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曉峰
摘要:豬應激綜合癥是一種非特異性全身性反應,主要是由于豬受到內外環境因素的刺激而引起,尤其是封閉式飼養或者屠宰場內飼養的待宰豬最容易發生。該病主要會導致病豬急性死亡或者屠宰后肌肉柔軟、蒼白并滲出水分,對生長、繁殖以及胴體品質等方面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應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豬;應激綜合癥;發病經過;發生原因;臨床癥狀;對癥治療;飼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8. 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6-0100-01
1 發病經過
動物機體在應激源的刺激下,既會導致其發生特異性反應,還會導致其發生同樣的非特異反應,從而促使機體調動防御系統來克服應激源帶來的不良影響。但如果機體應激反應失敗或者沒有出現應激反應,就會在受到任何一種或者多種超出機體正常生理調控范圍(即特異反應)的刺激,破壞體內的穩定狀態,使其出現發病或者發生死亡。正常情況下,典型的應激反應可分成三個階段。
驚恐反應階段。指機體受到應激源刺激出現的早期反應,此時會表現出典型的全身適應綜合癥(GAS)反應。根據不同的生理生化反應,該階段又可分成休克相和反休克相。休克相主要表現出體溫降低,血液濃縮,血壓下降,抑制神經系統,肌肉緊張度減弱,機體抵抗力變差,且占優勢的是異化作用。休克相能夠持續幾分鐘至42 h不等,之后就會進入反休克相,此時機體防衛反射增強,血糖含量增多,血壓升高,機體抵抗力提高。如果所受刺激過強就會促使機體從休克相直接嚴重衰竭而發生死亡;如果機體能夠克服應激因素帶來的影響而幸存,就會進入適應階段。
適應或抵抗階段。指機體已經克服應激源帶來的不良作用而逐漸適應,此時機體新陳代謝日趨正常,且占有優勢的是同化作用,導致各種機能處于平衡狀態,能夠正常發揮抵抗力。如果應激源作用減弱或者完全停止,即機體能夠完全克服其帶來的不良影響,從而導致應激反應結束于該階段;如果應激源持續作用,導致機體無法克服其造成的劇烈影響,就會促使應激反應進入衰竭階段。
衰竭階段。該階段的癥狀類似于驚恐反應,但反應程度快速增強,盡管腎上腺皮質出現肥大,但無法產生足夠的皮質激素,導致機體異化作用再次占有優勢,開始分解體內儲備的體脂組織、蛋白等,從而使其缺乏營養,體重減輕,恢復的抵抗力又逐漸喪失,破壞適應機能,各個系統機能失調,最終由于嚴重衰竭而發生死亡。
2 發生原因
豬應激綜合癥的發生同豬品種相關,一般長白豬、約克豬、蘇太豬、新淮豬、太湖豬及其他的雜交后代等品種對應激敏感性較高,容易出現發病。另外,該病的發生還與個體差異、地區不同而所有不同。此外,在豬實際飼養過程中,追趕、抓捕、驚嚇、運輸、混群、擁擠、咬斗、搶食、過勞、緊張、潮濕、高溫以及注射等是最常見的應激,都能夠導致易感豬出現發病。豬飼養管理不當,會影響機體對內外環境的適應能力,抵抗力減弱,使其容易產生應激敏感性,從而易于出現發病。
3 臨床癥狀
病豬開始時表現出肌肉纖維顫動,特別是尾部會迅速顫抖,接著背肌和腿肌依次出現癥狀,最后肌肉完全變得僵硬,使其運動失調或者只能夠臥地不起。皮膚外周血管交替出現擴張、收縮,呈現陣發性潮紅,接著形成紫紺。心跳加速,能夠超過200次/min,呈現明顯氣喘,張口呼吸,并有白沫吐出,體溫明顯升高,臨死前能夠達到45℃。發病中期,會表現出虛脫或者休克,大部分會在20~90 min內進入瀕死狀態,死后很快(幾分鐘內)就會出現尸僵。剖檢可見肌肉質地柔軟,變得蒼白。如果病豬由于反復發作而發生死亡,其背肌、腿肌處會干硬且色深的豬肉。
4 防治措施
對癥治療。豬群出現發病時,要立即確定刺激源,并根據病情輕重程度和刺激源性質,選擇使用適宜的抗應激藥物進行治療。如果豬群只表現出初期癥狀,要及時挑其出來,采取單獨飼養,同時對體表皮膚澆淋涼水,保持安靜,經過充分休息通常能夠白愈。如果病豬皮膚已經出現紫紺,且肌肉僵硬,可使用抗應激藥物、鎮靜劑、皮質激素以及解除酸中毒的藥物。抗應激時,可按體重肌肉注射1—2 mg氯丙嗪。為避免病豬出現過敏性休克或者變態反應炎癥,可按體重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2—5 mg/kg地塞米松或10—20 mg/kg強的松龍,一般靜脈注射時要先添加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進行適當稀釋。為緩解酸中毒,可靜脈注射300—500 mL5%碳酸氫鈉溶液;也可選擇使用水楊酸鈉、巴比妥鈉、維生素C以及抗生素等進行治療。
加強飼養管理。預防該病的關鍵是培育能夠良好抵抗應激的品種或者以其品系作為種豬,對于受到外界刺激反應敏感或者有應激敏感病史的豬群,不可作為種用。調整飼養方式,使豬進行適量運動,保持舍內光照充足、通風良好,調控舍溫,確保圈地干燥,控制飼養密度適宜,減少混群,飼喂營養全面的配合飼料等,都能夠避免發生應激反應。肥豬裝運前要先在豬圈進行大約30 min的驅趕活動,使其有一個足夠的適應過程,之后才可進行裝車;也可裝運前肌肉注射適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D或者維生素E,以減輕應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