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宏雄
摘 要:高層建筑既是城市發展的標志,也是現代科技的象征。但是,在現實情況中,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問題卻屢屢發生,其已經成為世界共同面對的重要難題。對此,對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深入的研究,便具有顯著的價值與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問題;措施
1 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現狀
1.1 消防設施落后,功能落后
有一些單位消防設施的功能已經落后,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太原的北部尖草坪區和西部萬柏林區,一些建造時間較為久遠的小區因為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周邊的人口密集程度不斷加大,小區車輛也不斷增加,但是沒有進行車位的配套升級改造,車輛在小區內外的停放混亂,占用消防通道的情形屢見不鮮,無疑給消防安全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并且,這些建造時間較長的小區,消火栓的布置也不像新城區那樣按照消防新標準進行布置,壓力達不到區域內新建高層建筑物的要求標準等,這些狀況并沒有隨著城市的發展進行相應的升級改造,進一步加大了潛在火災危險應急救援的難度。
1.2 一些消防安全監督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升
有些消防安全部門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并且,由于教育經歷和工作經驗等因素,使得每個消防人員在業務素質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更有甚者,在一些關鍵部門和關鍵崗位的安全監督管理人員業務素質有待提升,消防安全意識需要不斷加強,對于潛在的火災事故等隱患沒有敏銳的職業敏感性。造成這些原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因為平時實戰演習的機會較少,很多消防應急救援的技能和知識只停留在了書本知識當中,對于火災發生中一些情況,不能很好的與理論知識進行結合,理論脫離實際的情形較為多見。再者,很多消防管理人員由于自身教育經歷的局限性,對于很多較為專業的理論知識不能夠很好的掌握,自然會約束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業務技能的進一步提升。
1.3 消防設施設備不完善
在高層建筑物消防安全方面,依據有關防火規范,應當配備相關防火設施設備。然而很多高層建筑物開發商均對利益過度追求,為能夠使建筑成本降低,所選擇部分劣質消防產品影響消防安全。同時,內部消防設施設備長期得不到較好維護維修保養,最終也將影響消防安全。
2 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技術要點
2.1 預防火災發生的技術要點
①對明火進行嚴格管理。在對高層建筑進行施工作業時,往往要用到明火作業,為了能夠有效預防明火導致的火災,我們應該將明火作業列為高危作業范疇,在執行明火作業以前要嚴格辦理作業許可證,作業過程中明確責任人與監護人。在高層建筑的每一層要設置專門的吸煙區,并且要對易燃材料進行嚴格的管理,責成專人負責,并制定配套的安全防護措施。②對電氣產品與燃氣設備進行嚴格把控。據相關部門統計,導致高層建筑發生火災的最主要因素是燃氣設備與電氣產品。為確保高層建筑中燃氣設備與電氣產品的使用安全,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要安裝電氣短路保護器與漏電火災探測報警器,并且確保兩者具有比較高的靈敏度,確保報警器能夠覆蓋到所有角落;其二,對電氣設備進行排線與鋪設燃氣管道時要嚴謹違規操作,避免發生胡亂安裝、胡亂搭接的現象;其三,在高層建筑的供氣管道系統中要安裝緊急關斷閥,當有火情發生時,通過切斷閥門來避免火災發生。③加強監督與巡查。高層建筑要設置專門的消防檢查機構,要定期對整個建筑進行全面的檢查,同時建立防火檔案,在檔案中將責任明確到人,將高層建筑的各個易發生火災的關鍵部位、環節列入檔案,按時填寫檔案并進行存底。
2.2 控制火災擴延的技術要點
當高層建筑發生火災后,為了防止火災繼續擴大蔓延,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技術防控。首先,要對防火區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高層建筑的容量與規模都比較大,一旦發生火災,便極易導致相當大的損失,因此,要結合建筑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面積分區;通常情況下,高層建筑不同的場區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同時其防火等級也有所差別,所以,要結合高層建筑的不同場區功能,將建筑劃分為不同的防火等級區,并利用防火門進行防火隔離;對電梯井、燃氣管井等豎向井道,要利用防火門等將其與建筑的其它部位進行分隔。其次,要對高層建筑的裝修、裝飾材料進行不燃難燃化:對高層建筑內所使用的地毯應使用阻燃型地毯,對高層建筑房間內沙發、床被的包覆針織物應選用阻燃材料;同時,高層建筑內所使用的桌椅、吊燈、墻面、櫥柜等也要使用阻燃材料制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災載荷。最后,要在高層建筑中盡可能采用智能化消防設施。為能將火災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關鍵是要做到提早報警,因此,高層建筑內不但要安裝普通的消防栓,還要安裝智能化的滅火系統與火災報警系統,以及自動防煙排煙系統。在智能化消防設施的設計安裝過程中,要根據高層建筑物的性質與功能要求進行合理布局,結合高層建筑物的火災危險程度與火災載荷確定需要重點防護的區域。
2.3 安全避難技術要點
為做好發生火災后的人員疏散與人員自救工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著手:①合理設計疏散樓梯。當高層建筑內發生火災時,要將疏散樓梯作為疏散人員的主要通道,在設計高層建筑疏散樓梯寬度時要按照三股人流(其中,一股為往上的救援人流,兩股為往下的疏散人流)來進行設計,并且要在疏散樓梯的醒目位置處設置人員疏散標識。②充分利用疏散電梯。在普通建筑中,一般電梯不作為疏散人員的通道,而在高層建筑中,考慮到利用樓梯所疏散的人員數量非常有限,所以要充分利用電梯來疏散人員。為此,需要從技術層面來解決電梯作為疏散通道具有安全隱患的問題。③設置排煙防煙系統。在火災發生后,濃煙會給人員的疏散造成嚴重的干擾,因此,要在高層建筑內的疏散通道處、人員密集區、樓梯間、消防電梯井等區域設置排煙防煙系統,確保空氣的有效流通,并且要在關鍵部位設置簡易的呼吸設備,方便人員的迅速撤離。④做好高層建筑的基礎消防設施安裝工作。為了能夠給高層建筑發生后人員實施自救創造條件,需要切實完善高層建筑的基礎消防設施建設,從細節處入手,如保證消防水箱的儲水量、消防水管的水壓等。
2.4 完善消防預案
對于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應根據建筑工程的施工特點,在施工前對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不遺漏任何一處消防隱患,編制完善的消防預案。在編制消防預案時,應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于施工總平面圖的設計,應全面地考慮到每一個施工區域,包括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明火作業區一級施工信道位置,設計時一定要符合消防安全方面的規范標準。第二,對于臨時用水管道的設計,應根據總施工設計方案進行有效的調整,通過科學的計算,滿足消防安全管理的一切要求。第三,對于施工用電線路的設計,一定要安置自動跳閘裝置,當用電負荷過大時,及時跳閘,減少明火出現的情況,保證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
3 結論
對高層建筑隱藏的消防安全問題的探討和解決是一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重大舉措,需要高層建筑管理部門投入更多的重視,做好防火監督工作,對建筑內部做好監控和監管,預防和避免火災事故。同時高層建筑的建設需要提高對防火和耐火建筑材料的使用,加大對群眾消防安全知識以及消防設備使用知識的普及,降低高層建筑火災發生幾率,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參考文獻:
[1] 李海成.淺談如何做好高層建筑防火監督工作[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8):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