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坦坦
摘 要:在我國道路與橋梁連接處施工發展過程中,施工單位要積極轉變施工理念,引入先進的技術優勢并進行廣泛應用,不斷改進和優化道路與橋梁連接處施工技術,牢牢把握好我國道路與橋梁連接處施工技術的發展趨勢,以此來促進道路與橋梁連接處施工的質量和水平,在提高道路橋梁工程質量的基礎之上,從根本上促進我國建筑事業的蓬勃發展。本文對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設計
1 引言
道路與橋梁連接部位作為工程施工管理要點,不僅對施工技術和工藝有著較高的要求,同時受外部因素的影響也更為明顯,出現質量病害的可能性更大。為提高工程施工綜合質量,延長工程服務壽命,必須要基于以往經驗,針對常見質量病害進行分析,采取可靠措施進行施工優化,從根本上來消除質量隱患存在的可能。
2 道路橋梁連接處的特征
對于道路和橋梁這兩個工程來說,他們的結構和使用材料基本是不同的,二者的剛度相差很多,很難進行連接施工。在道路橋梁的連接處會有較大的多發應力,加上運行交通帶來的外部荷載和自然環境的風吹日曬,都會發生沉降,由于結構、剛度不同,沉降的高度必然會有差異。這就形成了道路和橋梁的錯臺現象產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3 解析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設計中的問題
3.1 橋頭引道設計不科學
在進行道路與橋梁工程作業中,我們的設計者并沒有對橋頭引道予給應該的重視,這項工作的真正意義不被設計者所了解,我們目前的很多道路工程的橋頭引道設計都不是太合理就是此原因所導致。有的設計者將搭板開始安裝到道路與橋梁相連接的部位,雖然這樣做可以使路橋間的剛度有一定程度的減小、也增加了道路過渡段的強度,但在其設計方案中,對搭板并沒有準確的計算,更沒有做路基沉降生產的預防工作準備,這樣的后果就是:安全性得不到保證,若搭板突然斷裂,那橋頭斷裂后所產生的安全事故會很嚴重。
3.2 軟土地基處理方式不合理
我們道路橋梁建設工程中,很大比重的軟土地基的處理方式都不科學不合理。第一個原因是由于在設計前相關的勘察工作不到位。沒有準確的認識到實際施工場地的軟土地基的性質及分布區域,而使得發生了處理不當,甚至更嚴重的遺漏。第二個原因就是在施工的過程中所處理的形式不夠科學。要結合施工地的實際情況和幾種可能會影響的原因進行綜合考量,進而選擇最科學最適合的處理方式。但是在實際工程進行時,有的施工企業干脆把其他地方的軟土地基處理形式照搬過來,這就使橋梁與道路的連接處產生一系列問題,如沉降與位移等。
3.3 邊坡防護措施不科學不合理
研究很多工程發現,在道路和橋梁連接處發生路堤沉降比較嚴重的重要因素是:錐坡與邊坡被水毀非常嚴重。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保護路橋構造的完整,對邊坡與堆坡要使用有效的防護方法對其進行防護。如果在道路和橋梁連接處設計時,邊坡和錐坡的防護設計不到位的話,就容易使路基產生水土流失的情況,這樣會削弱路基強度。若如此一直到工程完工,經過長期的使用后,很容易產生沉降的問題,嚴重會導致橋頭基礎變形,出現更大的問題。
4 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
4.1 合理規劃橋橋涵構造物
道路設計規劃標準與橋梁規劃標準之間存在差異性,橋梁連接處沉降量最大值小于0.1m,普通道路沉降量高達0.3m?;谄涑两盗坎坏韧@一實況,加大運行車輛顛簸現象的出現率。在規劃橋涵構造物時,將等臺背填方路基土質實況、填料產地、土方回填厚度進行整體分析,在此基礎上確定橋涵方位、跨度與直徑以及橋臺背部防護等工程規劃的科學性,嚴禁出現河面寬、跨徑窄的橋涵構造。同時也要做好臺后柔軟地基處理工序,具體是對臺后填筑前地基施以加固措施,始終把橋端顛簸度管控在理想區間內。而對柔軟地基處理的方法是多樣化的,常見的有動碎石樁法、排水固結法、均換土法等,施工人員務必要分析工程施工標準,整合軟土基土質實況,科學的選擇處理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優化軟土地基性能,強化其承載力,達到管控沉降施工質量問題的目標。
4.2 注重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施工操作
