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強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民經濟的進步,城市化進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房屋建筑工程被投入建設。而因為我國幅員遼闊的特點,各地區所具備的自然條件具有非常大的區別,所需要應用的地基處理技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而且在一些西部地區,各種地基處理的技術還沒有得到良好的應用。因此,房屋建筑企業以及從業人員應該積極探索,要將一些現代高新科技融入到房屋建筑工程當中,這樣才能積極的促進我國房地產行業健康的發展。文章重點就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進行研究分析,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地基處理技術;研究
1 引言
在進行一個建筑物的施工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能否將地基打好,這將直接決定著本次建筑工程能否順利進行,并且安全的投入使用。在科技化生產已經普及的今天,全新的地基處理方式正在逐漸的滲透到建筑工程中,只有我們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出最適合當地地質條件的地基施工技術,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建筑施工質量不出差錯,才能夠使建成投入使用的建筑安全性能得到保障,從而推動中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
2 地基處理技術概述
所謂地基處理技術,就是在房屋建筑的施工項目當中應用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讓房屋建筑地基整體所呈現的承受能力更強,降低房屋在投入使用之后變形以及滲透性變差等狀況出現的幾率。由于房屋建筑工程非常容易受到一些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的影響,所以在對其進行施工建設前一定要對各方面環境因素加以全面的考慮。不同形式的自然環境以及氣候都將會給工程形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因為房屋建筑當中的地基施工具有較強的復雜性,需要在其中融入多個方面的專業技術,才能切實提升房屋建筑的整體質量和安全性。在房屋建筑工程項目當中,地基施工是其中最為重要,也是最為基礎的部分,只有確保地基施工的整體質量能夠符合相關規定之后,才能夠進行下一部分的施工建設,繼而為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安全以及效率提供保障。
3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處理的特點分析
3.1 復雜性特點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不同地區的地質條件存在較大的差別,軟土地質、凍土層、鹽堿地等不良地質在很多地區都有分布,所以在實際的施工中施工人員需要根據項目所在區域的實際地質狀況展開相應的施工,不同的地質狀況需要采取不同處理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地質結構的可靠,確保工程地基的穩定。除此之外,我國國土同時分布在熱帶、亞熱帶以及寒帶,不同氣候帶下因為氣候的不同對于項目地基施工又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進一步增加了項目施工的復雜性。
3.2 多發性特點
近年來,由于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十分迅速,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員進入了建筑施工行業。一些人根本不具備建筑工程施工的資質,僅僅是看到了建筑行業存在的經濟利益,就組織了相應的施工隊伍承包相關的項目,再加上一些地方上對于施工單位資質審查的不夠到位,導致了很多項目的施工技術都不達標,尤其是地基的處理方法根本不合格,給建筑工程埋下了較大的安全隱患,一旦遭遇自然災害機會導致建筑的大量倒塌,造成十分嚴重的安全事故。
3.3 潛在性特點
地基工程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礎部分,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由專業的施工人員進行地基的處理。但是由于地基工程大多數都位于地下,在施工完成后很難對地基項目的施工質量進行直觀的檢測,所以往往很難對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地基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存在較高的潛在性,一旦存在潛在的質量問題,將會給工程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
3.4 嚴重性特點
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工程師整個項目的基礎,地基結構的穩定性直接影響著建筑結構的穩定性,一旦項目地基的施工質量出現問題,輕則導致建筑的下沉,重則導致建筑的倒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所以一定要重視建筑工程的地基處理。
4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研究
4.1 換填處理技術
換填形式的地基處理技術主要是讓地基當中的土質得到強度上的提高,繼而實現對地基加以強固的作用。讓施工現場當中比較松軟的土壤轉變成為高強度土壤,實現對房屋建設當中地基強度要求的滿足。在實施換填地基處理的施工當中,要利用到穩定性比較高的碎石或砂石作為換填材料。先要將地基當中原有松軟的土壤挖出,繼而對填充部分實施機械性的壓實,繼而實現地基強度的提升,該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土體質量的轉變,可以對地基變形之類的問題加以良好的解決。
4.2 排水固結技術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過程當中,想要提升地基土體所具備的抗剪強度,最好的辦法是對排水固結法加以利用。將垂直排水柱布設在軟土地基粘性土當中,利用排水固結法針對地基實施加負荷形式的壓力測試,繼而將其所謂前提展開分析,得出提升軟土地基強度具體的方法,為房屋建筑所具備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提供保障。地基處理工作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排水固結法包括以下幾種:第一,砂井法。該方法主要是在軟土地基當中設置砂井,在上層鋪設上砂墊層,這樣做可以應用房屋建筑地基當中的排水通道,對一些多余的水分加以排除,繼而提升地基固結的速度,讓地基強度更高;第二,堆載預壓法。該方法的應用主要是在地基開始正式施工之前,在施工的現場實施建筑房屋等質量的堆填,繼而采用預壓加載的形式,讓地基的沉降提前開始,繼而實現地基穩定性的提升,增加其整體的承載力;第三,電滲排水法。該方法是利用金屬電極,將其插進地基土壤中,然后通電,使得地基當中的水分從陰極流向陽極,再讓水分從陽極流出,這種方法的應用可以大幅度降低地基當中的含水量,為地基穩定性提供了保障。
4.3 沖孔灌注樁技術
沖孔灌注樁是灌注樁最為重要的一種類型,是在樁位上面直接成孔,繼而將鋼筋籠放到里面,然后灌注混凝土。沖孔灌注樁主要是利用沖孔機打孔,它的優點主要在于對相鄰的一些建筑以及環境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在樁長以及直徑方面的設置比較簡便,樁端能夠融入到持力層或者嵌入巖層當中,單樁的承載力也比較大等,能夠大幅度提升房屋建筑地基所具備的穩定性和承載力。
4.4 DDC灰土擠密技術
DDC灰土擠密的方法是近些年來新興的一種對房屋建筑地基加以處理的方法,先對房屋建筑的地基實施強夯法實現深層土壤的夯實,然后應用螺旋鉆機把之前準備好的灰土逐漸注入到地基混凝土之間的縫隙當中,繼而利用反復錘擊的方式,讓樁徑加大,這種方法實現了讓單一形式的地基轉變成為了復合型地基,使地基結構發生了改變,有效提高地基所具備的穩定性以及承載力,同時還能非常有效地防止地基變形的情況出現。目前,該種方法已經較為普遍的應用在了我們國家濕陷性黃土地區的房屋建筑建設當中,利用對濕陷性黃土土壤質量的改變,提升地基的承載力。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房屋的建造過程中,地基處理是整個工程中的重中之重,而地基的加固是建造房屋的基礎。由于中國疆域遼闊,這其中所包含的地質條件也就非常多種多樣,如果不能選擇恰當的地基施工方案,就會很容易出現安全問題。因此,我們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建筑所在地的具體情況,依托于現有的施工技術,確定出一套最佳的施工方案,盡最大努力的保證施工能夠順利進行,讓施工質量能夠達到相應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鄭小佩.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探討[J].江西建材,2016(7):84~85.
[2] 張永濤.淺談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J].科技與企業,2014(2):202.
[3] 羅輝.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探討[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11):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