂縫現象及原因,并研究出施工和管理中裂縫的處理方法。
關鍵詞:房建;施工和管理;裂縫處理方法
1 前言
造成房屋裂縫問題出現的原因可分為許多方面,但是,無論是哪種原因導致的房屋裂縫,都會不同程度上影響房屋的品質。合理而科學的施工水平對于房屋的整體建筑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這不僅會極大程度上減小建筑施工的成本,還可以優化整體資源的配置,有助于合理分配全體的人力、財力、物力,進而達到最佳的建筑成果。提高團隊整體的施工技術有利于有效地降低房屋混凝土的內外溫差,控制避免房屋產生裂縫。
2 常見的產生裂縫的部位和原因分析
2.1 由受力引起的裂縫
大多數一般的民用建筑中的承重設計的結構,是用混凝土和鋼筋組成梁和板的構件,然而在實際的建筑工程中,往往在板的跨中下的部分或是支座上部、邊緣,都會產生垂直裂縫或是斜裂縫。這是因為建筑一般用料為混凝土,這是一種脆性材料,其抗拉能力十分弱,在荷載作用的影響下,被拉部分十分容易裂開,因此除非有特殊的需要和技術要求,細微裂縫出現在構件中的情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國相關文件中有明確規定,根據混凝土結構存在的環境類別的不同,不超過一定寬度的情況下,可以存在裂縫,要將裂縫控制在指定的寬度范圍之內。所以一般使用的混凝土構件是帶有裂縫的,裂縫的寬度一般不大于0.05mm,遠小于規定的0.2~0.3mm的允許上限。如果裂縫不會再出現擴張,那么便不會對整體結構造成多大危害,則無需加固處理。但假如裂縫在不斷地受力影響下不斷擴展,已經超過或是有超過上述的規定范圍,那么可以確定此混凝土構件不足以承受現加力。這樣的構件會降低建筑結構的剛度、強度和耐久性,進而影響房屋的正常使用,更有甚者會出現安全問題。此類受力裂縫必須嚴格進行加固處理。
2.2 由變形引起的裂縫
2.2.1 溫度變形
在由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情況當中,通常可分為內外部兩種原因。內部原因就是混凝土的水化熱。混凝土發生硬化凝結過程時,水泥發生水化反應二產生釋放大量熱量,混凝土內部的溫度急劇上升,導致混凝土發生膨脹,然而混凝土在發生硬化過程的時候,熱量由混凝土的表面開始散失掉,進而混凝土的內外部產生溫差,混凝土變形,產生收縮膨脹。另一種就是外界溫度的影響。平頂房屋的底部和頂層的圈梁底部產生的包角裂縫或是水平裂縫,就是主要由外界溫度變化引起。
2.2.2 地基產生不均勻沉降
沉降裂縫一般為45°斜裂縫,當房屋的一端建造在較差地基上,房屋一端低層墻體會沿沉降量較大一側出現一條或數條45°階梯形斜裂縫;當房屋的中部建造在 較差的地基上,房屋縱墻中部產生下寬上窄,中間沉降大,兩端沉降小的正八字裂縫;當房屋的中部建造在堅硬的地基上,房屋縱墻中部產生上寬下窄,中間沉降小,兩端沉降大的倒八字裂縫;對于基礎剛度小,承受荷載較大的窗間墻沉降量大時,則在房屋的窗臺墻上,窗孔的兩個下角處會出現上寬下窄的裂縫,且多數在底層產生。
2.2.3 收縮變形
收縮變形主要出現在現澆混凝土樓板的過程中,此種情況下產生的最常見的也是數量最多的一種裂縫是離房屋陽角1m左右,即在樓板分離式配筋的負彎矩鋼筋以及角部放射鋼筋的末端處,發生45°收縮變左右的樓面斜角裂縫。受到限制樓面板產生自由形變的橫、縱兩個方向的剛度大的樓面梁的約束力或是剪力墻的剪力的房屋的四個陽角,一旦混凝土收縮或是溫差增大,配筋較為薄弱處的那些板面會首先裂開。雖然這類裂縫不會對結構安全問題產生很大影響,但是地面滲漏會時有發生,給用戶帶來困擾。往往溫差大而混凝土產生收縮變化的那些裂縫越接近頂層,會變得越來越大。
