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摘 要】護理風險是指患者在臨床治療時發生的一些無法預測的不安全事件。在神經外科患者病情都較重,并且病情變化較快,經常有突發病情出現,患者的危重病情給患者家屬帶來了焦躁的情緒,護理人員長期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下工作,情緒也有一定的不穩定性,所以在病情發生時,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極易產生矛盾,無形中提高了護理風險的發生率。基于此,本文對神經外科護理風險防范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神經外科疾病;護理風險;防范
1 神經外科護理風險分析
目前,我國主要醫療機構在神經外科疾病的臨床治療中,由于疾病類型極其復雜,治療高度專業化,病情發展迅速,已接近治療的邊緣。在臥床治療和護理工作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危險問題,影響本病的臨床效果。為此,醫務人員必須做好風險分析和預防措施,將風險降到最低。相關資料顯示,隨著人口的擴大,神經外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和相關的突然護理時間也逐漸增多,部分事件甚至升級為嚴重的醫患矯治。各種問題對醫生和病人都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1.1患者方面的風險因素
神經外科疾病一旦病發會存在一系列風險因素,例如腦疝以及顱內壓增高等相關綜合征,如果病情嚴重很可能會直接引發呼吸衰竭,最終導致死亡。同時患者在病發時可能存在腦腫瘤、損傷以及電解質紊亂等問題,繼而使部分神經功能受損,產生意識障礙現象,例如抑郁、狂躁、癡呆以及攻擊性等問題。在這種狀態下,患者根本無法配合護理人員進行日常的護理公共,甚至可能會做出傷害自己甚至身邊人的行為。神經外科疾病患者在接受大型手術治療或者經歷過休克以及創傷之后都可能會產生相應的器官功能障礙問題,嚴重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導致死亡,這也是導致神經外科疾病患者死亡的一大主要原因。如果患者需進行開顱手術,由于這種手術操作的部位比較特殊,與其他開放性手術相比較而言具有更高的難度與敏感性,患者在術后可能會產生的并發癥也相對特殊,例如氣顱、血腫、癲癇、顱內感染、腦積水、顱內壓升高以及腦脊液漏等癥狀,除此之外還可能使患者產生聽力視力障礙,面癱、返嗆等。顱腦損傷或手術累及大腦運動中樞的患者往往容易出現單側或者雙側的肢體癱瘓或伴有皮膚感覺障礙。長期臥床或某種強迫體位,容易使局部的皮膚受壓,出現血液循環障礙,產生皮膚壓瘡、甚至皮膚感染,同時,血流速度緩慢后,可形成血栓。
1.2護理人員方面的風險因素
醫院護理人員對患者提供的服務不但要保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相關身體功能指標的實時監測,提供基礎護理服務,同時還要本著高度的護理責任意識并發揮自身專業技能為患者提供全面性的護理服務。神經外科疾病本身具有病情變化快,突發性時間發生可能性大等特點,部分護理人員由于自身專業素養過低、人文科學與社會知識不足以及缺乏法律意識等,致使護理工作水平達不到患者預后護理要求,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出現風險問題。除此之外,護理差錯也是造成護理風險問題產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1)護理人員沒有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日常護理服務,造成護理疏漏問題的產生,甚至出現護理操作失當等問題,對患者的預后效果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例如忽略對患者實施吸痰操作的無菌處理、沒有把握好患者的吸痰時間而使其超過15s的標準值、打亂吸痰操作的步驟、對甘露醇的用量把握不夠精準或者使藥液滲入進皮下組織、沒有對患者進行實時病情監測,患者發生腦疝以及明顯生命體征變化的情況沒有及時發現、幫助患者進行翻身護理的頻率過低,間隔時間過長,導致患者長時間臥床產生壓瘡問題、沒有及時更換潮濕的床單等,這些都為護理風險問題的產生提供了契機。
(2)護理人員的工作記錄不夠詳細和完整。常常出現主治醫師的病程記錄落后于護理記錄這樣的問題,同時由于醫生與護理人員工作時間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彼此之間缺少足夠的交流時間,造成了醫護工作記錄不同步的問題。此外由于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過程中的工作量較大,常常忽略部分工作的對應記錄,在下班的時候再進行補充記錄,致使護理記錄細節的缺失,還有未能及時修改入院診斷以及護理記錄勾抹、涂改的地方過多,部分記錄無法準確辨認,其他護理人員無法對癥施護,最終引發護理風險問題的產生。
(3)部分護理人員由于工作的懈怠與責任心的缺失而沒有嚴格遵守“三查七對”的護理原則,造成用藥、治療等執行醫囑錯誤,引發互換糾紛問題的產生,甚至需要院方為患者支付經濟賠償。
(4)護理工作的交接班不認真。想要保證護理工作的全面性與連貫性,就一定要確保護理交接班工作的質量,有效防止護理差錯問題的產生。但就當前我國各地區醫療機構的護理交接班工作實際情況來看,普遍存在護理人員遲到早退的問題,無法保證交接班工作的質量,繼而引發護理工作的疏漏等問題,甚至使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
2 神經外科護風險的主要防范措施
2.1注意對患者的精神護理以及患者的預見性告知
由于神經外科患者在任何時候都會出現意識障礙等問題,導致患者的行為意識失控。為了防止此時病人的安全風險,護理人員必須加強對患者心理狀態的觀察,將床鋪文件添加到不寧顱腦損傷患者中,必要時使用約束帶來適當限制患者的活動。此外,對顱腦損傷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家屬應告知使用呼吸機的高危人群,心電監護設備檢查備用電源的完整性,配備吸引器、中央吸氧裝置,熟悉使用方法。熟悉換班、值班人員的備用醫療設備現狀,確保特殊情況的及時到達.
2.2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識別能力
神經外科疾病的主要特點是病情的迅速變化和疾病的急性發作,因此必須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發現任何異常現象,應盡快向治療師報告。由于精神病人容易出現醫療問題,我們必須注意病人識別的應用。為了更好地確定患者的身份,應使用腕帶,由于神經外科患者病情危急,必須同時有效地識別和固定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插管、腦室引流管、胃管等留置管。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相關護理操作的目的,將風險告知患者或家屬,并得到家庭成員和病人的配合,以確保管道的安全。
2.3加強護患溝通,確保服務質量
護理人員提供的所有服務的中心是病人。在護理過程中,病人與家人之間要以合理的方式進行溝通,運用保護性語言,增加語言專業知識,同時提高自身素質。性服務意識,以良好的態度對患者的家庭成員提出了答案,對患者的合理要求給予充分尊重。為了加強對護理管理人員的監督,了解所有病人的病情,熟悉常用的護理項目、儀器和設備,應及時或在上午會議上告知藥品和護理風險。床位護士比例過去為1:0.39,現在為1:0.5,有效地防止了護患糾紛的發生。
3 結語
綜上所述,神經外科護理風險的來源來自于多方面,為了全面保證神經外科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醫院應針對護理風險因素進行進一步分析,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促進治療效果與護理服務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宏.淺析加強神經外科護理風險管理的思路與方法[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03):21-22.
[2]顧興忠.神經外科護理風險分析及防范措施[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05):39-40.
[3]周紅.神經外科護理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21):3364-3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