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宇
摘 要: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由于環保意識薄弱等因素,目前在城市建設和規劃中出現了許多環境污染問題,給人民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為了實現這方面良好建設,本文將結合海綿城市的理論,對當下風景園林進行相應的規劃和設計,期望通過對這方面理論研究給人們營造良好生活環境能夠帶來一些啟發。
關鍵詞:海綿城市;風景園林;規劃;應用
1 前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自身的生活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期望通過良好的園林規劃來給自身營造一個較好的生活環境,因此現在很多風景園林設計人員都將海綿城市理論融入到風景園林設計規劃中。但是在實際中,由于一些外在因素存在,現在人們對于這方面建設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如何將海綿城市理論與實際風景園林相結合已經成為了當下建設部門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2 海綿城市理論相關概述
2.1 海綿城市基本內涵
所謂的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在遇到了外界生態環境變化或者自然災害時,城市像海綿一樣能夠表現出海綿的特征,即表現出一定的“彈性”,能夠較好地進行自我調節,同時能夠對雨水較好地進行收集和利用。因此在實際中,海綿城市建設可以更好地對生態系統進行保護,實現城市水循環良好進行。另一方面,通過海綿城市建設也可以實現生態環境的修復,對于城市建設過程中的一些破壞生態環境現象進行有效的修復[1]。
2.2 海綿城市與風景園林規劃的關系
風景園林作為城市綠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城市生態環境影響是非常大的,比如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氣環境、減少噪音等。因此海綿城市建設更多還是從這一方面入手,主要是通過合理的風景園林規劃和設計來實現海綿城市建設。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城市建設人員應該充分認識生態學,了解生態理論對于園林建設的作用,同時應該知道通過風景園林良好設計與規劃可以使得城市生態聯系更加緊密,實現城市生態系統良好建設。所以,風景園林良好規劃和設計是海綿城市建設和形成的一個重要途徑,而海綿城市良好的城市特征也可以從風景園林規劃和設計中體現出來。
3 海綿城市理論在風景園林規劃中具體應用
3.1 園林道路方面設計
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風景園林道路方面的設計對于城市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影響。為了實現道路良好的設計,設計人員需要對傳統的直線道路進行改變,采用曲線或者折線等形式進行建設,形成一個環狀路網。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較好降低道路面積,增大園林的綠化面積,同時對于綠化帶面積設計要保證其能夠充分滿足最大排水需求,實現綠化帶的良好規劃。在進行道路綠化時,設計人員需要將傳統的行道樹用分散、連續和高密度的綠色植被進行代替,提高道路的綠化效果。另一方面,對于道路材料的選擇,設計人員需要根據海綿城市的規格,盡量選用滲透性高的材料,比如嵌草路面、草皮料和一些疏松粒料,通過選擇這些材料來提高園林景觀道路的滲水性[2]。
3.2 園林水景方面規劃
良好的水景設計對于城市水循環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加強水景方面的規劃和設計是非常必要的。在傳統的水景規劃過程中,設計人員往往會將水池進行封閉,然后進行相應的雨水存儲。這種情況雖然可以較好實現雨水積蓄,但是也給雨水的自然流通和滲透帶來不利的影響,而且這種情況只適合在雨季等情況,在平時生活中就需要利用自來水來進行相應的補充。所以,基于海綿城市理論,設計人員在進行這方面設計時,可以根據實際地形情況,選擇一些地理位置較低的水洼進行蓄水,從而促進園林水面形成。這過程中,設計人員還應該注意滲水功能設計,通過這方面良好設計來實現雨水自然流通,提高城市水體自身的凈化功能。
3.3 公園建筑物規劃建設
作為風景園林規劃中重要部分,建筑也能夠表現出一定的“海綿”特性,實現對雨水進行有效的收集。在實際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以利用建筑物的暗渠進行有效的雨水收集,通過暗渠將雨水引到環形濾水槽,然后經過濾水槽過濾再將水流引到蓄水池或者各種綠化植被的種植槽中,這樣就可以較好的雨水利用和循環。另一方面,設計人員也可以借助建筑屋頂進行相應的雨水收集,設計人員可以在屋頂建設一定的花壇,通過花壇的滲透過濾來實現雨水有效的凈化,保證城市水循環良好進行。
3.4 園林綠地方面規劃
為了提高風景園林綠化程度,現在很多設計人員都會在園林進行綠地方面建設。在這過程中,根據海綿城市相關理論可以知道,設計人員在進行這方面規劃時,不應該對原本地形進行改變,而是需要充分利用這些地形進行水流收集。比如利用自然形成的水洼進行相應的雨水積蓄,然后結合園林樹木根系情況進行有效的集水坑塘規劃,實現園林植物良好灌溉。除此之外,設計人員還應該對地下管道分布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知道要在哪個位置進行排水口安裝才最合適,這樣也才能夠充分保障風景園林綠地良好規劃和設計[3]。
3.5 人工濕地方面設計
濕地對于城市生態環境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可以實現城市生態環境有效改善和優化,因此加強這方面保護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在實際中,人工濕地主要是有初級凈化槽和二級凈化池構成。對于這方面的保護,設計人員應該從濕地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濕地所能承受的范圍,然后再進行相應的規劃和保護。同時設計人員應該提高自身在這方面認識,知道這對于海綿城市建設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對于自身日常設計行為進行有效的規范和考慮,實現濕地良好規劃和設計。
4 總結
綜上所述,在未來城市建設過程中,海綿城市因為具備穩定的城市生態系統,可以更好進行城市水循環進行,因此加強這方面建設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實現這方面良好發展,設計人員應該將這種理論充分應用于風景園林規劃中,對風景園林的道路、水景、建筑物、綠地和濕地等方面進行全面合理的規劃設計,比如改變傳統的直線道路、采用具有滲透功能的集水池等。通過這些方面良好設計,促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良好開展。
參考文獻:
[1] 張韜.淺析景觀生態學——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6(6):129.
[2] 荊媛媛.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24):118~119.
[3] 湯敏.風景園林規劃中海綿城市理論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7(30):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