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正德
摘要:羊肉作為目前食用肉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營養豐富、肉質鮮美深受群眾的喜愛。隨著羊肉市場的不斷擴大,大多數養殖場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漸出現了規模化養殖,而規模化養殖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養病大規模暴發的可能性,這將嚴重威脅著養殖場的經濟效益。現就羊場規模化養殖中常見的病癥進行分析,并且依據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羊場養殖;規模化;羊病;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 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6-0098-0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物質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羊肉在市場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的羊養殖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但是,羊的大規模養殖容易受到各種疾病的威脅,這不僅嚴重威脅著養殖場的經濟效益,還嚴重阻礙了我國羊養殖業的發展進程[1]。
1 羊場規模化生產中出現羊病的原因
傳染病防病率高。羊養殖場的規模越大,羊的數量和與密度也就越大,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有羊發生了傳染性疾病,將會導致該類疾病迅速在羊群中蔓延,從而增加了養殖場的養殖風險。同時,如果不同生長階段和生長環境的羊都受到了疾病的威脅,病羊所攜帶的病原菌將會在生活和活動中逐漸蔓延開來,影響周邊正常的羊群,如果養殖戶沒有及時的注意到這些問題,并且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將會影響整個養殖場的經濟效益。而其中常見的傳染性羊疾病有羊痢疾、羊痘、季節性流行性的傳染病、地方性流行性傳染病等,并且有些傳染病傳播的速度極快,容易引發大面積的羊群死亡。
養殖不規范。在規模化養殖中,大多數的羊群飼養的密度較大,需要管理的工作量也會隨著羊群而逐漸擴大,但是有的養殖場為了盡可能降低養殖場的成本,還在采用傳統的養殖方法進行養殖,以致于規模化的養殖場中容易發生各方面的問題,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羊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營養物質,并且這些生長元素的攝取又與羊的生長周期緊密相連,而大對數的養殖場并沒有加大對這方面的重視力度,以致于飼料的搭配極不合理。其次,養殖的環境較差,如果養殖場的圈舍不夠干燥,將會導致大量的細菌和病原體的滋生,容易導致羊出現營養不良、體格消瘦等現象,嚴重影響羊的免疫系統和抵抗力系統,容易受到各種疾病的入侵和威脅。
反應刺激。由于大規模養殖中需要對羊群加以管理,都會對羊群進行捕捉,導致羊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嚴重的應激反應,如進行長途引種運輸、疫苗接種、寄生蟲防治、打耳號、作標記等。如果羊群長時間處于這種壓力情況下,不僅會影響羊身體健康和免疫系統,增加羊病的發生率,還會影響整個羊群的生長環境,影響生長發育,增加養殖戶的養殖風險。
2 規模化養殖中防治羊疾病的有效措施
加大養殖場的管理力度。養殖場的生長環境對羊的生長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養殖戶應該加大對養殖場的管理力度。一方面,養殖場建設初期的管理,在建設養殖場的時候需要專業的人員對養殖場的周邊環境有一個系統的了解,盡力選擇地勢較高、通風條件好、水電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方。另一方面,養殖中的環境管理,養殖場中應該注重完善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并且安裝科學的區分性設備,方便羊群的分開管理。同時,養殖場還應該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獸醫室和消毒中心,定期對整個養殖場進行嚴格的消毒和處理,為羊的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2]。
科學養殖。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養殖方法已經逐漸不能夠適應當前養殖場的發展趨勢,如果養殖戶沒有及時的發現這些問題,將會對整個養殖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為此,養殖戶應該應該及時的了解目前我國羊養殖技術的發展情況,并且借鑒國內外優秀的養殖經驗和養殖手段,促進我國養殖業的不斷發展。一是,科學、合理的配置羊群的喂養飼料,就目前的我國羊養殖場的飼養情況來看,大多數的養殖戶為了盡可能增加經濟收益和羊的生產能力,采用盲目的飼養方法,這種盲目的飼養方法不僅增加了養殖場的成本,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還降低了羊群的免疫機制,促使羊群的發病率逐漸在增高。二是,加大對圈舍環境的重視力度,定期對圈舍進行通風處理和消毒處理,防止有害細菌的滋生[3]。
防治工作。羊場規模化生產中需要采取大量的防治措施,降低羊病的發生率,其中羊場的消毒、羊群的驅蟲、羊群的預防接種等是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內容,也是降低羊病發生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還需要相關部門及時的了解養殖場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防治工作。
參考文獻:
[1]董金順,規模化羊場羊病防治措施的應用實踐與分析[J].當代畜牧,2015(26):3-4.
[2]曲紅杰,規模化羊場飼養的羊病防治措施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8):55.
[3]黃河,秋季規模化羊場的羊病防治[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7(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