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
摘 要:現階段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導致建筑工程項目的造價與最初的設定之間存在偏差,而這些因素主要包括施工的工藝措施、工程計價方式、市場環境以及社會發展需求等。因此,施工單位應該在進行超高層建筑施工的過程中除了開展日常價格預先控制的措施之外,還應當逐步創立對超高層建筑的造價成本的控制系統,并逐步優化相關的內容。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造價控制因素
1 引言
目前,我國建筑行業的市場競爭越加地激烈,使得施工企業的利潤空間逐步緊縮,但追求最大利潤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因此必須在生產建設過程中在能夠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將施工成本的投入量不斷的減少。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需要強化施工單位在項目成本中的管理,從而對成本進行全面的把控。進而能夠使施工企業實現提升其盈利水平的目的。同時也是施工單位尋找穩定發展目標的一條途徑,是企業進行管理運作的主要內容。
2 目前造價現狀分析
2.1 合同管理不到位
超高層建筑不同于其它建筑模式,相對于其他建筑項目它的投資力度更大,施工工期更長。而且為了能夠確保施工質量,其對所使用的施工工藝、施工工序以及施工質量的要求更加的嚴格[1]。而且在施工過程中還需要與設計單位以及相關部門進行聯系,以確保施工能夠順利進行。因此合同方面涉及到很多的內容。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導致施工企業以及相關管理工作者對于合同的內容理解不全面,亦或是不熟悉合同內容導致在處理相關內容時往往考慮不充分,最終導致出現經濟損失,更甚者會影響到施工單位的信譽。
2.2 信息技術化管理落后
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然步完善,但是由于牽涉的內容較多,導致信息化管理的內容不斷地增加,一些問題也不斷地呈現出來。
2.3 崗位職責不明確,缺乏意識
施工項目中的各個成員既是相互獨立的個體也是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整體,同時也是施工企業進行成本控制的主動性要素。然而,由于施工單位相關的監督機制還不完善,對于主要負責人的約束制度并不健全,從而將成本管理的工作內容轉向財務人員,致使主要負責人員不承擔任何成本方面的責任[2]。然而項目管理時需要從全局觀以及大局觀方向出發,如果只是以財務的角度出發,很難避免把控不嚴、資金流失等問題發生。而且如果相關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意識不強,就會將這種意識形態傳染給其他的工作人員,致使整個工程項目的參與人員都只負責自己的一部分,忽視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導致施工過程中成本的不斷上升,致使施工單位的可得利潤空間進一步縮減,最終影響企業的收益。
3 對造價管理的重要性
3.1 管理內容
依照市場發展規律的發展要求,需要科學的安排相關施工所需的材料購置費用、施工費用以及其他費用。并且能夠在合理的前提下對工程施工造價以及對應的施工工藝水平進行判別,從而編制相應的工程施工預算,并在預算內容中充分的展現施工中各個節段對于人員、材料以及資金的合理使用。
3.2 管理目的
合理的造價管理是建筑施工工程在進行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能夠將施工成本的控制在工程造價設定的限額內,同時通過開展管理可以使工程成本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從而對施工項目的總體造價進行把控。對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成本進行更加合理的分配,最終達成工程項目能夠獲得更大經濟收益的目的。
3.3 管理的迫切性
對工程總價進行管理是我國建筑行業獲得發展的迫切需求。由于目前我國在建設資金的投入以及資金施工的需求方面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矛盾,因此為了調和這一矛盾,就必須降低各個行業的生產成本,從而更好的提升建筑行業最終獲取的經濟效益。同時還可以使建筑使用者對于整個工程質量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
4 項目中對于造價形成影響的幾點內容
超高層建筑與普通高層建筑工程造價投入之間有著很大的差距,由于超高層的垂直距離更大因此在保護措施的投入方面更加明顯,同時隨著高度的增加也在無形中提升了垂直運輸的費用。當然還有一些相關費用也會隨著層高的不斷增加而增加。
4.1 計價依據
現階段在一些地區建筑施工的預算中,其所使用的計價定額還限定于普通高層建筑的領域之內,也就是指一些建筑物總高不超出125m的建筑物。盡管目前隨著超高層建筑不斷地出現,使得相關的單位也出臺了一系列的補充性的調控措施,例如垂直運輸以及超高施工費用等內容。但是這也無法囊括超高層建筑物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的具體需要。比如說,一些超高層建筑的工程造價在計算之初只是依據建筑檐口的高度在20米的范圍內進行的預算,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對于各個分類環節在投入中的金額產生了極大地約束,最終導致在施工過程中用工以及材料的投入量都相對不足,而一些定額外的投入又無法具體展示。使得一些新的工藝、新的技術以及新材料的使用缺乏相應的定額編制[3]。所以,需要在施工中對于實際的施工情況設置一定的補充定額。
4.2 施工設計對于施工階段造價的影響
超高層建筑施工項目不同于傳統的建筑施工工程項目,它對于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標準都非常的高。例如建筑的坑基、大型設備的使用、高層加壓水泵、鋼結構、吊裝設備以及相關的施工內容等都需要做出對應性的調整,只有對各個環節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調配才能夠在各項設備設施完備的情況下,確保工程的順利推進。與此同時,超高層建筑模式對于施工的各個要素的要求更進一步,因此需要不斷地引入新的施工技術、施工材料以及施工工藝等內容,只有將這些因素都考慮在內,并且得到相關專業人員的確認,才能夠對工程造價進行確定。有效地避免在后期施工中由于施工內容的調整而造成的資金浪費。
4.3 材料價格
建筑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價格構成因素就是施工建筑材料,它的使用可達到工程造價總量的20%,而其中主要的施工材料則能夠達到建筑材料的80%之上。而且隨著市場行情的不斷變化,要想對施工材料進行合理有效的把控,就必須對市場信息進行充分了解,熟悉各個類型的材料、品牌、優劣以及價位。在進行采購之初就應當做好詢價、比價的工作,從而避免施工材料的變動對工程施工造價產生影響[4]。其次,勞務費的價格逐漸向市場化方向發展,因此勞務市場的價格波動也會對整個工程的造價產生影響。因此施工企業在對勞務人員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改變傳統的計價方式,由單向計價方式轉變為雙向控制的商品計價模式,從而能夠實現勞務雙方共同盈利的目的。當然,在施工單位與勞務人員簽訂合同時,需要確定勞務價格、勞務時長、工作內容等,從而對勞務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避免因勞務人員的流失造成工程造價的上升。
5 結束語
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投入,在進行造價管理的過程中使用“開源節流”也不失為一種方式,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依靠科學的組織方式、合理的資金投入以及不斷優化的施工方案來共同對施工成本進行控制。超高層的施工成本控制給建筑行業帶來一個更大的施工系統化的把控管理空間。使施工管理的系統化更強,同時為后期超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組織方式的研究提供了相應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汪大綏,周建龍,包聯進.超高層建筑結構經濟性探討[J].建筑結構,2012(5):1~7.
[2] 丁艷芳.超高層建筑施工現場造價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4(33):237~238.
[3] 李建偉.建筑施工階段影響造價控制的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建材,2017(2):215~216.
[4] 梁坤英.探討建筑施工階段造價影響因素與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7(34):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