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躍恒
摘要:母牛懷孕后需要做好保胎工作,以確保胎兒的生長發育和安全分娩。母牛發生流產的原因較多,主要是飼養管理不當造成的,如營養不足、管理粗放等。在懷孕母牛的飼養管理過程中要注意加強營養,精心飼喂,科學管理,防止母牛發生流產,做好保胎的工作。
關鍵詞:母牛;懷孕;保胎;流產;營養;運動;分娩
中圖分類號:S82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6-0039-01
1 母牛流產的原因
引起孕牛流產的因素包括胎兒在妊娠期間中途死亡,懷孕母牛未到分娩時發生異常的宮縮,或者是由于懷孕母牛的內分泌系統發生障礙,調節機能紊亂失去保胎的能力,這些都會導致流產的發生。母牛在妊娠初期,在懷孕的2個月內,胚胎在子宮內是呈游離狀態的,并沒有附著在子宮壁上,此時的胎兒主要是依靠子宮內膜分泌的子宮乳作為營養,然后再過渡到依靠胎盤來吸收母體的營養,如果此時孕牛的飼養管理水平低,則會導致子宮乳的分泌不足,引起胎兒發育異常,造成胚胎死亡。而在母牛妊娠后期,胎兒的生長發育迅速,如果此時營養的供應不足,如蛋白質、維生素不足或者母牛受到強烈的刺激,如對待孕牛粗暴、管理不當引起懷孕母牛滑倒、擠撞等,也極易發生流產。
2 精心喂養壯胎
為了避免母牛在懷孕后流產,需要做好孕牛的保胎工作,確保胎兒在母體內正常的生長發育,以產出健康水平高、活力強、出生重大的犢牛,為犢牛的生長發育和生產做準備。對待孕牛要進行精心的飼喂,以達到壯胎、保胎的目的,在母牛的懷孕期間,母牛的營養需求不足,胎兒的生長發育特點也不同,因此要根據母牛和胎兒的情況來進行精心的飼養。
母牛在懷孕初期l~2個月時,一般性情溫馴,行動穩重,食欲旺盛,但是也較為敏感,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此時對飼料的質量要求較高,如果飼喂孕牛發生霉變的飼料,易使早期的胚胎中毒死亡。另外,雖然在懷孕期,胎兒對營養的需求量不多,但是也要給母牛提供營養全面、配比合理的日糧,如果日糧的營養不夠全面、如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也可能會造成胚胎停止發育。因此為了避免懷孕母牛初期發生胚胎死亡,需要提供全面的營養物質,注意飼料的質量,尤其是在冬季、春季青綠飼料缺乏的季節更要做好飼喂工作,可以適當的補喂一些精料。
母牛在懷孕3個月后,胎兒的生長發育速度逐漸的變快,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也逐漸的增加,此時需要增加精料的飼喂量,以確保母牛攝人充足的營養物質。一般每次需要飼喂混合精料1~2 kg,對于青年母牛來說營養的攝人一部分用于胎兒的生長發育,還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長發育,因此需要適當增加精料的飼喂量。
母牛在懷孕6個月后,對懷孕母牛飼喂時要注意飼料的總容積不宜過大,否則會導致腹部過大,壓迫到胎兒,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引發流產,因此此時需要少喂勤添。母牛臨產前2個月,胎兒的體重快速增長到出生重的65%左右,同時母牛還需要為產后泌乳做營養的儲備,因此在飼喂時要將飼喂量增加到懷孕初期的2倍。飼料的選擇要求新鮮,飼料種類多樣化,可以多喂一些青綠多汁飼料,一方面可為孕牛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另一方面還可以避免母牛發生便秘。在喂料時要注意嚴禁飼喂孕牛酒糟、馬鈴薯以及發生霉變的飼料。
母牛在產前1個月最易發生便秘而引發孕牛難產,導致胎兒死亡。因此這一階段要盡可能的給孕牛飼喂一些易于消化的柔軟飼料,如青綠多汁飼料,同時精料中可適當的增加麩皮的飼喂量,以達到通便的作用。在母牛分娩前的10天左右,需要根據孕牛的實際情況酌情的減少飼喂量。在產后2~3天,對于體質較好的母牛來說,有的會出現乳房膨脹的現象,為了避免母牛產后出現乳房炎應逐漸的減料,但是對于體質較差的孕牛需要減少粗料的飼喂量,但是要適當的增加具有催乳功能的精料的飼喂量,防止母牛發生產后缺奶的現象。
3 科學管理保胎
做好母牛的保胎工作,重點是做好日常的管理。母牛在懷孕初期,胎兒與母體還沒有完全緊密結合,胎盤還沒有完全的形成,易發生流產,因此此時不宜讓母牛劇烈的運動,在懷孕初期要防止母牛在放牧或者運動時發生跑跳或者急走。
母牛在懷孕5 -6個月時要讓其適當的運動,如果運動過量易損傷腰腹部而引起胎動流產,因此要適當的安排放牧或者運動,不能粗暴的對待孕牛,不可打冷鞭,走陡坡,要讓孕牛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以利于反芻。
母牛在懷孕的最后1個月要停止放牧,但是需要在牛場內做適當的運動,以增強體質,預防便秘,在運動時要注意避免發生母牛發生相互擠撞而出現機械性流產。母牛在產前7~l0天需要提前準備好產房,并注意觀察母牛的分娩癥狀,做好接產的準備工作。
如果母牛未到產期而發生意外胎動,即有流產的征兆時,如發生腹痛不安、站臥不定、拱腰努責、小便頻繁,則需要進行緊急的處理。對于輕度胎動的可以肌注黃體酮可達到保胎的目的,而對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胎動,則要視實際發生的情況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