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穎 金月梅 彭濤
摘 要:本文通過對現代住宅建筑現狀問題的分析,總結并提出住宅建筑一些發展方向。
關鍵詞:住宅現狀問題;住宅功能;住宅環境
1 前言
住房市場化以后,我國住房建筑迅速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成熟,我國房地產也進入了理性的發展時代。住房市場化就要求住宅建筑設計施工都隨之有所發展,人們現在不單要求一個房子,而是一個良好的居住地。戶型的設計直接關系住戶居住是否舒適,房間的各個功能及使用面積設計合理、采光好壞成了評價住宅舒適的主要標準。居住條件要求的提高不單單是要求住宅面積的簡單擴大,居住質量的提高為其根本。所以對設計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
2 住宅現狀問題
(1)建筑過于密集。現代城市化的過程中,城市土地的價格寸土寸金。房地產的快速發展造就了一些開發商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把建筑物建的非常擁擠。大多數的商品房規劃的不合理,大部分土地都用于建筑物的建筑而留給綠化很小的面積。這就給人們的住宅條件的提高帶來了不利。
(2)戶型雷同化。過去的住宅建筑收到造價等方面的影響,建筑物的戶型設計都出現雷同化。建筑物和建筑物的戶型都基本一樣。雷同化的戶型布置使人們的生活單調、無趣,顯然不適合人們對現代住宅建筑的要求。
(3)建筑結構不合理。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取得最大的利益,有時候盲目的跟風,大小戶型設計不合理。建筑物的內部各部分設計也不合理,沒有根據具體的使用功能和條件合理的進行設計,空間沒有得到更好的有效利用。導致我國住宅建筑在裝修的時候首要就是拆墻砌墻,對室內各部分進行重新規劃,這樣不僅忽略了住宅建筑設計的部分,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4)采光通風不良。部分房地產開發商把利潤放第一,在利潤的驅使下很多建筑物采用的是大進深設計方式,建筑物進深高達2O多米,這就給通風和采光帶來了極大的難題。很多的建筑物的廚房只有內走廊的方向通過高窗進行采光,基本沒有煙道,廚房的油煙基本都是通過排氣扇直接像窗外排放。還有部分住宅的廁所是通過廚房進去的,根本不能達到通風和采光的要求。在實踐過程中,建筑物的進深應在1Om~l3m為宜。現代住宅建筑主臥和側臥都要有直接的采光和通風,廚房和衛生間也都必須達到規定的通風采光要求。
3 發展方向
(1)完善住宅功能。住宅建筑的戶型應滿足用戶的基本生活需要,住宅的功能必須要完備。現代住宅建筑物內部結構功能一般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功能空間的專用程度在不斷的提高。為了達到功能使用質量的提高,功能空間的專用程度就必須不斷的提高。這就要求建筑物在功能上要公私分離,餐寢、居寢分離,起居、進餐、就寢分離。
公私分離就是把內部結構分為公共區和私密區。把客廳、餐廳、廚房、公用衛生間等劃為公共區,而臥室、專用衛生間等私密性高的部分劃分為私密區。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按公私分離的原則對建筑物內部單元進行合理的劃分以達到設計要求。在建筑面積容許的條件下可以將餐廳專用的部分分離出來,也可以將用餐空間和廚房設計在一起形成餐室廚房,也可以把餐廳附帶在有起居室內。
內部單元的設計也應該做到內外有別,干濕分區,公共區域和生活休息等區分開,盡可能的滿足人性化的要求,做到高品質的舒適和健康的生活環境。
(2)優化建筑結構。現代的住宅結構內部單元的規劃基本上都是設計師設計完好的,但是不同的人群由于自身的原因對建筑內部結構要求也是不盡相同。這就給我們設計出的建筑物要滿足各類人帶來了極大的難題,而且現代住宅如果不具備留給住戶更多的改造空間,那么再好的戶型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過時。
為了滿足用戶的需要設計師可以設計一種戶內無梁無柱,只是由門窗、外墻、分戶墻等維護結構組成的大空間住宅。通過這樣的大空間住宅的設計,用戶可以自己參與住宅的設計當中,設計自己喜歡的的內部單元。設計人員可以只將建筑物通過分戶墻簡單的給用戶劃分出相應的使用面積,并在其內部預先設計好一些使用功能單一,但是受設備、管道等制約和對住宅建筑物外型影響比較大的部分。這些房間的大小和布局都應該統一固定,比如:陽臺、廚房、衛生間等。建筑物余下其他部分就可以讓用戶根據自己具體的想法和需要自行規劃設計,并且可以滿足用戶隨著家庭成員增多等原因對住宅內部結構進行重修劃分。
由于現代住房建筑通常是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磚混結構等常用的結構體系。這些結構體系無法滿足上面我們做出的對建筑物戶型設想的要求,所以必須通過使用大跨度預應力樓板結構體系來達到這些要求的住宅型式。
這種住宅是未來住宅建筑發展的潮流,個性化的戶型將支撐人的獨立性并將成為以后的主導戶型。于此同時這種住宅由于空間的可再造型,同樣會成為日后二手房市場的寵兒,具有可再造性的房子即使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也不會落后。
(3)優化住宅環境。住宅小區的建筑設計通常要求有環境意識,良好的環境、生態的環境是人們理想的居住方向。當今住宅建筑的發展趨勢就是關注生活區質量,高品質優美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都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現代的小區設計綠化面積不少于30%,并要和周圍建筑物等協調統一。目前人們對住宅環境要求不是幾個花壇和幾片綠地能滿足的,良好的生活環境是其理想的生活環境。建筑物環境的設計不單單要滿足用戶的需要,還得達到生態環保的要求。房地產的生態發展趨勢越來越得到重視,這是人類可持續發展思想指導社會發展的大的方向。生態住宅的可持續發展就是不僅要滿足當代人們對住房要求,又不損害后代的需求和發展。生態住宅業不是僅僅滿足人們的需要,它更重要的是要保證社會整體的環境,保證能源合理使用及循環再利用,使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4)使用新材料和技術。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住宅建筑在技術和材料上也要不斷的創新,以滿足人們對住房功能的要求。現代建筑物的功能越來越多,對建筑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隔熱板、防輻射防水材料不斷被使用。同時為了達到美觀的要求,一些舊的建筑構件也被取代,比如鐵窗等。住宅小區應采用先進的控制系統,熱水中心系統、家用中央空調、紅外監控可視對講等功能、停車刷卡系統等先進技術產品運用也增多。
高科技新產品的運用不但可以改善建筑物使用功能和美觀特征,還能增強建筑物的個性化和性價比。個性化、網絡化等智能系統的使用可以提高建筑產品的品質和競爭力,在滿足用戶需求的情況下達到更高的要求。
4 結束語
當今社會是個高品質的社會。住宅建筑的設計不但要滿足用戶的基本要求,還要達到更高目標。設計人員要努力探索新的布局,新的組合,以達到對建筑物布局和空間做更好的設計和規劃,努力設計出更多更好的不同于現有建筑物的住宅建筑,不斷通過各種創新來引導建筑設計市場,設計和建造出一定技術水平和藝術水平的新一代住宅建筑,并帶動新一輪的住宅建筑業市場的迅猛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昌廉,魏宏楊.住宅建筑設計原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2] 許永新.住宅環境設計的趨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3).
[3] 黃海燕.未來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J].中國新科技新產品,2010(12).
[4] 吳娟.淺談現代住宅建筑設計[J].科技創新導報,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