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寶 魏中鋒
摘要:肉雞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的常見疾病,其特點是傳播迅速、廣泛,但是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會對內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的影響。筆者根據家禽呼吸系統生理特點和病因形成分析,建議養殖者根據不同病因采取相應措施,以減少肉雞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關鍵詞:肉雞;呼吸道病;控制
中圖分類號:S858. 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6-0084-01
1 家禽呼吸系統特點及功能
家禽呼吸系統由鼻腔、喉、氣管、支氣管、肺、氣球、肺組成,呼吸系統表面積大,氣囊多,與外界病原接觸的機會多,容易進入身體、肌肉和骨骼,因而呼吸道疾病在家禽疾病中占有主要位置。因為家禽胸腹腔之間沒有隔膜,很容易從胸腔感染到腹腔,所以在臨床上易出現肝周炎、心包炎、氣囊炎等同時出現的癥狀。
家禽的呼吸系統具備遺傳特點。在長期的肉雞遺傳選育中,只注重肉雞生長速度,而呼吸系統功能沒有得到同步提高,家禽的肺臟緊貼胸腔背側,由于空間有限,導致肺臟功能受到嚴重影響。家禽肺臟具有濕潤吸人的空氣,進行二氧化碳和氧氣交換,保持機體內酸堿平衡,家禽的肺泡上皮細胞可以代謝生物活性物質,排出異物和代謝產物物。氣管纖毛上皮可以經過機械運動清除異物。鼻腔和氣管黏膜細胞的分泌物可稀釋進入呼吸道中病原微生物,可促使病原微生物被溶解。由于家禽氣囊沒有特有的防御結構,所以一旦病原微生物進去呼吸道感染后,可快速進入胸、腹腔,并且迅速擴散,引起肉雞發病和死亡。
2 雞呼吸系統疾病的病因分析
因為近年來肉雞飼養大多是采用高密度集約化飼養,和以前的飼養條件和環境相比都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飼養管理和環境因素成為控制家禽疾病的關鍵因素。現代的飼養方式和飼養條件縮短了有害病原體的傳播,使雞群發病迅速,擴散加快,病原體通過基因重組幾率增加,病毒變異頻率增高,一旦發病控制難度加大。
2.1 集約化飼養是呼吸道傳染病的病原
連續強化喂養會導致大量已知和未知的病原體在環境中累積和傳播。家禽體內存在呼吸道致病菌,處于隱性感染狀態,當機體和飼養環境條件發生變化時,這些隱性感染就可能成為致病性感染,導致雞場發病。目前家禽呼吸道混合感染情況越來越常見,尤其是一些可垂直傳播的呼吸道病毒的攜帶,嚴重影響了細菌性呼吸道疾病治療的效果。
2.2 寒冷是呼吸道病發生的關鍵性誘因
家禽機體一旦受冷空氣刺激就會引起外周血管收縮,導致機體全身體表血管和內臟血管的擴張和充血。血管長期的淤滯性充血,極易引起病原體感染性。冷空氣還會引起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傷害,使纖毛運動減緩,溶菌酶分泌減少,維織蛋白降解能力加強,導致身體抵抗力減弱。所以預防冷空氣刺激是預防肉雞呼吸道疾病發生的重要措施。
2.3 濕度過低是呼吸道病發生最易忽視的誘因
肉雞在育雛期只重視溫度,而忽略濕度控制,加上環境濕度不合適,易導致養殖環境中粉塵產生過多,家禽呼吸黏膜干燥,從而使呼吸道黏膜保護能力下降,使家禽機體更易遭受病原體感染。
2.4 疫苗接種易激發呼吸道病的發生
由于有些弱毒疫苗的毒性偏強,對呼吸道黏膜有較強的損傷,易激發呼吸道疾病發生。在實際生產中有些疫苗生產廠家工藝管理不嚴,疫苗中可能存在支原體污染,通過接種從而并引起支原體感染。
3 肉雞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家禽特有生理特性決定了呼吸道疾病易多發并且和環境關系密切。加強環境消毒,特別是采用空氣消毒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呼吸系統疾病發生的概率。在圈舍中采用適宜的空氣濕度,對減少空氣中的灰塵、有害氣體和病原微生物的含量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些都是對雞呼吸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防治措施。
提升飼養環境條件,采取全進全出的生產模式,切斷不同批次雞帶入的病原體傳染,盡最大可能減少應激因素,避免寒冷、轉群等環境應激。
謹慎使用弱毒疫苗,尤其是中等毒力的弱毒疫苗。如果雞群迫不得已需要使用具有較強毒力的活疫苗,應在雞群疫病發生情況穩定后逐步減少或停止使用中等毒力疫苗,有些弱毒疫苗可能存在毒力返強和機體向外排毒的,應從生物安全措施管理方面下手,逐步建立部分疫病凈化的養殖場。
疫苗免疫是降低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發生的有效手段。有些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由于已發生、藥物難控制、環境污染面大,所以對這些病的控制采取疫苗免疫是省力、省錢的常用手段,比如常見的非典型性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病、傳染性鼻炎等。
雞多病因呼吸道病的治療措施,首先在臨床診斷上要快速、準確、及時分離病原和進行藥敏試驗,根據不同病原和藥敏試驗結果,投入正確的抗菌藥和抗病毒藥物,同時要考慮選用藥物的療效和副作用對機體損傷,合理確定用藥時間、用藥次數、用藥途徑等,由于雞呼吸道病程較長,盡量選擇低毒的藥物,減少對機體的副作用,選用代謝較快的藥物,減少機體的藥物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