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朋鶴
【摘 要】目的:觀察可溶性止血紗布在先心患兒中心靜脈導管穿刺處滲血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兒童心臟中心ICU收治的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穿刺處滲血的先心病患兒12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2例,對照組采用普通醫用紗布進行壓迫止血,觀察組采用德納泰可溶性止血紗布壓迫止血,對比分析,兩組患兒在24小時內敷貼的更換例數。結果:對照組24小時內有22例患兒需要重新更換敷貼,觀察組僅有8例需要更換敷貼,兩組具有統計學差異(x2=9.685 p≤0.05 )。對照組需要更換敷貼1~6小時有2例、6~12小時5例、12~18小時7例、18~24小時8例,觀察組需要更換敷貼1~6小時有0例、6~12小時1例、12~18小時3例、18~24小時4例。結論:可溶性止血紗布在先心患兒中心靜脈導管穿刺處滲血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減少24小時敷貼的更換例數,降低感染的風險,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可溶性止血紗布 中心靜脈導管 滲血
中心靜脈導管中心靜脈導管(central veneous catheter,CVC)已經廣泛應用于危重患兒的搶救、血流動力學的監測、藥物治療及靜脈營養, 尤其是在重癥監護室(intensive care units, ICU),通常有40%~60%的患兒需要留置中心靜脈導管[1]。現已廣泛地應用于先心病患兒,由于先心病的患兒年齡小,病情重,需要多條靜脈通道,也需要使用對血管刺激性較大的血管活性藥及靜脈營養液等,因此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為其用藥和其他液體治療提供了安全通道,有利于患兒的搶救和治療。然而,中心靜脈導管也常面臨穿刺點異常的問題,穿刺口滲血的處理是其中之一,而且他往往影響中心靜脈導管的留置,增加感染的風險。針對此現狀,2015年6月—2016年6月河南省人民醫院兒童心臟中心ICU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不斷探究,總結經驗,采用可溶性止血紗布在先心患兒中心靜脈導管穿刺處滲血的應用,可減少24小時敷貼的更換例數,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兒童心臟中心ICU收治的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穿刺處滲血的先心病患兒124例。納入標準:兒童心臟中心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穿刺處滲血的先心病患兒,留置時間≥24h;排除標準: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穿刺處無滲血的患兒。其中男82例(66.1%),女42例(33.8%),年齡1~24月,體質量3.2~10.2kg。兩組患兒均采用右頸內中心靜脈留置針,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2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留置部位、病情、診斷、所使用的藥物治療方案及營養狀況和皮膚等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材料
兩組均采用深圳的益心達品牌的一次性雙腔中心靜脈導管;浙江奧奇公司生產的無菌透明敷貼(6.0cm×7.0cm);德納泰可溶性止血紗布;普通醫用紗布;洗必泰消毒液,無菌棉簽,酒精棉球,一次性換藥包。
1.3方法
兩組患兒均由本科室經過院內靜療小組培訓的小教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對照組:按照無菌操作規程更換敷貼。評估導管功能,采用180度或者0度移除需要更換的透明敷料,用酒精棉球避開穿刺點按照順-逆-順的順序以8cm×9cm的范圍進行消毒,自然待干后再用洗必泰消毒液以穿刺點為中心按照順-逆-順的順序以8cm×9cm的范圍進行消毒液,自然待干,取用3cm×2cm的普通醫用紗布對折置于穿刺點處并用奧奇敷貼粘貼。在透明敷料的標簽紙上標注置管時間、更換敷料的時間、置管長度、外露長度、更換者的姓名,并將標簽貼于敷料邊緣。
觀察組:按照無菌操作規程更換敷貼。評估導管功能,采用180度或者0度移除需要更換的透明敷料,用酒精棉球避開穿刺點按照順-逆-順的順序以8cm×9cm的范圍進行消毒,自然待干后再用洗必泰消毒液以穿刺點為中心按照順-逆-順的順序以8cm×9cm的范圍進行消毒液,自然待干,取用3cm×2cm的德納泰可溶性止血紗布對折置于穿刺點處并用奧奇敷貼粘貼。在透明敷料的標簽紙上標注置管時間、更換敷料的時間、置管長度、外露長度、更換者的姓名,并將標簽貼于敷料邊緣。兩組患兒均在24小時內觀察中心靜脈導管穿刺處的滲血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中心靜脈導管穿刺處滲血在24小時內更換敷貼的效果比較。對照組24小時內有22例患兒需要重新更換敷貼,觀察組僅有8例需要更換敷貼,兩組具有統計學差異(x2=9.685 p≤0.05 )。對照組需要更換敷貼1~6小時有2例、6~12小時5例、12~18小時7例、18~24小時8例,觀察組需要更換敷貼1~6小時有0例、6~12小時1例、12~18小時3例、18~24小時4例。觀察組24小時內更換敷貼的例數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24小時內更換敷貼例數的效果比較,見表1。
3 討論
隨著人們對中心靜脈導管穿刺和護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心靜脈導管的并發癥及不良事件逐漸減少。專門針對中心靜脈導管穿刺點滲血的研究報道相對較少。國內有研究者對108 例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成人研究發現,留置期間穿刺口滲血僅有2 例(1.8%)[2]。部分研究者認為置管術后24h內滲血量0.5~1.0 mL
為置管術后滲血[3],置管72 h 內有少許滲血屬正常現象[4]。中心靜脈導管也是先心患兒術后維持生命體征的重要通道,由于病情危重,需要輸入血管活性藥、靜脈營養、血制品及監測中心靜脈壓,因此中心靜脈導管對先心術后的患兒非常重要。
而我們通常使用的普通醫用紗布止血,只能暫時緩解穿刺口處的滲血。由于先心術后患兒年齡小,易躁動不安。隨著患兒的活動導管頻繁進出穿刺點,可能會導致穿刺口傷口增大,從而導致穿刺處滲血[5]。針對此問題我們進行了研究,本研究采用可溶性止血紗布對中心靜脈導管穿刺處滲血進行壓迫止血,結果顯示這種方法不僅能發揮良好的止血效果,降低了更換敷貼的頻率,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減低了感染的風險。德納泰可溶性止血紗布作用于出滲血創面后可迅速溶解成極具粘合力的膠凍體,有效覆蓋、阻塞損傷的毛細血管,同時通過濃縮血液、激活凝血因子,從而達到有效縮短凝血時間的效果。其PH值呈現中性對組織的損傷非常小,無任何刺激性,極有利于創面的愈合。
總之,可溶性止血紗布在先心患兒中心靜脈導管穿刺處滲血的應用具有顯著的效果,減少了敷貼的更換頻率,并且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感染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程華,鄭伏玲,戴安林.中心靜脈導管在ICU 應用中的并發癥及護理[ J ]實用臨床醫學,2011,12(12):71-72.
[2]吳婉玲,周鳳嬋,馮潔貞,等.改良股靜脈置管法對局部穿刺口感染、滲血及自發脫管發生率的影響[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08,28(9):1719-1720.
[3]彭艷.深靜脈置管穿刺點滲血的護理[J]職業衛生病傷,2005(4):304-305.
[4]高慶.PICC 置管后滲血原因及預防護理的新進展[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1 中旬刊):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