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現代公路的建設力度也逐漸加大,尤其是在構建公路網的大背景下,公路的建設與養護的意義就更加重要。公路的建設本身就是一項耗時耗力的工作,有著施工時間長、施工范圍廣等特點,并且既需要保證質量又需要按時完成。另一方面,對已經完工的公路進行養護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僅能夠保障公路的順暢,而且還能提升公路建設的有效性。但是,在實際施工中公路養護施工技術存在著諸多問題,使得公路養護施工工作開展的并不太順利,效果不佳?;诖耍疚倪x取了公路養護施工技術創新這一論題,首先對公路養護施工的主要過程進行簡單介紹,接著從包括翻漿處養護技術創新、微表處技術創新等具體層面對公路養護施工技術進行歸類。
關鍵詞:公路;養護;施工;技術;創新
1 公路養護施工的主要過程
針對實際工作中開展公路養護施工的具體流程,將公路養護施工的主要過程歸納為施工前準備階段的養護工作、施工期間的養護工作以及公路投入使用過程中的養護工作三個階段,分別論述如下。
1.1 施工前準備階段的養護工作
在公路正式開始施工之前準備工作階段的養護對整個養護施工工作而言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當前工期快、時間短的公路施工大環境下更是如此。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選取養護材料、準備養護材料、組織施工過程等。在這其中,養護材料質量的高低、好壞對于養護工作施工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此外,養護材料的供應也與養護工作有著直接聯系,養護材料的供應包括材料供應的進度、材料供應的周期;再者,明確施工組織活動主要是指對設計方案進行完善、對安全措施進行全面制定、對監督制度進行有效落實等。
1.2 施工期間的養護工作
在施工期間這一階段,開展公路養護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于放樣階段開展的養護公路施工,施工方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準開展路基等部分的放樣工作,另外還應當加大放樣過程中的管理與監督工作,為之后的工作開展奠定基礎。其二,在定線恢復這一施工環節要多加注意,主要是因為在這一階段開展工作所涉及的因素比較多,例如檢驗和復制、對橫斷面進行補測的技術性比較高的項目,簡單來說在這一階段開展的工作主要是為了讓將不科學的部分進行修正與完善。其三,路基放樣階段,路基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公路的使用年限,因此此項工作非常重要。路基的放養包含路樁修筑、半挖路堤等工作,需要根據實際需要和圖紙,對進行施工的路段開展標注及檢測工作,從而確保施工的準確度。其四,開展路基施工工作,此階段的工作對施工的要求更高,需要強化監督管理工作,從而確保路基施工的質量。
1.3 使用過程中的養護工作
對于已經開始使用的公路而言,即便施工材料質量和技術都取得了保障,仍然需要進行日常維護,并且日常的維護工作是確保公路能夠繼續正常使用、安全使用的必要手段。在開展養護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公路病害開始發生的時以及病害發生比較嚴重的時候,尤其需要在這兩個時候對公路進行養護工作。另外,在公路病害開始的時候需要加強防護并及時修復,避免日趨嚴重;在公路病害比較嚴重的時候應當做好公路保護工作,避免公路安全事故的發生。
2 公路養護施工的技術創新
與傳統的公路養護施工技術相比,創新的養護施工技術主要包括翻漿處治養護技術創新、霧封層公路養護技術創新、微表處技術方案創新等,本文具體論述如下。
2.1 翻漿處治養技術創新
翻漿是因為公路土基強度急劇降低,在行車的作用下,公路表面出現不均勻的起伏、彈簧、破裂冒漿的情況,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下水排除不好、水位發生較大變化,一般發生在春融時期。對這一現象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有土壤類型、溫度、水、行車載荷、人為、路面等,在這中間土質、溫度、水三個方面綜合產生影響。
針對這一情況,公路養護工作應當對翻漿處治模式開展全面的研究,爭取做到“三個早”,即早安排、早發現、早處治,一切從實際出發,針對每個具體的技術環節切實提升翻漿處治能力。另外,還應當做到“三個集中”,具體指集中人員、集中經費、集中機械。從而能夠實現公路養護技術創新,在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抓落實、抓質量、抓效益。在施工的過程當中,如果運用了新的材料,要對該材料嚴格把關,確保審核到位,在實際施工時還要從材料是否適應環境、是否環保等多方面進行考慮,切實提升材料的使用效率和水平。最后,針對翻漿處治還應當緊密結合修復技術,積極穩妥的開展翻漿工作,落實處治和修補工作,提升養護施工的效率。
2.2 霧封層公路養護技術創新
霧封層是我國高速公路預防性養護最為有效的辦法,也是造假最為便宜的公路養護施工方法,早在2004年就已經開始在全國推廣并使用。
一般在瀝青路面投入使用一定年限之后,路面就是開始出現疲勞龜裂、損失細骨料等現象,繼續發展將會加速路面的損壞,如果處理養護不及時的話還會最終出現網裂、坑洞等路面破壞現象。針對這些問題,采用霧封層公路養護技術就能很有效的解決,并且價格十分低廉。霧封層公路養護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將攪拌好的霧封層材料通過設備均勻的鋪到瀝青路面上,從而將路面的微小縫隙、表面空隙填封起來,進而起到防水等效果。另外這種方法還能夠較好的對路面的色澤進行改善和恢復,使得原有路面損失的瀝青得以補償,提升并且保持瀝青路面骨料之間的黏合力。
在使用該方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第一,工作設備運行良好。包括噴嘴、噴嘴棒等,噴嘴應當能夠按照預先設定的用量,將乳化瀝青均勻撒布出來,而噴嘴棒應當調整到合適的高度,保持水平的狀態,壓力泵則應適當調節壓力,著力確保乳化瀝青均勻撒布。第二,關注水溫,也就是說添加進去的水溫度不應當過低,需要維持在25℃到50℃之間,將溫度納入技術范圍內,進一步提升公路養護的水平和技術。
2.3 微表處技術方案創新
微表處可以理解為在稀漿封層的基礎之上發展產生的養護技術,是一種預防性的養護技術,使用的原理為采用固定級別配比的石屑、砂、水泥、石灰等填料與聚合物改姓乳化瀝青、水等,以固定的比例配比,攪拌之后形成一種混合材料,為流動狀。之后將其鋪在整個路面,從而起到增加防水面,避免水分下滲、增加磨耗層,提高防滑性;增加路面平整程度,提高美觀度等養護功能。另外,如果公路已經投入使用并且出現了車轍,通過該技術還能夠將其進行修補,起到養護作用。
開展該項技術,需要借助一些設備和原材料,例如專用的攤鋪設備、碎石等,需要一次完成該項修復工作,并且依據路面的實際受損程度來確定。這是一項創新型的公路養護施工技術,與傳統的技術性比其使用的瀝青能夠更快的晾干,使得使用路段更快的恢復交通施工進度也更快,另外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即防水效果更好。
3 結語
總而言之,無論是采用何種方式開展公路養護施工工作其最終目的都是降低公路損壞程度,避免其進一步損壞,為人民群眾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為施工企業節約更多成本,更好更快的完成養護工作的目標。因此,在日常實際工作中應當注意觀察,時刻總結,爭取為公路養護施工工作帶來更多創新的技術。
參考文獻:
[1] 章博,楊善斌.論路橋工程建設中路基路面施工技術要點[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23):11~13.
[2] 張春玲.探討路橋工程建設中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9):29~30.
[3] 王偉,付蔚.淺談路橋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的有效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6(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