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云
【摘 要】臨床輸血是手術治療和搶救過程中常用的醫療手段,隨著醫學技術的騰飛,先心手術技術的不斷進步,手術量的不斷提升,臨床輸血的需求不斷增加,輸血的安全隱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保障輸血安全是醫務人員的重要職責和面臨的重大課題。“墨菲定律”與“海恩法則”是安全生產領域的重要法則,它揭示了事故發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結合到科室輸血安全,提示我們,輸血差錯事故是必然會發生的,但又是可以預防的,我們只有深刻的認識到風險,才能更有效的去預防輸血差錯的發生,保障輸血的安全性。
【關鍵詞】輸血安全 墨菲定律 海恩法則
靜脈輸血是將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漿、紅細胞、白細胞或血小板等通過靜脈輸入人體的方法[1]。安全輸血指輸血既能達到預期和應有的治療效果,又能避免由于輸血不當或者血制品本身存在質量問題所導致的不良反應,甚至發生嚴重的并發癥[2]。做好臨床輸血護理安全管理,確保患者和醫護人員安全,避免輸血差錯的發生日顯重要[3-4]。
1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由美國空軍的一名工程師、火箭專家愛德華.墨菲在一次火箭試驗失敗后作出的著名論斷:只要存在發生事故的可能,事故就一定會在某個時候發生。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總會發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損失。人們把這個結論成為“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應用到臨床輸血,給我們一個重要警示:應時刻警惕差錯的發生,尤其是一些不可思議的、低級錯誤的發生。一些極小的失誤,都將可能導致輸血差錯的發生,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關乎患者的生命安危。
2 海恩法則
海恩法則是德國飛機渦輪機的發明者德國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個在航空界關于飛行安全的法則。海恩法則的精髓:一是事故的發生是量的積累的結果;二是再好的技術,再完善的規章制度,在實際操作層面,也無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質和責任心。
海恩法則應用到臨床輸血,在輸血流程中,不少環節存在安全隱患,比如血型標本采集在錯誤的患者身上等,表面看來,這些錯誤是一時的過失造成的,其實,這些隱患95%以上是我們的日常錯誤習慣所造成的,因此,要提高輸血安全,重在防范。
結合以上兩個定律和法則,結合我院輸血規章制度,結合科室實際情況,現總結科室血型標本采集流程以及輸血過程的質量管理監控如下。
3 “墨菲定律”和“海恩法則”對安全輸血的啟示
3.1安全輸血,從血型鑒定標本采集的100%正確無誤開始。基于以上法則的提示,科室改革血型鑒定標本采集流程,嚴格把控每個可能出錯的環節,杜絕血型標本采集錯誤的發生。現將采集流程總結如下:
3.1.1醫囑開立ABO亞型鑒定/輸血申請
3.1.2醫生打印申請單交于護士
3.1.3審核醫囑
3.1.4打印兩個檢驗標簽,分別粘于試管及申請單
3.1.5審核護士與標本采集者,雙人核對,不清醒患者,雙人核對要在患者床邊執行
核對患者、申請單、標簽、試管等信息是否一致
3.1.6攜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對
3.1.7采集過程
(1)雙人核對(患者床旁)
①反問式核對患者身份并使用PDA核對腕帶流程,核對患者身份與申請單需采集的對象是否一致,并在血型鑒定和輸血申請單上雙人簽字②逐項核對患者、申請單、試管及標簽等信息是否一致
核對重點:患者身份、檢驗標簽、檢驗目的是否一致
(2)采集血標本
①落實一次一人一單一針一管②血標本注入試管前再次逐項核對患者、申請單、試管及標簽等內容,確保無誤,標本采集量≥3ml
核對重點:患者身份、檢驗標簽、采集量是否正確
(3)采集完成
再次逐項核對內容,確保無誤,將血標本放置標本的試管架內。放于血標本存放處的試管架內。放于血標本存放處,通知護工立即送檢。
核對重點:患者身份、檢驗標簽、檢驗目的是否一致
3.2臨床輸血過程的質量管理監控
3.2.1血液必須保存在指定的血庫冰箱內,溫度應保持在4攝氏度,保存溫度不當可能導致血細胞破壞或細菌感染。血液自血庫取出后應在30分鐘內輸入,若輸血延遲,必須將血液歸還血庫保存。
3.2.2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和無菌操作技術規程。
3.2.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3.2.4根據醫囑進行輸血,應向患者解釋輸血的過程,要求患者及時報告不良反應。
3.2.5 輸注兩個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時,應間隔輸入少量等滲鹽水,避免產生免疫反應。
3.2.6輸入血液中不可加入其它藥品或高滲性或低滲性溶液,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血。
3.2.7輸血過程中密切觀察輸血反應。尤其是輸血開始15min,護士應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皮膚變化,密切觀察有無先兆輸血反應的癥狀和體征,并及時處理,若出現嚴重的輸血反應,立即停止輸血,輸入生理鹽水,余血及輸血器送血庫,分析原因并通知醫師。
4 結語
輸血在臨床治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重要,出現差錯將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危害[5]。因此有必要加強輸血管理,確保輸血安全。借鑒“墨菲定律”和“海恩法則”的指導,今后在臨床工作中,我們要進一步的規范靜脈輸血操作流程,加強輸血安全教育,加強醫護人員的輸血規范化培訓,加強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嚴格執行查對制度,任何小失誤都不放過。差錯是必然會發生的,差錯又是可以預防的,輸血安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姜安麗. 新編護理學基礎【M】.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448
[2]陳劍萍,徐玉蘭,朱妮.臨床安全輸血中護理程序的應用[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1,24(6):360-361
[3]肖素娟,曾鈺蓮,黃艷等. 臨床輸血護理規范化管理調查分析[J].內科,2014,9(2):233-234
[4]張曉梅,劉瑞榮,穆欣等. 臨床靜脈輸血安全管理現狀[J].護理學雜志,2015,30(16):110-112
[5]曾艷珍. 臨床輸血管理信息系統在輸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實用醫藥,2014,9(30):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