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帥
摘 要:混凝土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化的工程建設,由于各方面對建筑物的工程要求越來越高,混凝土技術也要有相應的提高才能適應人們的需求。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中對混凝土有不同的強度等級要求,所以在設計和施工混凝土結構時應結合實際需求,以使工程能達到要求的施工標準。
關鍵詞:建筑施工;施工技術;混凝土
1 前言
混凝土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化的工程建設,由于各方面對建筑物的工程要求越來越高,混凝土技術也要有相應的提高才能適應人們的需求。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中對混凝土有不同的強度等級要求,所以在設計和施工混凝土結構時應結合實際需求,以使工程能達到要求的施工標準。
2 針對不同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處理
2.1 柱和基礎或底板相接
當柱和基礎或底板相接時,對不同強度的混凝土交接面,柱和混凝土不能錯開彼此的施工縫,應注意保持重合。將柱設置在基礎和底板的上部表面、獨立基礎交接面、柱寬截面處的話,還可以用于施工人員施工之用。
2.2 柱和梁的相接
柱和梁的相接同樣要注意混凝土強度等級的不同。相接節點的核心區會產生很復雜的受力情況,在交接面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同時,交接面的設置位置應為梁上,且梁與柱的距離與梁高相等。當澆筑混凝土時,應從高柱的施工縫進行,令建筑的混凝土隨之澆筑到與柱相鄰的梁內――即與梁高等距的梁,當梁內的混凝土澆筑進行到板底平面時也要繼續進行,對柱混凝土的施工縫的澆筑工作需要于柱截面內進行,建筑到混凝土至板的上表面為止,且此板與混凝土具有相同的強度等級。
因為該施工過程具有很強的復雜性,所以期間位于柱的節點核心區的那些混凝土要確保和柱一致的強度等級。而為了施工方便,梁板混凝土和梁的混凝土也一般選用相同的強度等級。
3 混凝土養護
3.1 養護的措施
施工中混凝土的養護針對已澆筑完畢的混凝土進行,這是為了避免澆筑后產生收縮裂縫,以取保工程的設計要求和規定齡期。
具體的養護方法為對混凝土進行覆蓋與澆水,澆水次數應控制在令混凝土時刻保持濕潤。舉例來說,對普通硅酸鹽和礦渣硅酸鹽水泥制作的混凝土,至少需要七天以上的養護時間;而具備較強抗滲性的混凝土至少需要十四天以上的養護時間。如果施工過程中遭遇高溫天氣,為了保持混凝土外表面的濕潤程度,可以增加澆水次數并以塑料布覆蓋混凝土澆筑部分來確保嚴密性,以不出現混凝土裂紋為目的。
3.2 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
為了能受住外約束應力,混凝土需具備足夠的抗裂能力,達成這一性能指標需要使大型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和降溫速度都下降,造成混凝土自約束應力的下降和抗拉強度的上升。
具體方法為,在壓平的混凝土表面灑水并覆蓋塑料膜,然后在更上一側加覆保溫材料,在夜間嚴密覆蓋,務必不使混凝土暴露出來,中午則適當露出令熱量散走。為了保持濕潤,在塑料布下鋪設注水用的補水軟管,適時注水保持底板表面的濕潤程度。另外,在沁水結束后,初凝開始前的階段需要反復進行搓壓以避免面層起粉與塑性收縮的發生。最后的搓壓更應注意掀開、搓壓、覆蓋同步進行,對難以連續覆蓋之處可使用麻袋片、聚苯板等盡量覆蓋,防止“冷橋”現象的發生。
4 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
4.1 混凝土模板技術
在混凝土的建筑施工中,有關模板體系的材料可以選用柱鋼模板或者定制玻璃鋼模殼。將恰當合適的模板體系用于飾面清水混凝土,這樣才能獲得需要的效果。
4.2 混凝土施工的設計與選材
混凝土施工的質量要求很高,并且部分結構相當復雜,這使其施工具備相當程度的難度。為此,在進行施工設計時,應先以計算機軟件模擬設計其結構,如模板和支撐體系。在選材上,除應選取高質量的材料外,也要大量進行混凝土混合比例的試驗調配,不斷進行優化,令最終完成的外部混凝土滿足抗裂、抗凍融、耐磨、抗蝕、高強度、小干縮的物理性能要求;內部混凝土則除了良好的抗熱性能外,還要滿足低熱量、高強度的要求。對水泥和骨料的選擇也都應謹慎。
4.3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的澆筑方法分為自然流淌坡度、逐層推移、斜面分層和一次到頂。為了防止出現施工裂縫,要確保每層的混凝土初凝前都處于上層混凝土的覆蓋之下,澆筑間隔必須小于初凝時間。將底板劃分為不同區段,分別進行一次完成的獨立澆筑。
4.4 混凝土振搗
混凝土的振搗分三道,第一道位于坡角,第二道位于坡中間,第三道位于坡頂。每道由兩臺振搗機相互配合令振搗可以遍及整個坡面。在使用振搗棒時,插入應迅速,拔出要緩慢,令混凝土的表面泛漿。
4.5 混凝土的沁水處理
在前文提到的澆筑和振搗的進行中,會造成沁水和浮漿的上涌,上涌的液狀物沿坡面流下直到坑底,再由側模底部的孔流出基坑。當混凝土坡面坡角與頂端模板相接近時,要注意轉換澆筑方向來使集水坑形成,同時用水泵吸除沁水。處理好沁水才能有效提升混凝土的質量,令表面裂縫盡可能減少。
4.6 混凝土的表面處理
泵送混凝土的表面存在著一層很厚的水泥漿,澆筑完成后等待2h~8h,然后依照標高用長刮尺將其刮平整,再用木板多次按壓確保表面嚴密結實,最后使用鐵制面板進行收面并覆上塑料薄膜。
4.7 混凝土施工中施工管理的加強
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并不均勻,一些薄弱環節因強度低而極易產生裂縫。如果施工管理大意,對混凝土的質量管控不過關,會產生較大的混凝土離差系數,進而出現大量的裂縫。因此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對施工管理和檢測的加強是不可或缺的。
5 結語
混凝土施工技術作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做好施工準備以應對施工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到有備無患。這些年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在科學層面和技術層面上都獲得了長足的經驗與進步,新技術新工藝層出不窮。我們應關注和學習這些新知識,大膽思考,大膽創新,在現有水平上將施工技術提升至更高的水準。
參考文獻:
[1] 柯森.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4.
[2] 張洪濤.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及測溫技術[J].煤炭技術,2005.
[3] 葉琳昌,沈義.大體積混凝土施工[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4] 賴根源.淺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及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