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辰
摘 要: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程建設的數量在不斷的增多,這樣就帶動了工程建設材料的發展與改革,傳統地施工材料在不斷地被新型的施工材料取代,但是與之相對應的施工材料的質量、材料的檢測方式、施工人員的素質、材料監測機構等不能跟上施工材料的更新速度,這樣就導致很多施工材料存在質量問題,引發質量事故。所以,必須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質量的檢測。本文首先分析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的目的,其次探討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問題及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
1 前言
近年來,我國的建筑行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其也帶動了建筑材料檢測技術的發展。借助于良好精準的材料檢測,其能夠為我國建筑業的持續發展做出非常大的貢獻。但是在實際的材料檢測過程中依舊存在有許多問題,因此相關的建材檢測人員就需要對具體檢測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并能夠在此基礎上對現有的建筑材料檢測工作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完善。
2 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的目的
2.1 提升施工技術水平,增強企業收益
試驗和檢測方法對建筑工程中的原料問題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提高施工的技術水平,使其施工技術得到進一步提高,還對建筑企業使用新工藝,新方法等有著有效的推動作用,從而促進建筑企業的快速穩定發展。
2.2 對建材的配合進行優化
在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配合比設計中,可以選擇很多方式進行,這里主要對試驗檢測材料的選擇進行分析。在進行選擇的過程中,要擇優選擇,也就是在選擇的時候選那些經濟性能高的施工材料,主施工材料使用較小的。在進行施工材料試驗檢測的時候,需要保證施工材料能夠滿足建筑工程施工的強度,在對混凝土材料進行配比的時候,需要選擇灰劑量較小的進行配比,在瀝青路面進行施工的時候,對于瀝青路箍施工設計配比可以選擇油量比較少的方式進行。為了有效地保證施工材料的配合比是合理的,就需要通過檢測試驗的方式進行確定,并且要保證施工材料的使用效率最大化[1]。
2.3 對材料性能進行科學評價
對材料的性能進行科學評價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對材料的性能進行科學評價就是指,在工程中利用試驗與檢測的方法,對建材的原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質量和性能進行具有科學性的評估。制定相應的標準,按照規定的辦法來對所有材料進行相應的檢測。這樣一來,其材料質量的情況,性能的優劣以及能夠應用于當前的工況中都會一目了然。
3 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與常見問題
3.1 檢測設備陳舊,違規操作
材料檢測設備直接關系著檢測結果的精準性,為了節省投入,質量檢測機構一再使用已經超過使用年限的檢測設備,這些設備基本呈現老化的狀態,已經不能發揮作用。材料檢測是有固定的檢測程序的,而且檢測之前必須要制定具有可行性和針對性的檢測方案,但是檢測機構并沒有做到這一點,而是在檢測的時候自作主張、主觀臆斷,導致大量的劣質材料出現在施工現場[2]。
3.2 檢驗人員的綜合素質不足
對于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結果形成重要影響的一個因素就是人員,對于工程材料檢測當中需要進行實際操作的人員來說綜合素質的高低與后期獲得結果的準確度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對于工作人員說具備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上崗資格證書才可以進入相關行業,同時材料檢測過程當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綜合能力都需要進行嚴格的規范,但是從目前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很多材料檢測人員都將這項工作認識不到位,所以在實際檢測過程當中沒有更多的注重,同時當前我國對于材料檢測人員各項培養制度并不完善,對于材料檢測技術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制約作用。
3.3 缺乏健全機制
現階段,從我國建筑工程材料試驗的水平來看,仍停留于粗放型階段,部分試驗單位缺乏健全的試驗管理機制,無法全面開展試驗管理工作,無法充分發揮試驗管理作用,無法落實試驗管理流程,不僅存在著埋下安全隱患的可能性,還威脅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不可預估性損失。同時,有統計資料表明,我國每年由于機制不全引發材料試驗事故的發生率呈逐年遞增趨勢[3]。
3.4 忽視取樣流程
建筑工程材料試驗準確性與取樣環節存在著密切聯系,即材料取樣質量越好,材料試驗準確性越高。由此可見,做好建筑工程材料取樣工作,不僅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及質量,還能減少成本投入,降低失敗率,具備顯著價值作用。然而,從現階段我國建筑工程材料試驗的水平來看,一部分施工單位對于取樣流程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實施力度不足,無法保證進場原材料滿足工程建設標準,少部分施工單位一味追求眼前利益,忽視原材料管理環節,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
4 解決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問題的對策
4.1 規范材料試驗品的取樣操作
取樣是進行材料檢測試驗的先前措施,所取樣品是否符合取樣規范,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影響了試驗的結果,因此,檢測機構應當對結合材料市場及材料性質,有針對性的制定出一套科學、完善的取樣制度,規范取樣操作,同時,要求檢測人員熟悉掌握好取樣的隨機條件,確保所取樣品具有代表性,并嚴格要求檢測人員按照該規范制度進行試驗,提高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4.2 增強素質水平
同常,基層試驗人員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對于試驗質量及試驗管理的反應不強。因此,在實際試驗的過程中,試驗單位加大對于人才引進的重視程度,組織一系列在崗培訓,增強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例如:以人數、文化水平、崗位職責為標準,組織崗前培訓,培訓結束后,開展入職考核,考核合格者予以入職資格。同時,針對材料試驗管理人才短缺的問題,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重視材料試驗管理人才的培養,出臺相應的扶持性政策,以填補長期人才缺口。
4.3 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及管理機制
科學的管理機制及規范的規章制度是確保試驗順利進行及提高試驗準確性的“軟件”,因此,檢測機構必須以規范化、流程化及科學化為基本出發點,制定試驗的規章制度及管理機制,讓規范制度及管理機制引導檢測人員操作,使檢測人員的操作形成規范化、流程化,并了然于心。
4.4 科學處理建筑材料檢測數據
由于建筑材料多種多樣,因此檢測出來的數據也比較多,并且一般呈離散型分布,沒有任何的規律可言,因此檢測出來的結果有偏差是十分常見的。這就要求我們可以對檢測出來的數據進行科學的處理。而這種檢測工作既具有分散性,又要具有專業性。首先應該找出偏差出現的原因,對檢測過程進行科學和客觀的評價,要確保檢測過程的可靠性。在確保檢測過程沒有問題后,再科學的處理建筑材料的檢測數據。以便建筑施工中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避免因建筑材料檢測數據而產生的建筑質量問題和安全風險。
5 結語
在建筑材料檢測中,我們應該完善具體的檢測技術,嚴格遵從檢測的程序和檢測的標準進行。在對建筑材料的檢測中,我們只有通過先進的檢測技術,標準的檢測程序,并且根據國家的相關的檢測標準進行檢測,才能夠做到對于建筑材料質量的檢測全面,確保檢測過的材料不會出現任何的質量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王軍.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及常見問題分析[J].江西建材,2015(19):267.
[2] 歐陽彩香.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及其常見問題分析[J].門窗,2015(10):21~22.
[3] 祁民軒.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及常見問題[J].工程技術研究,2016(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