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立體覆蓋的組織體系
——開展“三個百日”系列活動
省、市、區三級組織部門相繼開展“百日攻堅”“百日鞏固”“百日提升”行動。
抓組建——單獨組建、區域聯建、行業聯建等“十個一批”方式推進組建,有黨員的互聯網企業實現組織全覆蓋。
擴覆蓋——全市126個互聯網產業集聚區建立綜合黨委,黨建覆蓋到區域內每一家互聯網企業。
促提升——22家市委“兩新”工委委員單位聯系50家重點“兩新”組織,選派1163名優秀退休干部,組建128個“紅色導師團”。
創新豐富多彩的活動體系
——推動“線上線下”互聯互動
根據互聯網企業年輕人多、思維活躍的特點,靈活設計活動載體,把“鍵對鍵”和“面對面”結合起來,增強黨的政治影響力和引領力。
豐富“線上”活動。運用“智慧黨建”APP、微信公眾號、直播平臺等手段,實現黨費繳納、積分管理、學習培訓、互動交流、黨群活動等聯網上線。
規范“線下”活動。推行“5+N”支部主題黨日,結合迎接建黨97周年,開展“牢記囑托不忘初心 百優黨課紅動江城”活動。指導互聯網企業相對確定每月第一周周四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線上線下”互動。推行“積分銀行”,網上平臺發起活動,線上線下同步開展,發動互聯網企業年輕黨員成為黨群活動的策劃者和執行者。
做實精準精細的服務體系
——推行“四服務一提升”工作法
服務企業、服務人才、服務黨員、服務職工和提升組織力,堅持需求清單明方向、資源清單明責任、項目清單明路徑,將黨的組織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互聯網企業的發展優勢、競爭優勢。
服務企業發展。指導企業樹立“關鍵崗位有黨員、攻堅克難看黨員”的導向,引導黨員在內容編輯、技術研發、網絡監管等關鍵崗位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引領行業自律。強化行業黨委政治屬性,發布“倡議書”,引導企業誠信經營、規范管理,引導黨員技術骨干積極維護網絡安全、維護清朗網絡空間。
履行社會責任。組織發動互聯網企業發揮技術優勢,參與社會公益和志愿服務,生產積極的、充滿正能量的內容和產品。
筑牢有形有效的保障體系
——構建“1+2+3”領導機制
強化組織領導。“1”即市委“兩新”工委牽頭抓總,將網信、經信、商務等涉網部門作為委員單位;“2”即明確市網信辦、市商務局分別主抓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領域發展和黨建工作;“3”即依托市互聯網產業聯合會和東湖高新區、武漢開發區2個國家級開發區,分別成立行業黨委,將社會影響大、知名度高的數十家互聯網企業和互聯網協會納入其中。
培育骨干隊伍。舉辦“2018中國武漢互聯網產業發展論壇”“2018長江經濟帶電子商務高峰論壇”。開展“雙培”行動,把論壇版主、網絡紅人等培育成為“紅色意見領袖”,把黨員培養成論壇版主,讓網絡人才“又紅又專”。
完善經費保障。設立5000萬元“互聯網+”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市財政每年安排信息化專項資金5000-8000萬元,開展送黨建資金、黨建標識、黨建讀物、黨建指導、黨建朋友圈“暖心五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