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振能
摘 要:近年來,伴隨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以及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城市中的風景園林工程建設數量有了明顯增加。風景園林的建設在提高城市生態環境、提升人們生活質量和推動社會進步方面均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而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自然景觀往往是最基本和最具活力的元素。因此,在園林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保持生態平衡和凸顯自然景觀特征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風景園林設計中自然景觀特征的展現,以供參考。
關鍵詞:風景園林;自然景觀;特征展現
1 風景園林設計中凸顯自然景觀特征的重要性
隨著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優美的自然環境更加向往,風景園林規劃的作用在當前社會發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我們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要有著深刻的認知,風景園林不只是一處景觀,而是承載生命的載體,要充分尊重生態環境和自然生命的演化規律,給予動植物生命自由生長、生活的權利。園林景觀能讓人們充分的放松心情,具有重要的調節身心的作用。園林設計需要在尊重其生命演化的過程中,給予有力的現代化技術規劃,增強景觀園林的自然力量,保持景觀園林長久的生命力,為現代城市中注入自然的清風。考慮到地域自然景觀形成的具體情況,在后續設計階段要對各類內容進行評價,傳統設計形式存在很多問題,如果不提前進行設計和指導,則造成不良影響。從歷史遺留的相關因素入手,考慮到具體情況,要做好節能環保設計工作,傳統園林設計中采用的就地取材的思維模式,根據管理科學化和具體化要求,在整個利用階段需要充分利用地域環境,展示人文思維形式。根據人為思維設計要求可知,在融合設計階段,要從當前視角入手,注重綠色環保和自然景觀的融合,只有做好協調統一工作,才能提升穩定性。
2 風景園林設計如何展示自然景觀特征
2.1 賦予風景園林動態生命力
花開花落、葉枯葉榮、潮去潮來、月圓月缺,自然的表征無處不在。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自然生態環境與城市人群的心靈卻漸行漸遠。因此,在風景園林的設計過程中,顯露自然的本真并發揮其演替過程的能動性就顯得尤為重要。設計師需要充分認識到,風景園林本身不僅是生命的重要載體,更是生命的支持系統,而自然演替的動態機制則賦予了風景園林以發展、生長、衰退的動態生命力。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需要制定具備高度開放性的生態設計策略,允許風景園林發揮自然演替過程的能動性、自組織性、自生長性。同時,應當盡可能利用自然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兼顧生態系統的動態性,尊重自然過程的自組織能力和能動性,維護自然環境本身具有的緩沖和調節功能,進而將自然景觀和自然過程重新引入城市生活,并對其演化趨勢進行有益地科學引導。還可考慮將科學技術與風景園林設計融為一體,利用風能、水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將自然力量轉化為風景園林的源動力,這不僅能夠彰顯出整個園林的自然景觀特征,賦予整個風景園林設計動態的生命力,更能讓久居城市的人群在邁入園林之中時能夠感受到自然風的存在、四季的實時變幻與自然演替的物競天擇,充分領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2 尊重地域文化特征
藝術來源于生活,同時也高于生活,風景園林的設計決定了地方性和鄉土性,根據生態交替特征可知,在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需要從現狀入手,立足于當前管理現狀,在尊重地域文化以及生態特征的前提下,相關設計人員需要做好自然特征分析工作,以整體構架作為前提,了解歷史文化形勢的特征,此外做好歷史沉淀工作。根據歷史文化感覺的要求,在設計階段需要設計師了解設計原理,首先因地制宜進行設計,在設計前選擇當地材料和本地資源,達到節約成本的優勢。構建風景園林生態系統的過程中,設計人員要對水資源、生物群落、土壤以及氣候等因素進行分析,保證整個風景園林設計符合要求。兼顧到園林設計內容以及功能要求,要最大限度保證景觀設計和現狀相符合,完成相互協調的設計。通過風景園林合理化設計后,結合地理條件和社會人文條件進行調查和分析,能滿足后續設計要求。考慮到地域性以及風貌要求可知,做好自然演替工作,結合勞動力情況進行測定,能維護場地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
2.3 實現循環利用
清潔能源的高效應用是個復雜的過程,在應用過程中要提前對資源類型掌握,考慮到再生資源的具體應用情況,在后續分析階段,需要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入手,按照循環要求進行。風景園林設計和預設階段,對各類活動有一定的的要求,為了體現出自然性設計,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做好自然資源建設工作。自然資源不斷衰竭,在風景園林自然性評估階段,要了解景觀特征以及自然保護之間的關系,尋找最佳契合點。滿足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設計師要從生態經濟學的視角入手,了解資源枯竭和環境破壞等問題,盡量高效應用現有資源,實現自然景觀的合理化應用。通過太陽能、水能和風能等設計指標要求,在整體能耗選擇階段,做好生產處理工作。循環利用比較關鍵,要對工業廢材料和生產材料進行循環利用,展示出風景園林的自然特征。
2.4 文化和自然融合
風景園林設計的目標是打造科學有效的場所,為了滿足個體的生活需求,在景觀設計中,要迎合不同區域的風俗習慣。在現有管理基礎上,結合自然以及科學設計等模式進行優化。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結合地域特點進行處理,結合自然景觀以及風景特征進行優化分析,保證自然景觀利用后,成為風景園林中別具一格的欣賞點。例如蘇州園林設計中融合了地域元素和人文因素,將園林藝術提升到園林文化的層次,古代設計師沒有了解可持續發展思想,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充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借助自然化思維彰顯出中華文化的前衛性。此外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將其和現代化設計結合在一起,以可持續發展的形式展示出來,是風景園林設計的重點和關鍵。
2.5 保護自然資源
土壤體系、動植物等構成了風景園林的整個格局,由于生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在后續設計中要做好規劃設計和生態學評估工作。在保護自然資源的基礎上,得出合理的設計方案,根據預警方案和應用要求可知,場地中不可再生資源需要給予保護,在整個前提下,實現對水、土地和生物資源的再利用。設計中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營養,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則,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合理進行設計。原有自然資源和格局作為基礎,在后續設計中要保護資源,充分利用自然元素構建景觀空間。以場地中的原有自然資源和格局為基礎,進行景觀的改造,充分將景觀設計與場地原有自然景觀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生態造景,再現場地中原有的自然景觀特征。
3 結束語
風景園林設計是個復雜的過程,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根據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在后續設計過程中需要做好景觀評估工作。風景園林利用土體、水體和植物等要素打造技術工藝,在后續設計中需要提升生態環境的具體指標,此外在后續設計中,風景園林的預設要秉承自然和生態設計理念,避免出現過度影響,通過對自然要素合理設計和利用后,能彰顯出自然風貌。
參考文獻:
[1] 朱建寧.展現地域自然景觀特征的風景園林文化[J].中國園林,2011(12):1~4.
[2] 張運玉.展現地域自然景觀特征的風景園林文化探析[J].門窗,2014(1):176.
[3] 袁嘉,杜春蘭.新自然主義草本植物景觀在城市雨水花園中的應用與設計[J].風景園林,2017(5).
[4] 杭燁.新自然主義生態種植設計理念下的草本植物景觀的發展與應用[J].風景園林,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