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偉偉
摘 要:近幾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交通亦變得越來越重要,交通運輸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支柱行業,而公路運輸在整個交通運輸體系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越突出,這就迫切要求我們必須建造一流的公路來滿足社會的需要,而一流的公路如何形成,就要靠在施工過程中,抓好施工這項工作,它貫穿公路工程施工的各個階段,是施工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市政道路;施工技術;質量管理
1 前言
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的管理以及養護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針對我國目前市政道路施工技術而言,缺少必要的施工管理體系。唯有同時完善施工技術管理以及養護工作,才能使我國的市政道路施工技術發展的更好。同時隨著科學以及產品的不斷發展,使得市政道路施工的規模逐漸增大。
2 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特點
2.1 交叉作業多
是一項復雜的施工項目,市政道路工程范圍廣而且具有地形變化多的特點,通常包含多種工程項目,并同時交叉進行施工,多工種互相配合,在施工組織和技術管理上有較高要求,工程質量的控制也更加難控制。
2.2 干擾因素眾多
市政道路工程項目規模有大小,工期有長短,有單一的項目也有復雜的項目,不同的項目中人員、材料、機械也是有差別的,這其中也夾雜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施工場地上人員、材料、設備零部件和施工機具等同時存在一個項目中。由于存在眾多不確定因素,隨時出現就形成了干擾施工的因素,變數大于定數。
2.3 場地流動性大
地質條件復雜、場地流動性大是市政道路工程的主要特點。施工人員和機械隨著工程的進度和工序的變化而變化,作業地點和機具設備是不斷移動的。市政道路的地下、地面及空中,由于管線、路面、過街地下通道或過街人行天橋的立體分布,各種城市公用設施、交通設施與道路建設同步建設,又加大了工程的復雜性。
3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
3.1 加強路基工程施工技術管理
加強路基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是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的基礎和前提,對于提升工程施工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這就需要施工人員從多方面人手:首先,將路表層的厚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做好排水和截水措施,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清理路表層腐殖土的厚度,一般而言路表層的厚度至少為0.3m,截水溝設置在開挖路基旁邊,并保證排水溝坡度的合理性。其次,提高路基的密實度,根據土壤類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壓實機具,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填土路基必須分層壓實。
3.2 加強路面工程施工技術管理
加強路面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是繼路基施工技術管理后的又一重要管理環節,下面從柔性路面和剛性路面兩方面來闡述如何加強對路面工程施工技術的管理。一方面,在柔性路面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中,首先需要合理控制瀝青的質量,保證路面瀝青的各項指標與國家相關質量標準和設計要求嚴格一致,盡可能避免不合格材料的應用;其次需要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對于壓實過程中產生的裂縫,可以在終碾前經過復碾予以消除或者將熱瀝青灌于其中;最后需要提高路面材料的均勻性和強度,保證路面的強度,合理控制縱橫向部位兩邊的厚度,對于其中壓實不到位的部分,要及時予以維修,從而有效提高路面質量。
3.3 加強道路排水系統技術管理
道路本身就是我國的意象重要基礎設施,對于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其建設過程中必須注重每個細節,尤其對于道路排水這樣的民生工程必須更加重視,作為道路建設的重中之重。道路排水系統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雨季未到之前也許大多數人不能感受到棑水系統的功能,但是一到雨季它就能發揮巨大的作用,排水系統存在問題的城市經常出現被淹的問題,嚴重影響城市的正常運轉。
4 常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問題
4.1 路基沉陷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有的路基需要填方處理后壓實。但填方路基的壓實不足或不均勻就會造成下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沿線的橋涵工程往往也是質量問題的多發地帶,像橋涵通道這類構造物與路基銜接處容易出現下沉。只要是由于所用材料不當或碾壓不實,造成路基逐步下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地基處理時非常關鍵的,有的軟土地基如果處治不妥也會造成路基沉降;填方土壤含水量過大,碾壓的壓實度無法保證,容易出現彈簧土現象,也容易造成路基沉降。
4.2 雨水井、檢查井與路面的接縫處出現塌陷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中輔助設施多,所以,大多數雨水井都設在行車道上,還有不少排水干管及檢查井也設在行車道上,因此,當其井背寬度較小時,回填夯實就十分困難,壓實度檢查也難以進行。施工中經常發生的疏忽或監控不嚴,必然使工程出現質量問題,導致常見的雨水井及檢查井與路面接縫處出現塌落缺陷,造成行車中出現跳車現象。
5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的措施
5.1 熟悉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組織設計是對施工活動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戰略部署和戰術安排的雙重作用,它體現了實現基本建設計劃和設計的要求,提供了各階段的施工準備工作內容,協同施工過程中各施工單位,各施工工種,各項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施工組織設計是實現工程質量指導工程施工的綱領性文件,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項目的質量管理水平。
5.2 把施工管理重點放在第一線,特別是抓好各項工序的管理
要求技術人員現場盯崗。在施工中,要求技術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強化現場管理。關鍵工序開工前,技術負責人必須到達現場開展指導工作,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開工前進行技術交底,詳細講述施工工藝、施工方案、技術標準及規范要求,使所有參加施工人員熟悉施工工藝流程和注意事項。明確分工,做到責任到人,增強每位施工人員的責任心在施工過程中,應文明施工,聽從技術負責人的指導,確保工程質量得以實現。
5.3 強化工程質量過程控制
所有原材料進場前必須進行取樣檢測,并且具有質量合格證,相關管理人員要對進場的原材料,半成品等進行檢測,不合格的產品不準進場。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管理,完工后負責工序自檢,更好落實工程質量建設情況,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安排專人負責管理,提高施工質量的水平,確保施工現場有序進行作業,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和獎懲措施,這樣可以提高各級人員的積極性,對施工的工程質量的實現起到很好的控制。
6 結語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施工技術管理工作在道路施工整體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道路后期的維護工作是對市政道路施工技術管理中缺陷的彌補,因而市政道路前期技術管理工作要盡量做到有效,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從而保障道路施工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慶愛.淺談當前干線市政道路養護現狀及其對策[J].科學之友,2011.
[2] 顏興全.市政道路施工技術管理分析[J].交通科技與經濟,2012.
[3] 張亮亮.市政道路施工技術管理的重要性探討[J].建筑與文化,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