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濤
摘 要:本文以某高速公路8-10標段巖溶路段橋梁樁基施工為例,對樁基施工時溶洞處理措施進行了研究,針對不同溶洞樁基的類型及其特點,分類提出解決方案和處置措施,供巖溶路段樁基施工參考。
關鍵詞:高速公路;橋梁;溶洞樁基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大幅增多。在巖溶發育路段進行橋梁樁基施工時,因地質情況復雜,施工技術難度會顯著增大。為保證巖溶發育路段樁基施工過程中不漏漿、不坍孔,保證樁孔順利成孔、成樁并滿足承載力要求,確保橋梁樁基的施工質量,必須對溶洞進行有效的處理。
2 工程概況
2.1 溶洞概況
湖南省某高速公路8-10標段巖溶發育,經地質勘探,溶洞大致可分為4類,分別是空溶洞、多層溶洞、大型溶洞(H>3m)、有填充物溶洞(全填充、半填充)。類型主要以有填充物溶洞為主,其填充物主要有淤泥質土、砂礫、碎石、卵石、粘土等。溶洞最大高度27m。
2.2 施工難點
由于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如果采用簡單的拋填處理,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特別是一些高度較大的溶洞和串洞層數較多的溶洞無法順利成孔,即使成孔,在后續的樁身混凝土澆筑中,也會由于灌注壓力增大導致跑漿,從而形成廢樁或是劣質樁。
2.3 溶洞處置原則
為確保該橋梁工程溶洞樁基的整體質量,保證施工安全、有序進行,施工時根據地質鉆孔柱狀圖來判別溶洞地層情況、空洞大小、溶洞填充物情況。根據不同的溶洞類型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采用常規泥漿護壁法、鋼護筒跟進加固法、片石回填法、素混凝土回填法、注漿加固法等不同施工工藝。
3 溶洞分類處置措施
3.1 常規成孔法
溶洞填充物是可塑或軟塑的亞粘土,洞內土質和洞外土質無明顯差別,且溶洞不漏水時,可不考慮溶洞的存在,按正常地質情況采用沖擊鉆成孔施工。
3.2 鋼護筒跟進加固法
對于大型溶洞(H>3m)、無填充溶洞、半填沖溶洞或溶洞上方有較厚的沙礫層時,可采用鋼護筒跟進法,一面沖孔,一面接鋼護筒,并將其壓到或震動下沉至已鉆成的孔內。施工過程中,護筒長度L按下式確定:L=( H+h),其中H為溶洞高度,h為溶洞頂至地面再加30cm。護筒內徑大于樁徑10cm,沖擊鉆成孔時,鉆頭直徑大于護筒外徑3-5cm,當沖擊穿過溶洞頂部時反復提升沖錘,在溶洞頂部厚度范圍上下慢放輕提,至沖錘不明顯受阻時用放入護筒并沉至孔底,必要時用振動錘下沉。護筒到位后鉆頭改為滿足成孔要求的直徑正常鉆進。
3.3 片石回填法
當溶洞較小(H<3m), 無填充物或半填充時,可采用片石回填法處理。初始階段先采用正常成孔方法施工,當鉆穿溶洞漏漿時,反復投入黃土和片石,利用鉆頭沖擊將黃土和片石擠入溶洞和巖溶裂隙中,回填至溶洞頂板以上1米處。為增大孔壁的自穩能力,施工過程中還可摻入粘土、水泥和鋸末。經試驗,片石與粘土的比例宜為3:7,摻加水泥時,其比例為每米100kg,摻加鋸末時,比例掌握在粘土的10%。施工時根據地勘資料,在接近溶洞時勤觀察、勤檢查,憑手握沖擊主繩的手感,沖擊巖層的響聲,抽取的巖樣來判斷是否接近巖溶地層,發現漏漿及時處理。
3.4 素混凝土回填法
采取正常成孔方法施工,當鉆穿溶洞漏漿時填入低標號混凝土至溶洞頂板以下50cm,回填混凝土達到強度后繼續采用沖擊鉆成孔。為盡快提高混凝土強度,節約施工時間,可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數量的早強劑。本法適用于中、小溶洞,有無填充物均可。施工方法簡單,但造價相對較高。
3.5 注漿加固法
