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冬玲
摘 要:隨著近幾年我國的經濟高速發展,我國的環境現狀卻逐漸惡化。在這種趨勢下,對我國青年的生命自然的教學,自然就需要廣大生物教師的精心準備。而隨著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的出現,我國初中生物教師將自己的在實踐中的經驗和核心素養教學理論結合起來,得出了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教學理念。這不僅對于我國國民素質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對我國環境現狀的改善,也有一定的助益。下面,從“構建生物高效課堂”“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三個方面,對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生物綜合教學,進行有效地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背景;初中生物教學;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理念
在實際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會遇到很多的阻力。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我國中、高考的應試教育機制的影響。由于初中學生面臨著中考的壓力,這勢必改變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認知,而對于生物教師來說,也受著這方面的壓力,這樣開展基于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教學理念,便存在一定的難度。而為了學生的未來,為了地球的未來,教師需要克服困難,迎難而上,下面,為廣大初中生物教師拋磚引玉。
一 創新教學模式,構建生物高效課堂
開展基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踐教學,需要教師從構建生物高效課堂做起。建立了生物高效課堂,便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進而規范學生學習生物的習慣。建立生物的高效課堂,需要教師從對自己的教學模式創新開始。只有教師采用了一定的教學模式后,學生才能夠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能夠有效地建立生命和自然的眼界。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采用“五環大課堂”的教學模式,即“五環六度”的課堂運行機制,其中“五環”是,學生在課堂中需要自行完成的“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質疑評價、總結歸納”這五大環節。而“六度”則是針對教師的教學要求,這里不再具體展開論述。在學習“生物圈中的人”這一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這個模式,當然在初次使用的時候,是需要教師對學生多加指導的。
二 使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除了建構生物的高效課堂外,教師還需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采用實驗教學。生物是屬于科學范疇的學科,雖然它并不像化學一樣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但是基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卻需要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故需要教師采用實驗教學。在實驗中,能夠培養學生嚴謹的態度,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具體來說,在學習“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這一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實驗的方式,來教授學生。首先讓學生提出問題,綠葉在光下制造的有機物是不是淀粉?然后,讓學生做出假設,綠葉在光下制造的有機物是淀粉。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實驗設計,即,采用實驗的方式,去驗證綠葉中產生的到底是什么,為了學生的安全問題,教師需要讓學生使用水浴鍋進行隔水加熱。在完成這個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便能夠學習酒精燈的使用方法,還能夠學習使用水浴鍋的方法。教師通過在學習“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課的時候,結合實驗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便能夠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的能力。
三 使用音頻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生物是一門關于生命和自然的科學,這個在前文中已經論述過了?;谶@一點認識,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借助音頻進行教學。當然是用音頻,并不是必須的,需要教師在合適的時間適當的使用。因為基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理念,教師需要培養學生關于全球的眼光,而這種眼光,對于處于中考升學壓力的學生而言,無疑是有一定的難度。面對這種情況,故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中的音頻,讓學生直觀的感受自然,感受生命。
具體來說,在學習“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這是因為,在這一章的學習中,有“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等相關的知識,雖然初中學生能夠借助課本進行學習,其中有圖片、文字等。但是對于新時代學生而言,這樣是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的。故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中的音頻技術,直接利用大屏幕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動物的記錄片,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直觀的認知這些生物同時激發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熱情。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在進一步的利用教材學習,通過文字加深自己的生物知識。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生物綜合教學,需要教師按照生物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看展。具體來說,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生物的高效課堂,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其次,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采用生物實驗教學。最后,教師還要利用音頻輔助教學,完善學生的認知,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熱情。
參考文獻:
[1]新課程下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A] . 季超,孫業伶,周能穎 . 《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 科研成果集 (第二卷) [C] . 2017 .
[2]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生物課堂教學研究 [A] . 丁力強,蔣能兵,王建時,劉能斌.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 (第四卷) [C] .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