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玲
摘 要:地鐵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以廣義的角度講,用于地方交通作業的鐵路均可以稱為地鐵,其造價往往較高,應引起重視并設法控制?;诖?,本文以地鐵線路的常見敷設方式與其基本特點作為切入點,分別給予論述,再以此為基礎,結合工程實例對三類敷設方式下的工作造價進行模擬分析,了解不同方式下的造價水平,以期借此明晰理論,為后續實際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地鐵線路;敞開敷設;地下敷設;工程造價
1 前言
工程造價就是指工程的建設價格,是指為完成一個工程的建設,預期或實際所需的全部費用總和。20世紀末期未來,我國社會建設的速度明顯加快,各地建設工程層出不窮,地鐵是其中的核心項目之一??傮w來看,地方鐵路建設牽涉到的造價影響因素多,總體支出大,需要就其工程造價做好控制工作,針對地鐵線路的敷設方式及其與工程造價的關系進行分析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 地鐵線路的常見敷設方式與工程造價影響因素
2.1 敞開敷設
目前國內地鐵線路的常見敷設方式包括三種,即敞開敷設、地下敷設和高架敷設,這三種方式各自的適用范圍不同,施工技術上也存在一定差異。敞開敷設主要是線位由地下線過渡為地面線或高架線時(或相反時)的一種過渡形式,一般包括“ U”型槽段和填土路基段,在上海、江蘇等地的地鐵線設計中市場采用敞開敷設形式。應用敞開敷設的情況下,要求做好防滲作業,同時對換氣環境、通風環境進行評估,確保空氣流動率和質量較好,此外,還要求進行噪音控制。敞開敷設施工難度小,埋深容易控制,還可節省環控設備及照明,平均造價在3.8~4.9萬元/米(雙線)左右[1]。
2.2 地下敷設
地下敷設是目前我國最常見的地鐵線路敷設形式,一般在交通繁忙路段和市區內繁華地段采用,通過明挖法和盾構法共同施工(局部單獨應用)的方式進行建設,如果為左右線形式,一般為雙線平行,在施工時強調安全性,隧道凈距和隧道覆土厚度要求大于等于1倍盾徑D(通常在5.8米以上)。如果地下環境較為狹窄,也可以采用上下結構,但考慮到作業壓力需要,一般不在長距離上應用上下結構進行地鐵線路敷設。結合目前國內沈陽、大連等地的建設工程經驗以及支出情況,可發現地下敷設的造價一般最低,平均造價在1.1~1.3萬元/米(雙線)左右。
2.3 高架敷設
高架敷設通常在空間較為開闊的地點應用,如城郊地區,該方式在我國江蘇省南京市(地鐵1、2號線)、無錫市(地鐵1號線)較為多見。線路位置一般沿道路的一側或路中布置,如果地鐵建設的空間距離較高或者下方存在通行需求,還應根據通行需要進行高度設計。該敷設方式的噪音大,因此夜間通行的時間較短,在市區運行時,投資和回報存在一定差異。高架敷設的情況下,預制箱梁、連續梁施工工藝較為多見,其造價上介于地下敷設和敞開敷設之間,平均在2.8~3.2萬元/米(雙線)左右。如果地方部分建設面臨較為復雜的環境,造價會出現顯著增加,最高可能超過7.5~8.5萬元/米(雙線)[2]。
3 模擬分析
3.1 地鐵線路的工程造價影響因素
對上述三類地鐵線路的敷設方式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各有特點,施工技術和方式也不盡相同,對其工程造價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可以將各主要因素分為三個方面,即工程量、技術難度、施工工藝。此外,當存在排水、支護等工作時,工程造價還會在三個要素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三類地鐵線路的敷設方式的工程量并不相同,其差別體現在地下部分和高價部分,如地下敷設必須進行大范圍的土方開挖,進行盾構法也需要進行工程廢料處理,工程量和造價必然提升。技術和施工工藝方面,采用明挖法技術更成熟、隧道施工和盾構法也存在較為豐富的經驗,其他方式建設的經驗則略顯不足,很可能導致技術難度增加、造價變大。對我國上海、江蘇、浙江、遼寧等地的地鐵建設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可以發現不同線路的造價雖然有所差別,但一般不是單一應用的,比如南京地鐵1號線,大約四分之三采用地下敷設,另有大約四分之一采用高架敷設,這是進行敷設方式選取以及造價控制的核心思路之一。
3.2 模擬參數與觀察指標
選取湖北某地地鐵線路建設作為分析對象,線路分為多個標段,本次分析選取WHC—1號標段作為分析對象,該段建設總里程為11.8km,工期34個月,該標段主要工程包括挖土方948654m3,挖石方1487549m3,借土填方1834698m3,超挖回填碎石土90425m3等,物料需求包括混凝土65604m3、鋼筋10670t、鋼筋網片2316t、墩身452個、預制梁958片。在此基礎上,技術人員應用BIM技術進行反復模擬,分別考慮敞開敷設、地下敷設和高架敷設的工程造價,另采用混合敷設(在不同地點采用不同敷設方法)作為標準進行對比,生成數據進行分析。
3.3 模擬結果與分析
結果上看,在采用敞開敷設的情況下,工程造價共計2.91億元;采用地下敷設的情況下,工程造價共計4.52億元;采用高架敷設的情況下,工程造價共計3.81億元;采用混合敷設的情況下,工程造價共計2.01億元。從結果上看,地鐵線路的不同敷設方式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十分突出,其中地下敷設由于牽涉到穿越河流而增加了成本支出,造價最高。而敞開敷設、高架敷設則涉及到周邊建筑,無法單一采用。結合實際需要應用混合敷設法,工程造價最低,可作為后續地鐵工程建設的首選。
4 總結
通過分析地鐵線路的敷設方式及其與工程造價的關系,獲取了相關理論內容。地鐵的敷設方式目前主要包括敞開敷設、地下敷設、高架敷設三種,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則包括工程量、技術難度、施工工藝三個主要方面,此外,一些動態因素也會影響工程造價。在模擬分析中,選取固定參數的情況下,三類方法各自存在優勢,在實際工作中應結合具體情況選取,將工程造價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參考文獻:
[1] 徐鵬宇. 基于BIM的總體設計階段地鐵暗挖車站工程造價實時計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
[2] 余嘯.地鐵建設過程中造價控制高效法——因子分析法科學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7(1):163~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