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秋菊 楊菲
【摘 要】目的:探究骨科大手術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臨床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納的140例骨科手術患者,行心理護理、體位護理、飲食護理、戒煙護理、出院指導和其他護理措施,觀察結果。結果:140例骨科手術患者術后有6例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經對癥干預后均康復出院。隨訪12個月,全體患者均恢復良好,無截肢、肢體功能障礙或死亡病例。結論:下肢深靜脈血栓是骨科手術后常見并發癥,影響極其惡劣,術后務必要加強預防力度,通過心理護理、飲食指導、藥物預防等措施,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病率,盡可能將該疾病對患者造成的損害減少到最小,以促進骨科手術患者的良好康復。
【關鍵詞】骨科大手術;深靜脈血栓形成;預防;護理
深靜脈血栓指的是深靜脈中血液的非正常凝結,導致靜脈管腔循環障礙,血流動力學異常,其發生可引發系列癥狀,甚至導致重要臟器栓塞,危險系數高,死亡風險大。本文以我院收納患者展開臨床實踐,分析總結骨科大手術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體會,詳情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納的140例骨科手術患者,其中男90例,女50例;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50.32±5.63)歲。全體患者均于入院后,由專科醫師根據患者個人病情與個體差異,擇期手術,術前給予連續硬膜外麻醉或氣管插管全麻。術后12個月隨訪,6例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其中2例合并高血壓,2例合并糖尿病,2例肥胖。下肢靜脈血栓發生時間為術后7~12d,患病部位為左下肢的患者有4例,右下肢2例。臨床癥狀主要包括患側下肢腫脹,皮膚低熱,疼痛明顯,不同程度活動受限。
1.2 護理方法
1.2.1心理護理:患者情緒狀態在圍手術期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對患者術后康復情況具有深遠影響。不良心理的形成,會導致機體發生系列改變,進而導致病情加重,非常不利于治療、康復工作的順利進展。基于此,臨床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給予對應的心理輔導,幫助患者排解心理壓力,通過加強健康宣教等方式,減輕患者疾病不確定感,促使患者重振信心,以良好的身心狀態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
1.2.2體位護理:鼓勵并協助患者定時翻身,尤其是肥胖患者,務必要加強壓瘡的預防。翻身頻率以1次/1~2h最佳,翻身時注意避免患側受壓,并引導患者進行深呼吸訓練,教會患者正確的咳嗽、打噴嚏的方法,避免對機體造成較大波動。針對已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患者,則應叮囑患者保持絕對的臥床休息,適度調高患肢,并進行對應的干預治療。
1.2.3飲食護理: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叮囑患者飲食宜清淡,控制鹽、脂肪的攝入,以改善血管壁通透性,緩解下肢水腫,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時,應多鼓勵患者食用新鮮蔬果,補充維生素,考慮到患者行動不便,因此醫護人員應提醒患者盡可能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導致消化不良或便秘。針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則日常還需控制糖類的攝入,密切監測患者血糖水平,叮囑患者多飲水,確保飲水量>2500ml。
1.2.4戒煙護理:針對有吸煙史的患者,護理人員應普及吸煙對身體健康和血液粘稠度的不良影響,鼓勵患者自覺戒煙。
1.2.5出院指導:出院前應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包括出院后日常生活中的相關注意事項,提醒患者禁止長時間坐臥,間隔4h務必要起身活動,并自行按摩下肢,以促進血液循環。日常應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氣味的食物,培養良好的習慣,察覺異常后務必要回醫院復診。
1.2.6其他護理措施:①術后回病房應將患者雙下肢抬高30°,麻醉清醒前定時對下肢進行按摩,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環。②麻醉作用消失后,應注意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有無異常,確保患者病情穩定后應督促患者進行下肢早期主動、被動屈伸運動。③患者臥床時間越長,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風險就越高,護理人員應叮囑患者盡早下床活動,逐步增強肢體關節及下肢肌肉的鍛煉。
2 結果
本組140例骨科手術患者術后有6例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經對癥干預后均康復出院。隨訪12個月,全體患者均恢復良好,無截肢、肢體功能障礙或死亡病例。
3 討論
下肢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靜脈內不正常的凝結造成靜脈回流障礙,目前較為公認的致病原因包括三個方面:①靜脈血流滯緩,導致血小板沉積黏附在血管內膜上,同時血流緩慢可以激活凝血酶和凝血因子,當凝血酶或凝血因子達到凝血濃度上限時,導致血栓形成;②休克、脫水、手術、心血管疾病等導致的血液高凝狀態;③創傷性操作等導致的靜脈壁損傷。骨科大手術以老年患者居多,且多伴有高血壓、高血糖、心血管系統疾病,導致患者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加之受傷導致身體活動減弱、手術傷導致血液回流受阻等原因,增加了下肢DVT發生率,因此做好骨科患者下肢DVT的預防極其重要。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骨科手術后常見并發癥,影響極其惡劣,是臨床重點防控對象。研究人員發現,導致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的主要原因有三個,分別為靜脈血管壁損傷、血液粘稠度高、血流緩慢。因骨科手術患者普遍年齡較高,且合并癥多,再加上骨科疾病導致患者機體免疫力下降,下肢活動量減少,因此血液循環較緩慢。基于此,術后務必要加強預防力度,通過心理護理、飲食指導、藥物預防等措施,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病率,盡可能將該疾病對患者造成的損害減少到最小,以促進骨科手術患者的良好康復。
參考文獻
[1]翟潔婷.骨科大手術后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2(33).
[2]孫彥冰.高血壓患者行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體會[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24).
[3]陳利媚,黃秋苑,吳紅華.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2(05).
[4]呂梅葉.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護理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14).
[5]岳偉.骨科大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和護理觀察[J].雙足與保健,2017(24).
[6]王戌萍,王英.骨科大手術后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