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菊
摘 要:作為交通建設重要組成內容,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質量,會對民眾出行安全以及出行體驗舒適度形成直接影響,因此施工單位一直極為注重工程施工問題,并加大了對工程常見病害的研究力度。通過對道路工程常見病害的分析,探索出最佳病害施工處理方案,并會就病害日常防治維護提出相應建議,旨在降低工程病害影響程度,保證道路橋梁工程性能。
關鍵詞:常見病害;道路橋梁;施工處理技術;工程維護
1 引言
由于道路橋梁施工多以野外為主,整體施工環境影響因素較為復雜,加之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長以及施工環節較多等方面的特征,使得道路橋梁工程在施工以及后期運行等階段,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病害,會對道路橋梁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壽命形成負面影響。為制定出科學化的工程病害施工處理方案,相關人員首先應對工程常見病害展開深度剖析。
2 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
2.1 端頭破損
如果橋梁端頭出現局部破損,就可能會導致橋梁端頭塑封出現變形狀況,會對橋梁原有結構形成直接破壞。通過分析可以發現,端頭破損問題多是因為使用質量不達標以及設計不合理等方面因素所造成的。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過程中如果沒有科學對橋梁縮量值進行計算,且沒有對材料質量進行嚴格檢查,就會導致橋頭結構質量無法達到預期水平的問題,會使其因為無法承受行車載荷而出現局部破損問題。
2.2 橋面路面裂縫
由于交通運輸需要,道路橋梁工程會長期暴露在自然環境之中,使用概率也相對較高,需要擔負起來往車輛的荷載。橋面以及路面多以半剛性結構為主,雖然此種結構能夠有效增強鋪裝層承受能力以及強度,但卻很容易受到溫度影響,會在溫度差異過大時發生鋪裝層裂縫問題,特別是在北方嚴寒地區,會因為早晚溫差過大,時常發生鋪裝層裂縫問題,嚴重者甚至會致使道路橋梁出現崩塌狀況【1】。同時如果道路橋梁使用時間過長,也可能會因為承載荷載過多、車輛超重以及急剎車等,導致地面被擠壓或出現嚴重磨損,進而因路面出現凹陷而造成斷層,從而使路面與橋面出現裂縫。
2.3 路基沉降
路基沉降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工程病害,如果在施工時遇到粘性土或者軟土,則沒有有效完成軟土路基處理,則很容易會造成路面出現沉降現象,會對駕駛員人身安全性形成直接威脅。同時道路橋梁設計不合理,沒有按照地質條件進行科學設計,也同樣會導致路基沉降問題發生。
3 工程病害施工處理技術
3.1 裂縫修補處理
針對道路橋梁鋪裝層所存在的裂縫問題,技術人員要做好裂縫修補處理,以對駕駛人行車安全進行保證。目前較為常用的裂縫修補技術,主要裂縫灌漿、表面修補以及裂縫填充等,技術人員需要按照裂縫實際開裂程度以及出現原因,合理對修補處理技術進行選擇與應用,以達到良好的修補效果。其中在對表面修補技術進行使用時,要按照道路橋梁實際承載能力,結合受力標準,完成對整改方案的設計與改進,要按照尋找裂縫位置—對裂縫展開環氧膠泥或水泥漿涂抹—運用高強度材料實施覆蓋—覆蓋玻璃纖維的步驟,完成表面修補【2】。在對灌漿封堵技術進行使用時,要利用設備將膠結材料壓入到裂縫之中,以便在其硬化之后,和道路橋梁形成完整個體,以達到相應封堵加固目標;而在對嵌縫處理技術進行應用過程中,會先按照裂縫進行溝槽開鑿,并在溝槽中填入剛性防水以及塑性材料,以完成相應嵌縫施工。
3.2 端頭破損處理
