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章 賈小倩
摘 要:眾所周知,房屋建筑在使用時,由于時間的推移及重力因素的影響,而逐漸出現沉降,這就對地基的牢固性有很高要求,且地基要完全穩定。如果地基牢固性可以得到保證,這時房屋沉降速度就會較慢,且沉降較為均勻。反之,如果地基不夠牢固,就可能導致地基出現局部沉降或房屋出現傾斜等,嚴重情況下還可能導致房屋建筑出現塌陷事故,導致出現人身傷亡。 本文筆者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對地基處理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地基處理技術;應用
1 前言
現今房屋建筑施工采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就是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由于自身重量較大,且在房屋建筑中還有承重墻及受力柱、房屋其他結構,這些結構的承載荷載通過利用重力作用將重量傳遞到房屋建筑底部,即地基上。因此,在開展地基施工時,需要注意選用施工技術的科學性與穩固性特征。在施工過程中將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發現,并及時剔除。
2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處理概述
房屋建筑施工中涉及到的地基處理問題指的是利用相應的地基施工技術,對房屋建筑地基的變形性質及滲透性質進行改善,從而對房屋建筑的地基承載力進行提高。地基處理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復雜性特點。由于我國國土面積較大,導致我國國土跨經緯度范圍較廣,各地域之間的地質條件存在顯著差異,如我國有凍土地、軟土地及鹽堿地等等。再加上氣候條件產生的不同,地震、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經常性出現,導致房屋建筑地基處理工作復雜度較高。
(2)多發性特點。現今,我國房屋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建設質量不高的問題,由于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處理不夠恰當,導致房屋建設過程中經常出現各類垮塌事件,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產生嚴重威脅,給我國經濟發展也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3)地基處理具有潛在性特點。房屋建筑工程在建設施工過程中各環節都是相互聯系的。如果不能對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處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將會導致地基處理中出現各類遺留問題,導致房屋建筑之后階段的施工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4)嚴重性特點。對于房屋建筑來說,其基礎就是地基。房屋地基施工完成后,一旦在之后的施工中發現地基存在問題,這時要對地基進行修整,不僅導致整修難度增加,還需要在其中投入較多的資金。一旦對地基沒有進行妥善處理,還會給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不利影響。房屋建筑施工中需要尤其注意地基處理,地基處理工作的開展是以地下環境為主要依據,其施工原理指的是通過換填、夯實或擠密、膠結等手段對地基進行加固。細分地基處理技術,可將其分為樁基技術、地基加固技術及地下連續墻技術。樁基技術指的是將地基上部產生的荷載力傳輸至地基深部,利用緩沖方式對沖擊力的作用進行消解。地基加固技術指的是利用通過對地基承載力進行增強,使得地基沉降變形直至最大程度。地下連續墻技術是地基處理的輔助技術,它開展的主要目的是為地基提供必要的側向支護。
3 房屋建筑施工中對地基處理技術的應用
我國古代建筑很多保存至今仍完好,這說明我國古代建筑建造技術就已經十分高超,如故宮、兵馬俑等。由此可見,傳統房屋建造技術中有很多技術仍是值得今天學習。在現代房屋建筑施工中,傳統的施工技術在房屋建造中也占據重要地位,很多施工人員施工時多數仍采用傳統施工技術,如強夯法、樁基法、高壓噴射法等等。傳統的房屋建筑施工中對地基施工技術有著很高要求,可保證地基穩定性,但由于實際施工條件復雜,在現場施工條件的限制及房屋施工難度的影響下,因此,將傳統施工技術與現代施工技術結合,是改進地基施工技術創新的一大思路。
(1)強夯法與碎石樁法結合應用這種方法開展的原理是在地基正式施工前,在地基的填土層就先行對碎石樁體進行相應的處理,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步就是對地基土層開展排水固結或擠密處理。其次,需要使用強有力夯點對碎石樁體進行撞擊。利用外力的撞擊作用使得碎石得以經過樁徑進而直接進入到地基的護土層。這樣就可以使得房屋建筑在地基上層形成由地基土與碎石組成的復合型地基,這種復合型地基十分堅固結石,這樣就可以使得房屋建筑中地基的穩定性及牢固性得到提高。房屋建筑施工人員在利用該項技術施工時,一定要注意好強夯法的使用技巧,在夯擊時,強度大小及夯擊次數、深淺都需要注意,不能用力過大,也不能用力過小,要使用合適的力,夯擊土層,保證夯擊效果與計劃效果保持一致,從而實現房屋建造工程施工的具體要求。而要想實現夯擊的這種效果,施工工人就需要在夯擊基本土之前,對土層的厚度及缺陷綜合考慮,在此基礎上,還需要進行精密計算,另根據土質對夯擊次數進行確定,可避免施工時出現失誤。在具體施工中,施工人員需要先夯擊基土3次,之后再對夯擊過程中的水壓力消散時間進行觀察,從而判斷夯擊得出的時間間隔。在精密計算后,得出最佳夯擊效果。
(2)碎石樁技術與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結合使用。在房屋建造過程中,在對房屋地基進行處理時,可選用碎石樁技術與水泥煤粉灰碎石樁相結合的方式,可將樁基技術使用中產生的承載力轉移到下方。在施工中,為了使得荷載力傳遞效果進行增強,可以在其中應用水泥煤粉碎石樁。這種施工技術結合所產生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它不僅可以對施工過程中的地基荷載能力進行更大增強,且還能對地基上層出現的液化問題進行更好避免,因此可在地基施工中保證地基的穩定性。
4 房屋地基技術的新發展
隨著建筑業的不斷發展進步,建筑業所使用的地基技術也得到了大發展,出現了新型的地基處理技術,如粉煤灰吹填法、DDC灰土擠密法等等。新的技術使得房屋建筑地基處理水平得到很大程度提高,也使得地基處理質量得到顯著提高,也提升了地基處理的施工效率。
(1)粉煤灰吹填法粉煤灰在建筑施工中的加固環節中應用較為廣泛,粉煤灰的滲水性很強。在進行地基處理時,應用價值較高,尤其是在對充填地基進行加固時,應用這種技術可以對沖填土凝固速度及硬度進行提升。同時,在地基處理工作中應用這種技術,也可以使得地基處理所產生的成本預算大大縮減,即使得房屋建筑的工程造價成本得到降低。在實際施工中,施工人員會將粉煤灰與淤泥混合后進行填充,從而使得基土的固結性質得到有效改善,使得技術的實際可操作性大大提升。
(2)DDC灰土擠密法這種技術指的是在施工過程中,在螺旋鉆機及強夯法的輔助下,將灰土分層次注入至孔中,之后再逐漸擴大樁徑。在日常房屋建筑施工中,采用這種技術可使得地基變形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使得地基承載力大大加強。這項新型的地基處理技術使得地基施工質量大大提高。在實際采用這種技術進行地基處理時,需要對地基的土質結構先行考慮,這種方法多在濕陷性黃土地區中應用較多,如果地基的土質為黃土的話,則很難取得明顯的應用效果。在之后的施工中,還需要加強對該項技術的研究,不斷完善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對房屋建筑的施工質量進行不斷提升。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處理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需要引起所有施工人員及管理層的重視,科學選用地基處理基礎,保證地基穩定性。另外在現今房屋建造所使用技術的發展成熟背景下,地基處理技術也得到相應發展。今后,要加強對地基處理技術的研究,不斷發展新型地基處理技術,使得地基處理技術更為完善科學,保證地基處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俊鵬.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術應用探討[J].江西建材,2015(1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