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亮 王全穆 陳用錦
摘 要:在橋梁建設過程中,橋梁基坑是橋梁建設的重要基礎,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座橋梁的整體結構和質量。為此,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應該將工作重心放在橋梁基坑的建設上,同時要確保每一個施工人員具有精湛的基坑建設工藝技術,熟悉掌握好每個工程階段的施工要領,確保工期和施工質量。本文對橋梁施工中深基坑圍護結構施工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橋梁施工;深基坑圍護結構;施工技術
1 深基坑圍護施工概述
橋梁深基坑圍護施工技術存在著和任何技術種類應用過程同樣的情況,以對其施工特點進行詳細了解為前提,使之在實踐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第一,深基坑圍護結構施工技術和其他的技術種類有一些區別,支護體系屬于一個臨時結構是其主要的體現點,其在橋梁與公路的建設完畢后要馬上拆除。因此,這項技術在施工過程中缺乏一定的安全標準,并且存在著較高的危險性,對施工工人生命安全的威脅性也比較大。第二,深基坑圍護施工方面存在著區域性比較強的特點。我國國土遼闊,各個地區的地質結構差異較大,在不同地區的橋梁工程建設,其深基坑支護技術的差異也比較大。此外,深基坑圍護結構施工技術與自然環境因素的關聯較為緊密,所以自然條件對深基坑施工則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合理規劃是每個地區橋梁施工中所需要認真對待的環節。第三,深基坑圍護結構施工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屬于地基型技術種類,周圍相關建筑物的地基以及水位等可能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受到影響。因此,在此過程中要加強對周圍建筑物的監測,以免因深基坑施工導致周圍建筑結構發生沉降、傾斜,甚至坍塌。第四,基坑工程具備一定的時空效應。基坑結構特性參數、地基土特性、施工工藝參數等都是相互影響共同對控制變形發揮作用的基本要素,對基坑支護體系的內部穩定性以及變形都有一定的影響。基坑工程的土體有一定的蠕變性,其相關的作用能隨時間方面的變化帶來支護結構的土壓力變化。因此,在基坑支護體系設計過程必須要考慮到深基坑工程的空間效應。
2 橋梁深基坑典型圍護結構施工技術
2.1 成槽施工
基坑地基成槽過程中,由于每個槽的規格和連續墻的深度不同,設計人員要據此進行合理的設計。一般情況下,在設計過程中,應遵循強6弱3微1的原則(遇到強風化層時,槽段應嵌入6m;弱風時嵌入3m;微風則為1m),但是這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施工人員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對其進行適當調節,確保其滿足施工要求。
2.2 支撐體系
基坑是保障橋梁穩定性的基礎,基坑的施工質量和穩定性與橋梁的整體質量和運營狀況息息相關。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該事先對整個工程項目進行全面勘察,然后根據工程的地質條件選擇適合的橋梁支撐體系,必要時,仍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壓載測試,才能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無論是在設計過程中,還是實際施工過程中,都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土方開挖標準,確保其與基坑圍護的支撐體系相協調。
2.3 土方開挖
在土方開挖過程中,每一個施工環節都必須按照相關標準要求嚴格執行,并且要嚴格遵循開挖原則和順序。必要時,需要對整個土方工程實施分層施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土方在施工過程中的對稱性,同時也可以確保工程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在基坑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重視以下幾點:在進行基坑的水平支撐施工時,應該采取先兩側后中間的開挖方式;在施工過程中,應合理設計好排水坡道;在使用施工機械設備時,在施工之前應當先對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檢查,保證其能夠正常運轉,不影響施工進度,并且在施工完成之后,應該對機械進行全面地維修和養護。
2.4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是基坑圍護建設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混凝土在任何建筑工程中都有著重要作用,其幾乎承載了整個基坑的承載力。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保證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在混凝土澆筑之前,務必先對混凝土的塌落程度進行測試,在施工過程中要按照相關標準要求進行操作,保證澆筑混凝土的壓實性和緊密性。通常情況下,混凝土的塌落度不能超過22cm,混凝土的初凝時間要大于18h,這樣才能保證混凝土的質量。
2.5 壓頂連梁
壓頂連梁作為地連墻的最后一道工序,自然也是最為關鍵的環節,施工環節必須嚴格走流程,不能出現任何差錯。一般的程序是:墻槽的清導、浮漿的清除、綁鋼筋、支立模板、混凝土的澆筑與養護。每個環節都得嚴格監督,避免出現差錯,對整個深基坑的質量有保障。其中需要注意細節的環節是浮漿的清除,一定要保證能夠插入壓頂梁長度大于750mm;混凝土的澆筑需要保證牢固可靠,保證混凝土澆筑梁面的光滑平整。
3 橋梁深基坑基礎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
3.1 工程概況
該橋梁位于某高速公路路段,橋梁總長度為889m,橋梁總造價是20億。該橋梁基礎工程使用樁基承臺基礎,應該設置了14個承臺,承臺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3.2 放線測量工作
該橋梁工程深基坑防線測量工作使用控制測量導線網和全站儀,并通過導線放樣的方法確定了承臺四個角度的位置以及大小,并結合施工環境的土質確定了道路兩旁鋼管樁的實際位置和基坑壁坑的尺寸,得出了深基坑開挖的范圍。
3.3 深基坑的內支撐
為了保證深基坑施工質量,深基坑必須一般按照施工流程,先做好支撐支護工作,然后再進行開挖,并將土方開挖與支撐作業相互結合在一起。通常情況下,上層土方開挖50m以后,再進行相應的支撐施工,完成支撐施工以后再進行第二層的深基坑施工。深基坑的支撐結構種類比較多。有鋼筋支撐結構、釘墻、水泥攪拌樁。如果使用鋼筋支撐結構,可以用焊接的方式連接鋼筋,在支撐交匯的地方選擇焊接點,焊接點的部位應力要相對集中。因此,在完成鋼管連接點的焊接工作后,還要檢查焊接部位是否牢固;如果使用釘墻作為圍護結構,那么兩排釘墻的距離控制在1.5m,并控制每一層土層開挖的深度。
3.4 承臺基坑開挖
首先測量承臺的基坑實際大小,使用基坑排水法對承臺基坑進行排水,然后安裝鋼筋模板,鋼筋模板在實際承臺底面平面大小尺寸的基礎上增加2m。此次承臺基坑工程使用鋼管樁支護和斜坡壁坑的方式進行作業。挖土機在基坑邊緣進行開挖,然后將土方及時運轉出去,保持場地的順利。完成承臺基坑的開挖工作以后,通過人力的方式對基坑底部進行清理,并在基坑周圍設置明溝排除基坑的滲透水。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在基坑四周開挖集水坑和排水溝,當基坑的滲透水匯聚到一起的時候,用水泵將這些滲透水排除基坑。基坑集水坑和排水溝的尺寸大小按照基坑水量進行設計。一般來說水坑的寬度是0.3m,深度是0.3m,縱坡為1%,并利用水管和水槽將基坑中的水引開。
4 結束語
進行深基坑圍護的時候,要因地制宜,選擇最適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的方案,而深基坑圍護結構擁有多樣性,能夠滿足各種需求。在基坑開挖和基礎施工進行時,對于圍護結構的選擇,需要進行綜合的評比,根據現場最需要的因素來選擇更合適的結構。施工進行時,要把握好技術要點,保證建筑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茅志強.城市橋梁工程基坑施工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3):85~86.
[2] 張子健.淺析橋梁施工中深基坑圍護結構施工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3):214.
[3] 徐翔.橋梁施工中深基坑圍護結構施工技術實踐分析[J].門窗,2014(1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