為了提升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水平,施工人員要對相關的政策和規定進行了解,并按照相關的技術規范進行操作,對于路面邊緣部分進行切割之后,要不斷地壓實。與此同時,還要將周圍的塵土清理干凈,以此避免了混凝土接縫出現脫落的問題。此外,施工人員需要將混合好的熱料涂抹到冷道路與橋梁連接處,使道路與橋梁連接處進行軟化,之后在將道路與橋梁連接處周圍的熱料處理掉,再將粘層混凝土涂抹于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該操作有助于壓實工作的有效進行。
4.3 控制壓實施工標準和要求
在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施工過程中,施工方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壓實施工計劃,在施工中,施工人員要按照施工計劃進行操作,合理的規劃能夠很大程度上節約物料,還實現了施工成本的有效降低。需要注意的是,要堅持及時開工,工期制定要合理,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提高施工效率。此外,施工方要嚴把質量關,控制好各種精確地測量數據,對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碾壓次數進行把控,加強規范化施工,壓實施工要有一定的壓實度,增加路橋工程的整體穩定性,確保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結構的質量和水平。此外,在具體施工中,要將切縫處鑿成坑坑洼洼的橫向縫,使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變得牢固,不容易開裂;還可以利用工具將接縫上的臟污清理干凈,并進行及時的按壓,以此來確保路面的平整和穩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道路與橋梁連接處施工的質量和水平。
4.4 在道路與橋梁連接處進行壓實處理
為了實現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牢固性的提升,施工方需要處理好道路與橋梁連接處,不要處理的太過整齊,在切割后切記不能用水清洗,防止道路與橋梁連接處兩側分開。因此,在具體施工中,要將切縫處鑿成坑坑洼洼的橫向縫,使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變得牢固,不容易開裂;還可以利用工具將接縫上的臟污清理干凈,并進行及時的按壓,以此來確保路面的平整和穩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道路與橋梁連接處施工的質量和水平。
4.5 嚴格控制變形
變形問題在道路與橋梁連接處屬于常見問題之一,直接影響行車的安全性。因此,設計道路與橋梁連接處時,要結合相關的法律規范以及施工準則,重點控制路橋可能會出現的變形現象,并將其保持在合理區間內。由于公路與橋梁的內部結構存在差異,對剛度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在道路施工中,填土路基結構在整體上偏柔,而橋梁施工則更加注重剛性。因此,在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設計過程中,要重視過渡位置的平緩度,以此來減少二者連接處的沉降幅度。
4.6 搭板設置
一般來說,在公路橋梁過渡段一旦出現不均勻沉降問題,就可能會導致極為嚴重的交通事故。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出現,要善用搭板設置。這種設計方式有著成本低、易使用等優勢,在道路設計中被廣泛使用。在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設計過程中,只有進行合理設計,才能確保搭板設置功能更好的發揮。
5 結束語
我國近年來道路橋梁工程建設日漸增多,人們對于道路橋梁工程建設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道路橋梁連接處存在的問題也較為普遍,因此我們也必須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來加以預防和控制,這樣也才能夠更好的為人們提供安全穩定的交通環境。
參考文獻:
[1] 崔俊霞.道路橋梁工程軟土地基施工技術探討[J].交通世界,2017(14):40~41.
[2] 馬國俊,張繼新.公路與橋梁連接處的施工技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7(24):255~256.
[3] 牛學明.加強道路與橋梁施工技術保障施工質量[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