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洋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和諧社會的建設,我國的建筑工程建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建筑工程與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工業化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進步,同時也給自然環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在建設和建設過程中,大量的資源消耗在建設和建設過程中,嚴重破壞了人們的生態環境。人們通過一系列節能環保的措施達到了保護環境的目的。加強高層建筑的綠色設計,而不影響居住舒適度的追求的同時,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建設研究,如果研究結果應用于大量的人居環境設計,可以促進“綠色居住環境”的概念和設計實踐中,所以這些地區環境質量改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促進城市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層建筑;綠色建筑設計;應用
1 引言
隨著環境保護社會的發展,綠色的概念逐漸被應用到各行各業,其中最突出的是建筑設計工業,綠色建筑設計的使用不僅提高了土地面積的使用效率,減輕了土地的壓力,同時也減少了在消費后建筑的能源消耗,它被應用于建筑的頂層是為了增加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價值。
2 綠色建筑設計基本理念介紹
綠色建筑設計的和諧共存注重建筑和環境,降低建筑環境的破壞程度。如今,全球人口逐年增加,可用于建設土地資源的數量日益緊張,設計師設計高層建筑以緩解土地的壓力,但高層建筑的建設進一步加劇了建筑與環境之間的矛盾,綠色建筑設計與理念的運用是在建筑破壞能力上減少生態設計,讓人類居住環境和自然環境的發展路徑脫離生態、和諧、平衡。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建筑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因此,第一步是整合建筑節能的理念,減少資源消耗的建設過程,通過建筑能源的使用,減少能源、電力、水資源和能源消耗,同時通過建筑的設計來提高建筑的水平和環境的整合程度。
3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運用原則
根據綠色建筑設計的最終目標,實現建筑、人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存,發揮節能環保的作用。因此,應用于高層建筑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一定要減少資源消耗,降低資源消耗的建設過程的最大程度,包括能源、資源和建筑材料等;一定要滿足居住建筑或功能要求的使用,因此,應是宜居建筑,使用上述功能和宜居材料滿足要求;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建設用地;結合自然環境的建筑面積,對建筑外觀的合理設計進行了綜合;更自然的環境環境,以及水文地質條件,減少了建筑對環境的影響。總之,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是遵循節能、環保、生態的原則。
4 綠色建筑理論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影響因素
4.1 自然環境
綠色建筑理論的核心是低碳環保,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源、可循環利用和無污染能源。高層建筑是居民生活質量和舒適性的第一個關鍵,必須在選址、節能、結構、造型、能耗等方面進行綜合。綠色建筑是一個具有可持續發展特征的群體。因此,它必然依賴于自然環境和建筑與環境之間的良性循環。為了使綠色建筑理論的合理利用在高層建筑的設計,必須有良好的技術支持,高層建筑設計、施工、材料選擇、材料處理、廢棄物回收處理等需要科學和技術保證,技術的選擇和自然環境必須協調,保證高層建筑的綠色發展。
4.2 社會環境
高層建筑工程的最大特點是高消耗、高污染。著名的美國工程師法茲利·李康說,今天,建造190層樓沒有實際的困難。無論是建造摩天大樓還是如何處理城市里的摩天大樓都不是一個工程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熱輻射、光污染、地面氣流、空間壓縮和火災隱患是高層建筑不可避免的產物。雖然高層建筑有許多缺點,但它們在節約土地資源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此外,從景觀的角度來看,它們也有利于城市景觀的豐富,反映了現代城市和城市輪廓的發展。
4.3 人文環境
綠色建筑理論的基本目標是為人類創造一個健康、穩定的生態環境,使人類、建筑和自然和諧發展。因此,綠色建筑理論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必須考慮到人類環境的影響。在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將當地的風土人情、習俗文化、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中,通過高層建筑來展示當地的風土人情。
4.4 技術環境
綠色建筑理論必須有良好的技術支持,目前的技術環境不斷完善,為綠色高層建筑的建設提供技術支持。一是利用節能墻體材料和節能措施,提高墻體的保溫性能,減少建筑能耗;二是利用節能材料和節能措施,降低門窗能耗;三是節水器具和設備的使用,以及循環水系統和廢水回收系統,節約水資源;四是綜合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地源熱泵、太陽能、風能等;五是通過氣壓降低建筑能耗;六是利用屋頂、地下室、建筑立面和所有空間增加綠化面積;七是使用建筑材料節約成本和可持續使用。
5 綠色建筑設計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可行性
5.1 綠色建筑設計能夠降低高層建筑能耗
以綠色建筑設計為重點,以降低能源消耗為主要目的,為確定高層建筑、高層建筑、布局形態、形狀系數、表面積因子和室內設計等方面,考慮到建筑設計的各個方面。在建筑綠色建筑的過程中,建筑材料,如門窗、屋頂、墻體、室內外墻體鋪設等,是材料消耗的重要內容。因此,應該通過選址、平面設計和材料選擇來選擇高層建筑。綠色建筑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最環保、最經濟的材料建造高效的空間。
5.2 建筑和自然環境的融合
在設計高層建筑時,不能采用單一的固定模式。我們必須充分結合自然環境,實現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完美結合。在設計過程中,我們應采用合理的技術和設計方法,有效地將建筑融入自然環境,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實現建筑的綠化。
5.3 綠色建筑設計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
目前,我國房地產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能源消耗也越來越大。因此,我們必須將綠色建筑的概念融入到房地產的高層建筑行業中,這樣我們才能有效地節約資源,開發新的市場。特別是,人類生活質量越來越高,這將為企業開發新的、節能的新市場提供一條有效途徑。目前,在房地產市場上,房價只會上漲,房地產的新政策是不可預測的。消費者致力于高質量的消費和高質量的住房。此時,綠色建筑設計的引入,吸引了消費者的關注,重新激發了市場的活力。這不僅能滿足消費者對環境保護和節能的需求,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5.4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在設計高層建筑時,必須根據當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當地條件,廣泛使用當地建筑材料,以確保建筑的區域化和生態發展。在我們傳統的高層建筑中,當地的環境,當地的材料都被充分反映了,當地居民經常用農業廢料作為住房建設的原材料,住房對生態建設有很好的影響,有些地方還會確保太陽能建筑的陽光效應的合理利用。
6 結束語
綠色建筑理論可以有效地節約能源消費,并與建筑、社會、自然和諧發展相適應。綠色建筑理論在高層建筑設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綠色建筑理論在中國起步較晚,綠色建筑設計的使用在高層建筑的設計中仍處于初步階段,因此,建筑設計人員進行理論的深入研究綠色建筑,綠色建筑設計,提高高層建筑的設計有效的應用,節能和環保時代的新要求提出的架構。
參考文獻:
[1] 李銳.解析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5(2):23.
[2] 鄧文俊,羅雨,郭海麗.探析高層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5(9):144.
[3] 侯珊珊.淺談高層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