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 朱明
摘 要:當前城市水資源不足、水體污染、生態惡化和城市內澇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在國家大力提倡建設海綿城市的背景下,在城市公園綠地的設計中需探索出合理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與方法。
關鍵詞:城市公園綠地;海綿城市;應用設計;分析
1 引言
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所以雖然我國的淡水資源占有率能夠排在世界前列,但是人均淡水擁有量卻非常少。而近年來很多地方也會產生干旱缺水現象,為了緩解這種現象,我國開始大力開始進行海綿城市建設,以此來達到節約水資源,保護環境,緩解干旱的問題。
2 海綿城市理論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有效降低城市市政排水管道的壓力,同時在需要時可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建設遵循生態優先等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城市公園作為城市中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用地,規劃設計應響應國家關于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的政策,節約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在城市綠地建設中應用雨水收集系統,降低市政排水管道的雨水排放壓力,并實現水的循環利用,是建設海綿城市的重要措施。
3 海綿城市理論的公園綠地設計理念
公園綠地是海綿城市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備很大的城市雨水資源的吸收和釋放能力。但是,從我國目前公園綠地的實際情況來看,依靠現有公園綠地開展海綿城市建設還存在很大的困難,公園綠地也無法完成對整個城市雨水的管理能力,只能作為現有城市排水系統的輔助。另外在公園綠地的設計上,還要根據城市的氣候環境和水資源環境進行設計。例如部分水資源缺乏的城市,重點開發公園綠地對于水資源的存蓄和凈化作用。而對于雨水資源豐富的城市,要重點開發公園綠地的雨水滲透和調蓄功能。
4 海綿城市理論的公園綠地設計要點
從公園綠地的設計要點來看,我們主要分為綜合性公園、專類公園、帶狀公園、街旁綠地這四個類型。其中綜合性公園指供城市居民休憩、游覽、文化娛樂的綜合性功能為主的公園。這類公園在設計時要考慮到綜合性公園大部分占地較大,與自然地形和水體相結合等特點,是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節點。能夠完整的實現雨水徑流的產生,傳輸,滯留整個過程,對于雨水的調蓄能力較強。而專類公園則是指具有特定的園林內容或形式的主題公園,如兒童樂園、動植物園、歷史名園等。這些公園在形式上都有自身獨特的要求,在設計時要考慮到其特殊功能性進行設計。而帶狀公園是指沿城市交通干道、河流、舊城墻基等建設的狹長形一體化綠地。這類綠地一般寬度較小,但是長度較長。在設計時主要強調對周邊道路與自身雨水的收集、下滲、凈化、滯留。街旁綠地主要是指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對獨立成片的綠地,如沿街的小型綠地,廣場綠地等,這類綠地可是設計對道路雨水的過慮和滲透。
5 城市園林綠地海綿城市的應用設計
5.1 雨水采集系統
5.1.1 系統布局
