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冉

【摘? 要】目的:探析剖宮產護理中實施舒適護理服務的價值。方法:本次70例研究對象均為2017年3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剖宮產產婦,以產婦入院時間為依據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各35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研究組則接受舒適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在護理滿意度方面,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高,差異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結論:剖宮產護理期間,采取舒適護理有助于減輕產婦疼痛,讓產婦順利分娩,促進護理滿意度的提高,值得臨床領域進一步采納和推廣。
【關鍵詞】舒適護理服務;剖宮產護理;常規護理
現階段,受思想觀念及生育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剖宮產人數逐漸增加。盡管剖宮產可以促進分娩順利程度的提高,但是其存在一定的創傷性,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對患者身體健康及心理造成了一定影響[1]。基于此,有效的護理干預對策顯得尤為重要。本次研究主要針對本院接收的剖宮產產婦行舒適護理效果進行探析,以下是詳細內容。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將本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接收的剖宮產產婦70例納入至本次研究中,根據產婦入院時間完成平均分組,每組35例,對照組中,產婦年齡21歲-39歲,均值(28.41±5.26)歲;研究組中,產婦年齡22歲-78歲,均值(28.39±5.21)歲,組間基礎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護理方案:對患者血壓、心率、體溫及血氧飽和度密切觀察,若產生異常狀況,馬上向主治醫生匯報并協助處理。術后在患者腹部放置壓沙袋,防止子宮收縮乏力等并發癥的發生。與此同時,進行適當的按摩,目的是使宮腔內血液及早排出。
1.2.2 研究組
舒適護理:①術前護理:首先,將各項術前準備工作做好。在產婦入院后,護理人員需要將吸引器、搶救藥物等準備齊全,加強對每種物品的準確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的檢查,以便產婦順利完成剖宮產手術;其次,強化心理護理,對產婦心理特點進行仔細分析,就存在焦慮、恐懼心理的產婦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以便將產婦內心疑慮問題解決,并為產婦介紹成功的案例,增強其自信心。②術中護理:首先,手術當天對手術室溫度及濕度合理調控,以便產婦進入手術室后處于舒適狀態,操作期間,盡量確保動作輕柔,防止外界刺激。若產婦分娩期間產生口干舌燥現象,則可以采用棉簽蘸水方式減輕其不適感。其次,術中疼痛護理,一般情況下,麻醉藥效失效后,產婦伴有疼痛現象,在此期間,護理人員需加強對產婦疼痛的重視程度,在產婦疼痛劇烈時,指導產婦深呼吸,并對其皮膚緩慢輔助,以便產婦得到心理安慰[2]。③術后護理:手術完成后,采用干凈紗布將皮膚上的消毒液及血液擦拭干凈,與此同時,幫助產婦將衣物穿好,并用被單蓋住。移動產婦期間,加強對靜脈輸液及切口的保護,確保平穩運送產婦,產婦分娩之后,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后,幫助產婦加快乳汁分泌,并讓產婦與新生兒及早接觸,指導產婦哺乳姿勢及方法。術后,產婦可能因為子宮收縮引發下腹疼痛,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為其講解產生不適的因素,密切關注產婦各項生命體征,包括血壓、脈搏等。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本次研究中的計數資料(%)進行處理,檢驗值為x2,若P<0.05則代表差異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果
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下表:
3 討論
近些年來,在我國醫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臨床護理工作逐步向舒適、人性化方向發展,而這一發展反向不僅需要護理人員具備較高的技術操作能力,同時也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3]。舒適護理是近些年來演變的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其將患者視為護理服務中心,符合穩定產婦心理、確保其生命安全、保持體位舒適等需求,并深受廣大產婦及家屬的青睞。本次研究從多個方面予以患者舒適護理,讓患者感受到醫護人員的關心與幫助,以此減輕產婦疼痛,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經本次研究結果知,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更高,差異呈統計學意義(P<0.05)。
總而言之,將舒適護理應用于剖宮產產婦護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同時也讓產婦更加滿意護理人員工作,在臨床中值得不斷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賈晶. 舒適護理在剖宮產術后產婦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24):165-166.
[2]張智梅. 舒適護理在行剖宮產術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婦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河南醫學研究, 2016, 25(11):2110-2111.
[3]安溶溶. 舒適護理在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中的應用價值[J]. 醫療裝備, 2016, 29(14):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