通過對照地質柱狀圖,對樁基穿過的溶洞進行注漿填充和加固。多適用于小型(H<1m)或多層溶洞(多層串珠狀小溶洞),也可用于各種有填充物的溶洞,填充效果較好,但造價較高。首先根據地質資料找出最大溶洞,如溶洞為連通溶洞,只需對其中最大的溶洞進行注漿。注漿壓力和速度經試驗確定,壓力一般控制在0.5-1.0MPa,注漿速度宜為15-20L/min,使漿液滲透到填充物內,充分固結,滲透直徑不小于3.0米,以保證沖鉆成孔時有足夠的固結體。注漿時注漿管必須插入填充物底部,然后邊注漿邊緩慢上提,提管速度不宜太快,根據注漿速度確定,將滲透半徑控制在允許范圍內。為防止漿液流失太遠造成浪費,可采用間歇注漿方式,使得先注入的漿液與砂(或碎石)初步達到膠結后再注漿,循環注漿多次,直至達到規定的注漿量和注漿壓力控制值為止。注完一個孔后,繼續對其余孔進行注漿,后注漿壓力必須調高,最后封孔。注漿完成,待溶洞完全填充且強度達到要求后方可進行樁基施工。
4 橋梁樁基溶洞施工流程和技術
4.1 橋梁樁基溶洞的施工準備
因施工區間巖溶發育,地質構造復雜,需要施工前做好地勘,充分收集地質資料,采用一樁一鉆的施工方式,對每根樁進行鉆探測量,明確樁位下是否存在溶洞以及溶洞的具體情況,最大限度確保樁基的結構穩定。其次,要做好施工地段的安全防護措施和物料準備工作,在地面上鋪設鋼架網用以放置鉆孔設備,保證鉆孔設備運行正常;準備充足的片石、水泥、粘土、鋸末等堵塞料以及泥漿原料。
4.2 鋼護筒施工
首先,測量選定開孔護筒位置,將其埋入地下1m深處,并用振動打樁機對護筒持續施加作用力,將護筒安裝導向架打入至巖層的0.5m深處;其次,用沖擊鉆進行持續的鉆孔作業,直至其鉆頭距離護筒0.5m左右時,打入內護筒;最后,重復之前的沖擊鉆孔過程,當進行到最底層溶洞底面的0.5m處時,對護筒進行套箍處理。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漏漿、塌孔等不良工況,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及時分類處理。
4.3 鉆孔
鉆孔時要嚴格控制鉆孔泥漿的比重,注意保持孔內水頭,同時要及時測量鉆孔垂直度和鉆孔進尺。在即將抵達溶洞位置時適當減慢鉆進速度,鉆進到溶洞部分后,根據溶洞類型采取不同的處置方案,進行妥善處置后方可繼續鉆進至成孔。
4.4 內護筒切割
內護筒的切割工作應該由具備潛水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實施,并在施工人員下水前進行反循環式的清孔處理,確保施工安全。為了最大限度保證施工質量和操作順暢,要采用自下而上的切割方法。
4.5 清孔和吊裝鋼筋籠
在內護筒切割完工后,需要即刻跟進清孔工作。在孔內泥漿清除至比重低于1.1的時候,就可以進行鋼筋籠吊裝施工,采用閃光對焊或者雙面幫條焊的方法對鋼筋籠進行接長,并保證接頭面積和接頭距離滿足規范要求。
4.6 搭建混凝土澆筑平臺
施工人員應該根據施工現場具體情況搭建混凝土澆筑平臺,并利用平臺進行導管的氣密性和抗拉試驗。導管安裝完成后,保持其下端至孔底的距離在0.3-0.5m。
4.7 灌注水下混凝土
再次測量孔底的沉淀厚度和泥漿比重,如不滿足要求,則進行二次清孔,直至孔底沉淀厚度和泥漿比重符合規范要求。
在水下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保證混凝土灌注的連續、均勻、緩慢,控制坍落度在19-21cm內,導管埋置深度在2-6m范圍內,可根據施工實際需求適當調整導管埋置深度。
5 結束語
溶洞不良地質對橋梁樁基的施工質量具有重大影響,施工時必須選擇合適的處置方案,加強施工技術的改造和升級,做好施工全過程質量控制,確保施工安全、質量和進度,增強橋梁工程的整體運行價值。
參考文獻:
[1] 付長凱.巖溶區公路橋梁樁基施工對鄰近既有鐵路路基穩定性影響分析及安全控制技術[D].長安大學,2015.
[2] 何培楷.高速公路橋梁溶洞樁基施工技術[J].交通標準化,2014(14):134~135+138.
[3] 龍金文.高速公路橋梁溶洞樁基施工技術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8):83.
[4] 王林山.廣樂高速公路坪樟段橋梁樁基施工大型溶洞處治技術[J].公路交通技術,2013 (1):69~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