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帥
摘 要:建筑施工作業當中,安全問題是我們關注的焦點。一直以來我們嚴格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基本指導原則,利用科學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知識教育的基本方法,把施工安全技術與安全防護作為有效的支撐途徑,創建建筑施工安全工程,最終實現安全施工下高質量工程。接下來,文章針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問題開展相關論述,望能夠有一定的參考性價值。
關鍵詞: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1 目前我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問題
1.1 施工企業管理水平低下
建設、施工、監理企業管理者尤其是領導者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層面,是宣傳貫徹安全施工方針、政策、法規的組織者,是保證企業生產安全的監督者和責任者,他們的安全意識直接影響著企業安全管理的成敗。然而很多企業領導者法律意識、安全意識淡薄。安全責任是寫在紙上,但沒落實在行動上:規章制度很多,但形同虛設。如為了搶進度,磚胎膜還未澆筑就回土,混凝土還未到凝固就拆模:為了省投入,技術工種沒培訓就上崗,井子架人貨一起運等,由此而引發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其實此類事故的根源還在于工程管理者重進度輕安全、重效益輕安全的錯誤思想。
1.2 安全監督部門管理中的問題
一直以來,建筑工程安全監督局限于大檢查、標化驗收,而現有監督機構的安全監督人員正在做大量本該是建筑施工企業安全員應做的工作。事實上,無論是從人員數量、工作范圍、工作深度,安全監督人員絕對代替不了施工企業安全員的工作。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往往是以點帶面。監督機構僅能發現到位檢查的那幾天的部分工程安全問題,而對大量不在現場檢查時工程的安全就無法顧及了。其次,近幾年來安全監督機構性質一直不很明確,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安監機構人員的自身建設。另外,現行工程安全法律、法規仍有不完善之處,安全法規體系仍有空白,有的目前很難找到明確的依據。
1.3 建設單位安全管理中的問題
建設工程的安全生產和管理,主要與建設、施工方有關,安全風險由施工方單獨承擔。工程建設中,建設方在與施工方訂立的旃工合同里,不承擔任何安全責任。實際上是弱化了建設方在安全生產中的主要責任地位,替建設方規避了安全風險。建設方將安全風險以定額中“安全生產費用”的較小代價,合法地轉移至施工方。在建設方和施工方的相互關系中,施工方處于從屬和弱勢地位,要從屬和弱勢者獨立承擔安全生產風險是欠公平的,建設方與施工方的獲利和風險關系明顯失衡。
1.4 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
建設工程施工中,施工方并非不知道發生安全事故的后果,他們擔心事故發生,但出于生存、利潤與發展的考慮,認為抓安全生產要投入,沒有利潤,沒有直接的經濟回報,往往不愿作必要的安全生產投入,不采取有力的措施預防安全事故,而是抱著僥幸的心理對待安全生產問題。施工方的僥幸心理,在客觀上助長了施工方對待安全生產問題的麻痹、馬虎、漫不經心,致使施工方在安全生產及管理上的精力、資金和設施投入不足,措施不力,甚至出現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局面。另外,工程中,安全生產費用定額偏低,這也是施工方資金和設施投入不足的客觀原因。
2 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防范策略
2.1 全方位了解工程信息
要實現工程信息的全方位了解,就要建立整個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體系,信息化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各行各業都有著很大的應用潛力,將信息化應用于建筑工程之中,也將發揮極大的作用。由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事故發生時間、事故嚴重程度都是不可預測的因素,為了確保事故發生時能夠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就必須保障工程內部信息傳遞的暢通無阻,確保各種風險及事故信息能夠被及時、有效的傳達,從而為實施相應的風險防控活動提供支持。
2.2 采取科學的施工方法
科學的施工方法是確保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具體來講,即在施工前事先編制詳盡的施工計劃和安排,明確目標工期、工程質量、勞動力組織、設備及材料配備、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環境保護措施、安全防范措施、成本控制措施等,為此,就需要在施工前對工程特性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對施工中的各項影響因素要考周全、到位,強調施工的科學性與可行性,同時對各道建筑工序進行合理穿插安排,從而為建筑施工的安全、高效、有序運轉提供保障。
2.3 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管理
建筑施工中的重大危險源包括施工中使用的易燃易爆化學品、壓力容器、施工人員的不安全行為、機械設備的不安全狀態、電器設備漏電、電氣焊火災等。要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就要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制度,規范施工人員行為,加強危險源的檢查和排除,例如,對危險性較大的施工項目,要進行專家論證;對施工用電進行嚴格管理,定期檢查電器、電線防護情況,防止發生短路問題;對于電線敷設進行合理布局,避免電線接近金屬腳手架,確保用電標準嚴格滿足三級配電兩級保護要求;對于電氣焊使用的氧氣、乙炔以及其他易燃易爆品要禁止漏天放置;對于機械設備加強維護管理,防止機械失穩導致的人員砸傷事故;一些施工中的重大設備必須在四方檢測后才能投入使用。
2.4 對安全事故要提前做足防患準備
安全管理重在防患于未然,要時刻對安全事故保持較高的警惕狀態,從人員、機械、材料、工藝等角度出發,動態分析、辨識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整改策略,對相應的風險事故做好充足準備,以便在風險發生時能夠快速反應。與此同時,對于已經發生的事故,要做好事故原因的分析和調查,對于安全措施的薄弱環節進行彌補、強化,確保同類事故不會再次發生。
3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應急措施
應急措施是指對建筑施工現場的突發事故第一時間予以響應、處置,并進行后續跟進處理的過程。根據國家有關安全管理法規,施工組織必須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應急措施,以便事故發生時能夠及時獲取和分析事故信息,積極組織救援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事故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具體如下。
(1)事故發生后,相關安全管理部門及人員要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救援工作,對事故原因、影響有一個具體了解,并查清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初步總結事故情況。
(2)管理人員趕赴現場之后,首先要做好事故現場的保護工作,在對事故具體情況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之后,還要組織施工人員實施自救、搶救工作。
(3)在弄清事故發生的來龍去脈以后,再結合事故實際情況,盡快將事故匯總報告給上級部門,并根據上級部門指示來組織后期的補救工作。
(4)如果事故狀況比較嚴重,難以開展自救工作,或者有傷情比較嚴重的傷員,要立即請求當地救援部門參與支援,保障受害人員的生命安全。
(5)做好和上級部門之間的溝通配合,對事故前因后果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并按規定提供事故現場的重要樣品和原材料,針對性的制定處理措施,防止事態繼續惡化。
4 結束語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過程當中,需調動一切能夠動員的力量,發揮每位施工人員及技術人員自身的專業素質及專業能力,為創建安全的、高質量的建筑工程貢獻自己一份專屬的力量,同時為創建安全生產所努力,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 孫波.探究建筑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及其調配[J].江西建材,2014(13).
[2] 楊振彪.建筑施工質量及其安全生產的管理方法分析[J].廣東科技,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