城市園林綠地海綿城市應用設計中,雨水采集系統主要采用的是綠地的下凹結構、公園水系景觀以及生態滯留體系來構建一套健全的雨水循環系統。在城市公園綠地中,雨水一般通過自流地形,利用生態滯留體系,經過層層設施的過濾、凈化和滲透,最后將雨水排入城市公園綠地的水系中。而對于未能進行自排的雨水部分,就通過排水組織進行排放,即可以通過雨水明溝、硬質場地、水立管、水井建筑雨水收集屋面、凈化池以及旱溪排入等滯留設施來傳輸雨水,最后傳輸到園林的水系景觀中去。而這一水系必須連通城市的外部河道,從而形成一個流動循環系統。
5.1.2 下凹綠地
它主要指的是在建設綠地時,綠地的高程要比路面的高程低,這樣就能使雨水向綠地匯入的一種收集雨水的方法。一般綠地要比廣場或者周圍的路面有50~100mm的下凹,且設計綠地的坡度最好要大于或者等于2%,這樣有助于匯集與雨水。
5.1.3 生態滯留
生態滯留設施的建設主要通過在公園綠地內有計劃的布置低洼區域種植耐水濕植物,形成兼具景觀和生態功能的雨水旱溪、雨水凈化滲池及草溝等,消納自身及周邊地區的徑流雨水以及建筑屋面雨水,使雨水暫時滯留慢慢滲入土壤,為雨水回補地下水提供滲透路徑。生態滯留設施可處理水質,消減洪峰與調蓄雨水,兼有儲存、凈化與回用雨水的功能;也是一種很好的景觀,適合動植物棲息生長。剩余或過量雨水可通過溢流管排入公園綠地水系。
6 城市公園綠地生態滯留設施設計
6.1 生態滯留溝
城市公園綠地海綿城市綠地應用設計中,滯留溝的設計有很多形式可供選擇,例如植草溝、景觀旱溪等。在設計景觀旱溪時,主要使用的方式是利用耐濕植物,并與鵝卵石以及晶石等進行結合,構成可供觀賞的溪流景觀,然后再與綠地水系有效連通。景觀旱溪不僅能夠具有收集雨水的功能,同時還能將自然的雨水補充到園林綠地水系中區,最大程度的降低人工補水,從而達到不論是在枯水季,還是豐水季,都能展現出獨特的美感。植草溝與景觀旱溪所具備的功能相似,主要是設計在園林的道路兩旁,將地表溝渠經過自然改造然后設計在道路一側,然后將耐濕植物種植在溝渠周圍,這樣就能對雨水實現有效的采集、過濾和滲透。
6.2 雨水凈化池
雨水凈化池可作為公園綠地內集中匯集、過濾、凈化雨水的生態滯留池,與景觀旱溪、道路植草溝等生態滯留溝相連通。生態滯留溝對綠地建筑場地、道路、停車場、活動廣場等場地中雨水初步過濾滲透和蓄積后,可集中匯集至生態滯留池,經過層層過濾,使雨水逐步凈化達到城市景觀用水的水質標準。經過層層凈化后的雨水可通過溢流孔排入綠地的景觀水體中。雨水凈化池的設計種植大量水生植物,局部通過設置木棧道,可讓游客進入參觀,成為公園內科普教育的景觀。
6.3 公園景觀水系
在城市園林綠地中,雨水匯集的最終景觀空間就是景觀水系。在布局景觀水系的過程中,必須連通城市外部的河道,這樣才能形成一套連續的完整的循環水系,從而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生態凈化水體系統。同時在景觀水系的岸邊,可以通過種植一些水生植物,并利用它們的生物功能來對水體進行初步的凈化。另外利用園林綠地中的人工湖以及環形的河道,過濾、凈化、沉淀以及綜合調節景觀水體,并連通城市的外部河道,實現景觀水體的流動和循環,這樣就能促使匯集的雨水能夠達到園林綠地水體的標準,從而起到排澇蓄洪的作用。
6.4 透水路面和透水鋪裝場地
透水路面是由透水瀝青或透水混凝土組成,其有更多的空隙使雨水滲透至地底下。透水廣場鋪裝材料間通常采用聯結模式,鋪設在夯實的沙床上,透水鋪裝的縫隙中填入了沙或碎石,具有孔隙通透性。這些孔隙使雨水能夠滲入到地下土壤,對減少雨水徑流起到很大的作用。透水鋪裝有各種尺寸、形狀和質感,能替代傳統的瀝青、混凝土磚或石材鋪設在公園道路或廣場上。
7 結束語
公園綠地中海綿城市的建設是一項能夠節省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事業。這份事業對于我國的發展來說,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所以,只有通過完善建設制度,提高員工素質,加強監測力度等方法才能使得海綿城市真正為人們所用,成為一項益民的好事。與此同時,還能盡最大的可能,提升我國人均的淡水擁有量,推動海綿城市的發展,促進經濟的繁榮。
參考文獻:
[1] 崔紅虎.海綿城市公園綠地設計研究[J].山西建筑,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