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娟
【摘 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鼻內鏡術療效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耳鼻喉科收治的120例鼻竇炎鼻息肉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患者各6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采取綜合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較對照組更高,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鼻內鏡術治療過程中應用綜合護理能夠有效提升治療效果,避免患者感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廣泛推廣使用。
【關鍵詞】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術;滿意度
鼻竇炎以及鼻息肉在臨床中都屬于耳鼻喉科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作為顯著的特征就是久治難愈,還經常會出現復發等現象[1]。對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均帶來較大影響。鼻內鏡術是目前臨床治療鼻竇炎患者的新型方式,該術式具有微創特點,治療效果已逐漸受到患者肯定。有研究表明,在治療過程中配合良好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提升治療效果,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2]。本文主要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鼻內鏡術療效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耳鼻喉科收治的120例鼻竇炎鼻息肉患者為研究對象,男68例,女52例,年齡18~68歲,平均(51.25±7.63)歲。隨機選取60例作為觀察組,另60例作為對照組。2組患者性別、年齡、伴發疾病及既往史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包括遵醫囑用藥、運動指導、飲食指導等。觀察組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操作流程如下[3-4]:(1)入院宣教。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向患者介紹科室及醫師等情況,并告知患者疾病發生原因及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方案、手術流程、鼻內鏡術治療的相關注意事項,耐心回答患者對于手術治療的疑問。(2)心理護理。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遍布各個年齡段,對于老年人而言,由于缺乏對疾病及手術的認知,在術前會出現緊張、焦慮等負性護理,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因此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心理護理。向患者介紹內窺鏡手術治療過程中所存在的優勢,告知患者以往的治療案例,緩解患者焦慮以及恐懼等心理情緒,從而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以及戰勝疾病的信心。(3)術中護理。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讓患者保持平臥位,頭高需要保持在15°~30°,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告知主治醫生。(4)術后護理。術后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大部分高血壓患者術后會出現傷口滲血或出血癥狀,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因此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一定要及時給予其降壓藥,叮囑患者遵醫囑服藥。此外,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還需要仔細觀察患者是否有出現眶內及顱內并發癥、鼻出血等癥狀,一旦患者出現并發癥等情況,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告知醫生,并且對其進行緊急處理。為預防患者出現感染,術后還需要給予患者適當的廣譜抗生素靜脈滴注一周,對于局部水腫患者,每天給予10 mg的地塞米松,靜脈滴注3d。
1.3 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治愈:鼻部癥狀消失,內鏡檢查竇口良好,黏膜上皮化;有效:鼻部癥狀明顯減輕,內鏡檢查黏膜部分水腫或形成肉芽組織,存在少量膿性分泌物;無效:癥狀無變化,內鏡檢查竇口狹窄、閉塞,膿性分泌物較多。采用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評估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評估內容包括科室護患關系、護患溝通、健康教育、細節服務滿意度等指標;提供滿意、較滿意、一般、不滿意、不了解5 個選項,分值為5~1;分值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8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5%,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鼻竇炎鼻息肉是臨床中常見的疾病,患者遍布各個年齡段。鼻竇炎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鼻塞時輕時重,還有時會出現兩側鼻子還會出現交替性鼻塞,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還有可能會失去嗅覺、反復發作等問題,病情久治不愈[5]。鼻息肉患者在說話過程中則會存在鼻音,有時還會出現頭悶脹不適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對于鼻竇炎鼻息肉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有研究表明,在治療過程中配合良好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提升治療效果,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此次研究中,術前對患者進行入院宣教,告知患者疾病相關知識及治療方案,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術中、術后密切觀察組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出現異常時及時做出處理。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較對照組更高,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鼻內鏡術治療過程中應用綜合護理能夠有效提升治療效果,避免患者感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廣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陳莉,袁翠云.護理干預對鼻竇炎患者鼻內鏡術療效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8,31(08):155-156.
[2]楊澤衛,張瓊.對行鼻內鏡手術的鼻竇炎及鼻息肉患者實施圍術期系統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03):19-20.
[3]張陳秋.高血壓性鼻出血患者應用護理干預對自我效能和再出血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04):606-608.
[4]王真如.鼻內鏡下鼻竇炎鼻息肉手術的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02):88.
[5]姚麗芳,麥玉芳,姚映笑,林曉麗,楊淑青.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患者療效的影響[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8,35(0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