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 要:最近幾年,建筑工程已經是推進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所以,保障建筑工程企業的穩定發展對推進中國經濟的長期穩健發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有著一定價值,由此可看出對建筑工程造價中的現存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對于保證建筑工程企業的穩步發展,提升建筑企業的競爭力有著非常可觀的效果。
關鍵詞:建設工程;工程造價;優化對策
1 前言
在社會經濟迅速繁榮和科學技術研究不斷轉化為生產力的的大環境下,建筑行業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是支承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產業,當前業內對建設和管理工程的需求也愈發科學化和細致化,特別是對建設工程造價的管控,也成為了建設工程管理的重要步驟。當前,我國的建筑企業在建設工程造價上有著不少的普遍性問題,所以需要通過更加有效的工程造價控制方法,提升建設工程的經濟性,讓企業獲取更多效益,推動建筑行業的穩定長期發展。
2 工程造價理論和現狀
2.1 工程造價的基本概念
工程造價的含義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層是建設工程的造價,是實施一工程項目需要消耗(預計消耗或實際支出)的費用總計,中國目前的工程造價的組成可以分成設備和工程用具購買、建筑安裝、其他、預備、工程貸款利息、建筑相關稅等幾種[1];第二層是建筑安裝的造價,是建設工程的造價里的建筑安裝費用,在與承發包相關的工程中,其等同于建安工程價格,中國目前的建筑安裝工程造價包括直接/間接費用、利潤以及稅金。
2.2 全過程造價理論
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CECA首先提出全過程造價管理。它強調建設工程參與者從工程的起始工作開始就其所有步驟的工程造價做出全面科學的計價與控制,從而提升投資的社會、經濟效益[2]。(1)工程造價控制貫穿于整個工程的,也就是從建設項目從可行性論證初期的工程造價的預估入手,到工程實際發生支出的計量,以及經濟后評價為終的全部工程建設時間內的工程造價控制;(2)控制工程造價是即時的,所有工程從決斷到完工開始使用,均有一個很長的建設過程,在預估的工時內,很多干涉工程造價的動因都會出現變化,這種變化讓造價在建設中變得不固定,直到完工最后結算時才能最后得出工程實際發生的造價。
2.3 工程造價的發展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中國在參考了前蘇聯的經驗,才著手構建起適合當時經濟發展的工程預算機制,不過當時絕大多數工程費用都是國家做硬性規定的,所以這種概算方式對節約成本非常有效。到上世紀末,中國經濟體制出現巨大改變,從計劃經濟轉成市場經濟,導致原本的概算形式無法達成經濟發展需求,故而工程造價方法逐漸改變,不過改革仍不徹底,也有諸多問題。導致工程早就出現了“概算比估算多,預算比概算多,決算比預算多”的怪相[3]。使得工程建設發展大受影響。建設工程項目支出資金巨大,而工程是否能盈利,能否獲得預期當中的盈利,就需要管理工程造價者對工程的全過程中預算和審計決算能否把控好。
3 建設工程中常見的工程造價問題
3.1 投資決策階段
在建筑工程的建議書步驟時,一般是需要建設單位直接向業主提出投資預估,因為建筑書中相關內容較為簡明,所以易于產生漏項這一情況,進而影響到工程造價的具體項目和數額;在探討其可行性的步驟中,是建設單位或是業主托付的設計單位來實施投資預估用與可行性報告的制作,但因為不少建設單位對工程造價管理和投資預估沒有充分的認識,對施工的具體工藝與流程的認知欠缺,加之設計單位在做投資預估時未能做出細致的實際考證,只是靠著以前就已有的模式來做出大略計算,這些原因都會導致投資預估沒有準確性,使得到建筑工程造價變得不準確。
3.2 設計階段
在設計階段,建筑工程造價的普遍性問題主要包括下列方面:(1)工程造價的編制者對工程情況、施工現場情況和建筑市場現狀等沒有充足的認知,或了解的信息不是最新的,致使工程設計造價結果參考價值不高[4];(2)在工程設計時,關注點偏重于產品的用途、可靠性和先進性等,而未能合理考量產品經濟性,導致設計超過成本過多;另外,有些業主為加快工程進度,隨意簡化建設必要步驟,還有設計與施工并行的狀況,導致設計頻繁改變、質量不佳,更會使得工程造價失去控制。
3.3 施工階段
不少施工單位并未訂立一套完備的施工組織機制與管理方案,對工程造價沒有一個合理、嚴謹、細致的目標,致使在工程施工的中對各種資源無法達成最優配置,導致資源出現嚴重的浪費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加高了工程造價[5]。此外,為使己方獲得更多利益,少數施工單位在施工時還會憑經驗偷換設計方法,私自改變施工方式,起到提升工程量的效果,致使工程造價陡增。
3.4 竣工階段
這一階段是對工程造價把控的最重要階段,不過施工單位在制作結算書時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是肆意提供工程的總體造價,通過謊報工程量、提升收費要求、高套定額等方式抬升造價[6]。究其原因是未能健完善竣工結算規制,讓心存不軌的利益相關方找到交付階段可利用的漏洞,導致工程結算沒有可行的參考和憑據,造成工程造價的嚴重失控情況出現。
4 建設工程工程造價問題優化對策
4.1 投資決策階段問題優化對策
(1)建筑單位應當做好前期的預備,盡可能搜集各種有關本地同類建筑施工的資料和訊息,例如設備運轉狀況、設備工作數據等;(2)要全面了解建筑工程的市場需要和未來發展方向,確定工程項目的建筑標定和實際規模,對工程進行可行性分析,并做出報告;(3)設計單位應按照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對其做出全面周到的效益分析,找出施工中的各種影響因素,在編寫工程項目的投資預估書時要保障其精確性和真實性。
4.2 設計階段問題優化對策
工程項目設計是否得當關乎后期的施工,和造價密切相關。所以若要在設計部分對工程造價進行有效的把控,就應做好下面幾條:(1)建設單位以設計招標的形式對參加競爭的各種方案加以比較,并考量各種機會的技術性、經濟性和可行性,選擇最和會工程要求、且造價較低的方案;(2)設計實施完成后,建設單位應全面考量工程項目的投資效益,優化設計方案;(3)推行標準化設計,在落實我國有關政策的前提下,合理的對設備、人力、資源進行配置,能夠起到減少設計周期,縮減工程造價的效果。
4.3 施工階段問題優化對策
(1)應對現場簽證和設計計劃的改變做出嚴格把控,對于必須改變的設計,應按照改變的標準程序實施,并注意對改變后的工程進行造價控制;(2)要對所使用的材料和設備進行縝密的把關,合理限制其數量和質量;第(3)設備和材料進入施工地點后要進行專門保管,防止引損壞或變質造成損失,并對其進行科學配置,控制和減少工程的造價;(4)施工者要具備安全和質量意識,降低施工質量問題,防止出現建筑事故,也能有效減少造價。
5 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工程的造價對工程的質量和承包企業的發展都極其關鍵,所以要對建筑工程中的各種普遍性問題提出可行解決方案,進而提升中國建筑行業的發展速度,推動中國國民經濟的不斷向前推進。本文基于工程造價的全過程造價理論,對建筑工程常見造價問題進行提出和解決,希望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孔基華.市政道路工程的造價管理初探[J].江西建材,2016(14):252+256.
[2] 季秋媛.全過程造價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價控制對策[J].福建質量管理,2016(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