2.3 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引起的裂縫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工人因技術水平問題或是態度問題而降低了施工質量,情況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①在砌墻時砂漿不夠飽滿或是墻體鋪砌不夠均勻,墻體在受到壓力后,就會因墻體受壓縮量不同而開裂;②混凝土使用時,水灰比、密實度不達標,粉煤灰摻和料不足,都會導致梁、板構件空鼓、露筋或是龜裂;③混凝土質量不保,其摻合料或外加劑不合格,使混凝土更加容易變形與開裂;④在埋管線時,多根管線極易集散,此處混凝土量大大減少,導致應力集中,裂縫很容易產生。
3 施工和管理中裂縫的處理方法
3.1 澆筑的方法
混凝土澆筑的實施過程中一般按照以下幾個流程進行:自然流淌、水平分層、斜向分段、持續推移、一次到頂等。在此之前,要對混凝土質量嚴格把關,不合格的混凝土堅決要被退回到攪拌站。在澆筑過程中,在已經按比例攪拌好了的混凝土中,一定不能加水或其他材料。還要準確把握其分層厚度,新一層混凝土被澆筑時一定要被上一層混凝土完全覆蓋,以便將前后兩層混凝土的澆筑時間間隔控制在初凝時間的范圍當中,有效地防止了因澆筑時間的前后間隔過長而導致的施工裂縫。在進行澆筑前還要關注天氣溫差變化,避免溫度給混凝土澆筑帶來不利的影響。
3.2 振搗的方式
在混凝土振搗時應當將進行三道振搗,三道設置要求為:第一道為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為混凝土的坡中間,第三道為混凝土的坡頂。只有將這三道設置安排好位置且合理配合,才能將振搗覆蓋到整個坡面,達到一定的效果。在采用振搗棒振搗時必須要把握好振搗棒的插入深度以及振搗時間,將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50mm以上,振搗棒移動的間距控制在400mm左 右,振搗棒要快插慢拔。當混凝土振搗密實后,要用刮杠刮平混凝土表面,再撒上5mm~25mm碎石,終凝前用木抹搓平,次數最好在兩遍以上。
3.3 溫度的控制
其實建筑施工過程中對于混凝土進行溫度控制的方式方法較多,目前常用到的方法是改善骨料配級。在進行控溫時,要隨時進行溫度的散發,創造出更多的散熱方式來控溫,例如:埋設水管,減少澆筑厚度等等。
3.4 施工的管理
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一定要不斷提高個人施工技術。施工管理針對施工的過程開展,其主要目的是保障整個施工過程能夠有序地按照一定的規范進行,極力避免施工事故的出現。鋼筋的隱蔽驗收需要加強管理,這樣能夠提升混凝土樓板的強度、厚度、錨固長度和鋼筋高度的合格,達到施工的要求。樓板的找平層也要按照設計要求確定厚度,且當混凝土的澆筑工作結束后,應一次性的將其壓平磨光,增強其表面的抗裂性。
4 總結
綜合來說,裂縫問題是土建施工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解決裂縫問題,不僅可以增強房屋的使用質量,而且可以減少浪費建筑材料。要根據房屋所處的實際情況,結合現場和建筑房屋的要求和構造特征來選擇處理裂縫的方法。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一定的方法措施之余,在施工完成后還要關注各個方面的養護、管理工作,一前一后執行好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裂縫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繼仁.對建筑工程中常見房屋裂縫處理的探討[J].硅谷,2009(2).
[2] 郭林昌.芻議引起房屋裂縫成因及處理裂縫的施工措施[J].中國房地產業,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