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變清
摘要:豬流感和豬感冒均屬于感冒類疾病,表現也存在一定相同之處,但是本質上存在差別。很多豬養殖戶對這兩種疾病區別不是很清晰,養殖出現巨大損失。現重點討論豬流感和豬感冒的區別和診治。
關鍵詞:豬感冒;豬流感;區別;診治
中圖分類號:S858. 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6-0066-01
1 豬感冒和豬流感的區別與診斷
在病因方面,豬流感的出現與病毒感染有關,病毒主要是豬流感A型病毒。豬流感癥狀主要表現為呼吸器官疾病,冬季出現概率較高,死亡率不高[1]。豬流感具有很強的傳播性,傳播速度很快,一般l周內,整個豬群就會出現豬流感情況,而且病情容易復發。豬感冒的出現原因有很多,多與天氣突變、營養不良有關,一年四季都會出現,春秋兩季更加容易出現感冒。豬感冒不具有傳染性,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不高,一般大型養豬場出現豬感冒多是單個或者少量病發。
在臨床表現方面,豬流感將會導致豬體溫急劇升高,甚至達到42℃,患病后食欲下降,精神萎靡,肌肉存在疼痛感,不愿走動。同時會伴隨呼吸道癥狀,如咳嗽、呼吸加快等。伴隨食欲下降癥狀,而且豬眼鼻部位還會分泌過多分泌物,糞便于硬。如果此時病豬同時受到其他病毒感染將會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引起死亡[2]。妊娠期母豬出現豬流感將會出現流產、早產等情況。相對而言,豬感冒病情較輕,感冒前期會出現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流鼻涕等癥狀,隨著病情發展食欲下降更加明顯,大便干燥,兩耳溫度不同,出現高溫不退癥狀。一般而言豬感冒早期不會影響腸胃功能,加強護理后能夠很快恢復。
2 豬流感和豬感冒的治療
2.1 常規治療
可以采用中藥治療方法,主要藥物成分包括黃芪31 g、金銀花24 g、連翹24g、冰糖27g、甘草23 g、麻黃12 g、菊花12 g、杏仁12 g、防風11 g等,煎熬,每4h喂養1次,連續治療3天。也可以采用西藥治療,肌肉注射青霉素、安痛定和病毒靈,每4h注射1次,劑量依照病豬大小確定。
2.2 針對性治療
豬流感一旦發現立即隔離,采用2%火堿溶液消毒,同時掩埋之前剩余的水和飼料。將0.5g辣椒末與0.3g滑石粉混合均勻,吹人豬鼻孔內。病豬常規治療中,補充足量的電解質和維生素,如果體質虛弱,肌肉注射5%葡萄糖生理鹽水,同時注射抗病毒藥物,避免出現繼發性感染。同時注射15%鹽酸嗎啉胍,每天2次,連續使用2天。如果發現整個豬群出現豬流感情況,除了對癥治療外,在飼料中添加中草藥,如金銀花、荊芥、葛根、黃芪、甘草等,也可以在飼料中添加100 g板藍根和蒲公英。豬流感治療中,獸醫可以根據病豬具體表現采取中藥治療,如將鮮蘆根50 g、金銀花30 g、桔梗30 g、連翹30 g、荊芥15 g、淡竹葉15 g、甘草10 g加水煎煮,每次灌喂30 mL,每天3次,連續使用2天。也可以同時注射柴胡注射液。如果發現病豬體質虛弱,可以靜脈注射5%葡萄糖生理鹽水,肌肉注射青霉素和氨基比林。在治療期間,病豬多喂水,逐漸提高食欲,提供易消化的食物。
豬流感相對治療而言預防更加重要,除了常規治療之外,還需要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避免外來病毒進入到養殖場。同時加強對飼料的管理工作,定期消毒,喂養全價飼料,提高豬的抵抗能力。必要時實施驅蟲,嚴格控制圈養密度,避免擁擠。一旦發現出現豬流感,立即隔離,避免與其他豬感染。如果當地暴發豬流感,需要做好免疫接種工作。
豬感冒在治療中根據病情采取合理的治療辦法,治療前期注射0.3~0.35 mg/kg的柴胡注射液,同時將安乃近和氨基比林注射液混合,每天1次腹腔注射,每天2次,連續使用2天。感冒中期可以適當增加劑量,柴胡注射液增加至0.35—0.4 mL/kg,同時腹腔注射磺胺類抗菌素,連續使用2天。感冒后期除了增加藥物劑量之外,還需要在日常喂養中,增加糖鹽水。豬感冒期間進行治療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藥物處方,如九味姜活湯,也可以對癥調整劑量治療。在西藥治療方面可以將10 g樟腦中添加到100 mL的乙醇中,溶解后,選取病豬天門學、三臺穴等注射4—6 mL樟腦溶液,連續使用2天。
在豬感冒期間,應盡快確定豬感冒病期,柴胡注射液是比較重要的藥物,治療成本低,應合理使用。其次在給藥途徑選擇中,建議使用腹腔注射給藥方式,效果明確,吸收快,也能夠克服肌肉注射的缺點。豬感冒在治療中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需要針對飼料管理,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保暖、防寒工作,發現病豬及時加強護理,讓病豬多飲用溫開水,同時注射安靜、安乃近等藥物。
3 結語
文章主要分析豬流感和豬感冒的區別與診療。豬流感和豬感冒兩種疾病在治療前需要結合發病原因和發病表現確定疾病類型,合理實施治療,豬流感重視預防工作,豬感冒重視飼料管理和保暖工作。
參考文獻:
[1]馬彩云,周燕梅,李成平,豬流感與豬感冒在獸醫臨床上的鑒別和治療[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5(2):40.
[2]楊紅軍,石晉虎,孔軍,等,豬流感與豬感冒在獸醫臨床上的鑒別和治療思路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