現階段,端頭破損病害處理技術多以錨噴施工技術為主。該像技術具有高穩固性以及凝結速度快的特征,是較為常用的橋頭破損處理手段。在實際進行使用時,會在錨噴設備強噴射功能的輔助之下,將硅膠材料噴射到裂縫部位處,且會通過利用模板進行加固的方式,將硅膠材料和橋體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整體,以對破損處形成有效修補【3】。由于在此施工處理過程中,需要對橋梁強度以及剛度水平進行保證,且還需要擁有良好的柔韌度,所以建議將硅膠材料作為施工首選,以對最終修補處理質量進行保證。
3.3 封堵填充處理
所謂封堵填充處理,就是將水泥漿或者樹脂膠結物填入到裂縫內,以對裂縫形成有效修補,該項技術多用于病害程度較為嚴重的工程。由于樹脂形狀穩定性較好,且能夠與裂縫修補技術形成有效配合,并能夠達到對工程路面實施加固的目標,所以其一直極受施工人員親賴。同時施工單位還需沿裂縫發展方向實施槽位開挖,要在槽中填入一定量的丁基橡膠以及其他防水性能較強的工程材料,以對雨水侵泡問題進行有效杜絕,確保不會對道路橋梁工程病害嚴重程度進行增加,進而形成對道路橋梁的有效保護【4】。
3.4 路基沉降處理
在對路基沉降問題進行處理時,不僅要對道路橋梁外表面材料強度進行增強,同時還會通過對橋梁橫截面積進行改變的方式,對工程結構體系進行調整,以對橋梁應用效果進行保證,確保其結構承載能力可以得到切實增強。
在實際進行路基沉降問題處理過程中,技術人員要按照沉降程度,對處理技術以及處理方案進行選擇與規劃。如果沉降量相對較大,且存在著繼續進行沉降的可能性,此時首先要對預應力展開研究,并要實施土壤更換處理,以對土壤強度進行增強;其次要在進行土壤置換時,要先對原有土壤進行部分挖除處理,且要對其進行壓實;最后要運用高強度土壤實施回填置換。在實施土壤置換過程中,要對土壤質量進行嚴格控制。
如果路基沉降量相對較小,則可以利用灌注處理的方式,將水泥砂漿灌注到路基之中,以確保水泥砂漿、地下軟土以及粘性土可以有機結合在一起,以對土壤穩定程度以及地基承載力進行切實增強。
3.5 鋼筋暴露處理
由于道路橋梁工程中經常會出現鋼筋暴露在空氣之中的問題,所以施工人員還要對該問題予以足夠重視,要通過在鋼筋表面涂抹水泥基防銹材料的方式,隔絕空氣與鋼筋的直接接觸,以對鋼筋腐蝕問題進行有效規避,確保其可以始終保持最佳性能,以防止因鋼筋部分問題,導致道路橋梁工程質量出現狀況。
4 工程防病害維護建議
為降低工程病害發生概率,保證橋梁道路工程正常使用,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對各項病害的防治力度,一方面要在工程施工結束之后,施工方要與業主共同合作,對施工路段實施交通管制,確保工程在未成型之前不會有任何車輛通過,施工基礎質量進行保證;另一方面要指派專業人員對工程使用過程中所出現的打滑、裂紋以及波浪等方面情況進行檢查與處理,并要對工程所存在的數據指標不合格問題進行消息記錄,要對道路橋梁工程實施有效保護,并要及時對維護計劃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與完善,要通過動態化維護管理手段,對道路橋梁工程過度使用問題進行有效改善。同時要對過往車輛進行限制,要確保不會有帶釘輪車輛通過,以對工程使用壽命進行有效保護與延長。
5 結束語
鑒于工程病害對于道路橋梁的損害與破壞,各施工方以及有關部門都應加大對工程病害的關注力度,要通過對各種病害產生原因以及產生特征進行深度分析的方式,明確病害產生根本,并有針對性的展開相應施工處理,以確保各項病害可以得到有效解決。同時要做好工程維護以及管理工作,要確保各項病害發生概率可以控制在最低,以對工程使用長久性以及穩定性進行切實保障。
參考文獻:
[1] 徐焱明.試析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6(34):262~263.
[2] 張巖.城市道路橋梁建設中常見病害及預防策略分析[J].山西建筑,2017(34):174~175.
[3] 張楊.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分析與施工處理技術探討[J].江西建材,2017(13):134.
[4] 蔡燦寶.試析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7(34):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