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仙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建筑行業同樣也不例外,土木工程作為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也隨之迎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在此背景之下,人們對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越來越關注,也只有對其進行不斷地創新,才能更好地確保土木工程的最終施工質量,這就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對土木工程施工技術進行不斷地研究與提升。鑒于此,本文先對土木工程施工特點進行了簡要的說明,然后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以及發展趨勢。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發展分析
1 引言
隨著建筑行業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行業之間的競爭也越演激烈,在此過程中,只有不斷完善施工技術,才能促使土木工程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尤其在實際的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從土木工程的實際情況作為主要出發點,在傳統的施工技術的基礎上,不斷的進行施工技術的改革與創新,促進土木工程施工項目整體質量的提高。
2 土木工程施工的特點
土木工程的施工大多數都處于一些環境比較惡劣的區域,特別是遇到像風沙、雨雪或者是地理環境非常惡劣的情況時,勢必會給工程的施工過程帶來很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施工進度影響比較大,二是對施工質量也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所以施工企業在開始施工之前就應該對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同時還應該制定出一套突發事故應急處理方案以更好地防范施工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除此之外,土木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無論是施工人員還是施工地點都不太穩定,而且施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偏低,他們在具體工作過程中也缺乏一定的積極性和熱情,這也會影響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質量。另外,由于土木工程是一項系統性和綜合性都比較強的工程,所以在具體施工過程當中,還應該充分結合工程的功用、建筑的具體要求以及地理環境的差異來實施。
3 技術現狀
在如今的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現的一個現象是重理論輕實踐,使得實際操作的時候和理論是存在脫節的現象,不能很好的發揮其特點,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施工額時候沒有綜合利用相關知識,從而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施工的操作力。不僅如此,在施工的時候沒有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沒有特點的目標,從而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發展。同時在施工過程中缺乏管理,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找不到相應的責任人,從而會對工程的技術創新產生很大影響,對工程質量和工作效率產生影響,因此需要重點加強研究。
4 傳統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4.1 傳統的樁基礎施工技術
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雖然采用傳統的樁基礎施工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土木工程整體穩定性的提升,但是在樁基礎施工中,必須和實際的工程情況進行有機的結合,對單樁以及群樁等施工不利影響性因素進行充分的分析,舉例來說,在進行土木工程群樁施工中,出現沉降不均勻等不良問題都將會對土木工程質量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對其進行嚴格的控制。除此之外,在吊運預制樁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對振動以及沖擊性工作做好必要的控制與準備。針對灌注以及裝機鉆孔必須要按照土木工程規范性流程完成定位、灌注以及攪拌一系列施工操作環節,從而促進樁基施工整體質量水平的提高。
4.2 傳統的鋼結構施工技術
土木工程鋼結構施工實際指的是吊裝構建,采用傳統的鋼結構施工技術,在施工之前,必須要做好裝備檢測、構件運輸、道路修筑以及場地清理等工作,并且按照施工程度合理安排鋼結構施工順序,在鋼材料到達施工現場后,盡可能將其安排在起吊的位置上,同時運用充足的支撐面木枕墊底。并且在進行吊裝施工之前,必須要核實鋼結構的位置、標號等信息,在鋼結構的表面做好清潔,確保鋼結構施工材料表面的清潔與干燥性。由于鋼結構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常需要使用乙炔以及氧氣類的焊接性施工工具,但是,一旦出現操作失誤,嚴重時可能造成火災問題的出現,因此,在施工之前應該做好提前的準備性工作。
4.3 傳統的混凝土施工技術
傳統的混凝土施工是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最為主要的環節,采用傳統的混凝土施工主要包括兩個主要的組成部分:①現場澆筑施工方式,主要指的是在混凝土攪拌施工完成之后,必須要及時的進行現場的澆筑;②預制法,在施工之前必須要提前進行混凝土攪拌,以促進整個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整體質量水平的提高。
5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
5.1 在預應力技術方面的創新
預應力技術是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對該項技術的創新主要是指在鋼防護之后,利用環繞包裹的方式對混凝土的構件進行有效的保護,然后通過相關機械設備的使用來實施預應力技術。在具體的創新過程中,施工人員應該對其在極限狀態下的具體表現進行充分的考慮,之后再結合其實際載荷情況來對預應力進行最為科學合理的創新設計,從而更好地確保整個工程的結構再施工過程中都不會產生裂縫,有效確保了土木工程的最終施工質量。
5.2 深基坑支護技術的創新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促進了高層建筑發展步伐,與此同時,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深基坑支護技術也備受人們的關注,并且取得了較大的發展與進步。在實際的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一旦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相對較差,并且土質松散,這時可以采用樁-樁-錨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同時與預應力-灌注樁錨桿有機結合,進而完成支護工作。除此之外,還需要實現支護與承重結構一體化,這樣才能符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以及對于承重相關任務要求。在提高土木工程整體施工進度的同時,降低施工成本,促進土木工程企業整體經濟效益水平的提高。
5.3 在灌注技術方面的創新
灌注技術的創新是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的重要部分。灌注技術創新包括鉆孔技術創新和鉆孔灌注技術的創新。鉆孔技術需要相關人員注意的鉆孔前對調試鉆孔機、周邊環境的清理,保證精確度以及對特殊情況的處理。灌注技術的創新需要灌注技術的進一步完善,保證樁體的牢固。
5.4 信息技術及平臺的應用
目前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了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時代,信息的高度集成和迅速傳播已經不是問題,而且在滿足以上兩方面的要求的同時,還可以確保信息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在土木工程建筑行業中,相應的信息技術也在不斷的產生和運用。例如,可以運用于建筑施工流程中的各個環節的BIM模型構建信息技術,這種技術通過建立還原度高、真實性強、靈活可控的模型塑造技術將建筑施工中的建筑模型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和圖片處理軟件建立起來,方便技術人員直觀、全面地了解建筑實體的內部結構和外觀特性。另外,此技術的施工流程還原功能,可以隨意調節控制,方便技術實施人員和設備操作人員反復模擬觀看,加強施工技術實施和操作的準確性。
6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建筑行業水漲船高,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當前,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控制建筑施工質量的直接手段。目前,傳統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已經能夠完全滿足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這就需要土木工程行業不斷革新技術,適應市場和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樂帆.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的關系分析[J].江西建材,2016(8):81+85.
[2] 冉阿陽.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探微[J].建材與裝飾,2016(9):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