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松 許從蓉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民對運動和健康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體育競技運動逐漸盛行,隨之而來的是體育場館工程建設規模日益擴大,其在建筑行業中的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由于體育場館人群密集程度相對較高,因此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必須做好安全疏散設計,以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對游泳場館建筑設計中的疏散設計進行探討,并對游泳場館疏散設計進行對策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安全疏散;游泳跳水場館;疏散設計
1 引言
隨著體育運動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群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各區域內建設的體育場館數量和規模也越來越大。由于體育場館建筑結構與一般建筑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原有的安全疏散設計方式無法滿足建筑設計需求。在進行游泳場館建筑設計中的安全疏散設計時,相關設計人員必須結合游泳場館需求進行合理安排。因此,游泳場館疏散設計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值得相關設計部門應用研究。
2 疏散設計對策分析
2.1 消防疏散設計
在進行游泳場館消防安全疏散設計時,應對疏散期間可能存在的兩種情況進行考慮,包括疏散功能正常和疏散功能不正常情況。首先,設計人員需要對游泳場館疏散消耗時間、疏散時間和疏散準備時間進行研究。其中游泳場館人群疏散時間和疏散準備時間屬于固定值,可以結合游泳場館火災探測、報警系統、場景模擬等進行數值計算。在進行消防性能設計時,設計人員需要根據疏散模擬過程進行游泳場館人群疏散障礙的研究,然后結合疏散設計方法進行優化處理,使體育場館疏散時間能夠得到優化。
3 建筑設計實例分析
3.1 實例概況
隨著深化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需要,加快推進和實現優秀運動隊“訓、科、教一體化”,結合安徽省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基礎設施條件,并依據前期校園整體規劃,在校園東南角靠近黃河路北側,擬建設一座游泳跳水訓練館。在建筑設計工作中,筆者有幸接觸到此游泳跳水訓練館的建筑設計工作。
此座游泳跳水訓練館為省優秀運動隊游泳跳水訓練館,配備為配置為校園服務的標準50米(10道)游泳池一個,50米熱身池一個,標準跳水池一個,各池可分割獨立使用,滿足訓練和節能需要,陸上訓練場地一個(滿足高度和項目布局尺寸需求)及相關的附屬用房。該項目規劃占地面積7186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1327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4371平方米。主體層數二層,局部四層,符合整體規劃要求。
3.2 平面功能布局
建筑分為主體場館與輔助用房兩個部分,主入口位于東向,并靠南、北側設置配套的男女洗浴用房,衛生間、器材室、辦公用房以及其他輔助用房等,建筑中間部分為主體場館,分別設置了游泳池、跳水池、訓練池。南側局部二層和三層設置使用需求的陸上訓練場地、體能訓練場地、教練員休息室、辦公室及其他輔助功能。便于集約使用,有效管理也利于節約能源。
3.3 建筑消防設計
本工程位于安徽省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東南側校園主入口位置,建筑四周設環形消防車道,消防車道凈寬度大于4米。消防車道靠外墻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筑物外墻大于5米。建筑與周邊最近的北側多層建筑距離為17.4米,大于6米,滿足規范要求。
(1)建筑周邊情況:基地位于體院學院校區內,周邊場地開闊,相鄰建筑間距較遠。
(2)消防車道:四周皆有消防通道環通,道路寬度大于4米,轉彎半徑不小于9米。
(3)疏散場地:主要的出入口前預留集散的空地,滿足緊急疏散時的要求。
(4)基地出入口:東側設置對外的主要出入口,北側、南側、西側均分別設置有次要出入口、工作人員以及疏散出口。主要的出入口前預留集散的空地,滿足緊急疏散時的要求。
消防車道與消防撲救面:建筑四周設環形消防車道,建筑的外墻在每層的適當位置設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的窗口,窗口凈寬度和凈高度均不小于1米寬,下沿距室內地面不大于1.2米,且救援窗戶的間距
4 建筑防火設計
本工程按多層民用建筑進行設計,設消火栓系統、消防水炮系統、滅火器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配電房用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室外消防水源:室外消防用水由小區市政壓力管網供給,市政供水壓力≥0.30MPa。室內消防水源:室內消火栓系統、消防水炮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由地下室消防泵房加壓管網及屋頂高位水箱供給。消防泵房及水池位于西側已建綜合訓練館負一層,消防水池有效容積400噸。消防控制室位于該工程東側一層靠北位置,設直接對外的疏散出入口。
由于游泳館內部層高多樣,空間復雜,其防火分區很難以一層作為劃分范圍,經常出現疊層為一個防火分區。此種防火分區劃分中,要考慮到疏散的安全性及便利性。
a.本工程部分場所為人員密集場所,主要疏散樓梯均為封閉樓梯間,樓梯間均為靠外墻設置,直接采光通風;封閉樓梯間靠外墻設置時,樓梯間窗口與兩側門窗洞口最近水平距離不小于1米;封閉樓梯間的門采用乙級防火門,并向疏散方向開啟。
b.樓梯間的疏散門在首層直通室外的距離小于15米。各場地室內任一點至最近的疏散門直線距離小于37.5米(自動噴淋滅火系統,疏散距離增加25%)。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滿足:當位于2個安全出口之間時,不大于50米,當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時,不大于27.5米。(自動噴淋滅火系統,疏散距離增加25%)部分夾層內設備用房除設一部直通疏散樓梯間的安全出口外,無條件的地方單獨設檢修孔和垂直爬梯,和下層設備用房相通。
除對于人員疏散進行設計外,游泳館設計還應對外墻及屋面保溫材料防火要求、室內各部位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以及主要人流疏散做詳細要求及設計,以滿足防火疏散要求。
5 結語
綜上可知,游泳場館建筑設計過程中,疏散設計屬于重要設計內容,對體育場館內人群安全疏散具有一定的重要影響。尤其是在游泳場館設計規模、數量越來越多的今天,加強疏散設計應用探索是當前建設設計行業應該重視的重點內容。因此,相關部門在進行大型游泳場館建設時,應注重游泳場館疏散設計的應用研究,以確保疏散設計方案能夠達到建筑設計標準。
參考文獻:
[1] 趙樹海.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7).
[2] 趙巍,劉暢,廉興宇,薛怡然,郭英東.人群運動仿真和疏散優化方法設計與實現[J].系統仿真學報,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