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為了促使各個企業的快速發展,推出了營改增政策,這一改革稅制舉措不僅能減輕企業負稅壓力,還能使不同產業得到均衡發展,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和質量,使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所提升。但是營改增實行時間還不是很長,各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營改增對財務管理的影響的探究。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影響
1實施營改增的現實意義
在實施營改增政策后,借助減稅政策的有效落實,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能夠得到更好的控制,而且市場競爭環境也更加公平,對企業發展壓力和創新壓力的緩解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積極影響。同時,在企業落實營改增政策后,能有效降低企業稅負,對企業發展過程中面對的重復征稅、不能退稅等問題進行有效的消解,實現每層交易都能夠征稅和抵扣的目標,為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可見,在當前社會背景下,企業實施營改增政策,能促進企業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環境高度凈化,對我國市場經濟的持續穩定運行也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可以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帶動國家經濟發展,所以在新時期應該高度重視營改增政策的落實,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2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2.1營改增對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影響
隨著營改增的落實,也就要求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要有所提高。由于在營改增稅制改革以后,企業的納稅制度及會計的核算等方面會有所變化,因此,建立完善的會計核算制度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營改增稅制改革。在建立健全的核算制度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針對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及相關的業務能力進行培訓與加強,為企業在應對營改增稅制改革的時候,可以有專業的能力來適應改革,也可以幫助企業制定科學全面的發展戰略。此外,營改增后,企業的財務管理中的發票管理也發生了變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在企業經營發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其在經過稅制改革以后,企業在加大了納稅申報工作量的同時,還對其提出了更加嚴謹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其發展。如果沒有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來管理發票,就會使企業的財務管理出現風險。
2.2營改增對企業稅收管理的影響
在“營改增”背景下,針對一般納稅人身份的企業來說,其在運營環節中,產生的服務業務也可以實現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同時也讓服務業務能夠實現抵扣的進項稅額范疇以及規模得到了擴充。例如,在日常運營運輸環節中,相關的成本能夠實現進項稅額抵扣,抵扣占比由“營改增”之前的7%上調至11%。從整體角度來說,在“營改增”背景作用下,可以有效緩解企業稅負。然而,也有部分企業在“營改增”政策落實的環節中,因為稅務體系和企業成本框架、運營戰略等方面有著一定關聯,進而在短期內加劇了企業的稅負。
2.3營改增對企業財務分析的影響
營改增稅制改革也會對資產的負債表產生影響,由于企業的固定資產在累計折舊等時候逐漸變少,從企業長久發展來看,會使企業可流動的資金和負債的比例大幅度增加,進一步提高資產總額與負債的總額。另外,稅制改革以后還會給利潤造成一定的改變,有效地降低了納稅金額以及成本,久而久之還會降低納稅成本,增加企業的經濟收益,更好地規范了企業的發展,也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4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的落實必將會給財務核算方面帶來一定改變。不管是營業稅,還是增值稅,在核算科目以及處理方式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為受到價內稅以及價外稅因素的影響,在財務核算方面將會存在較大差異。目前,在我國現行的增值稅體系下,增值稅稅率包括17%、13%、11%、6%、3%的征收率。“營改增”給混合運營企業財務核算方面提出了嚴格的標準。由于“營改增”背景下,需要混合運營企業合理劃分核算運營業務實質,而無法劃分核算各個業務的企業,需要根據最高稅率來實現稅務繳納。
3企業財務管理中應對營改增的對策分析
3.1提高會計人員應對營改增的業務能力
在實施營改增后要想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穩步推進,就應該在全面分析企業財務新變化的情況下,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保證財務管理人員能夠適應新時期營改增變化需求,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進而有效增強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性,降低企業涉稅風險,保證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穩定運行。
3.2合理化地進行稅收統籌
在實施營改增后,雖然說企業增值稅分給了消費者,但企業間的競爭趨勢更激烈,為了使企業在這一競爭環境中取得勝利,相關人員就要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就要不斷對稅收統籌進行完善。第一,對于不同的納稅對象,其特點也是存在差異的,要針對這一情況分別計算不同納稅對象的應納稅額;第二,在進行相應的工作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納稅對象不同,增值稅應納稅額不同的原則來申請納稅對象,在這一環節中要盡可能選擇那些增值稅不多的企業作為申請對象,這樣就可以降低企業稅收壓力;第三,要時刻掌握稅收變化與每年稅收差異,做好稅收統籌基礎工作。
3.3不斷創新管理
對于營改增所帶來的變化,企業只有盡快適應,才能使自身占據有利的市場地位。因此,企業要針對營改增變化,加強財務管理的創新。企業要順利實現不動產、金融服務、生活服務和部分無形資產進項稅額的抵扣,減少企業支出的費用,提高自身經濟效益。從長遠角度和整體角度來看,營改增減稅效應會對供應商選擇、企業戰略決策和企業業務模式等方面產生影響,對于這一問題,企業相關人員要不斷設計出更好的業務模式和價值鏈,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創新帶來更廣闊的空間。
3.4做好財務風險防范工作
針對大多數企業來說,不但要注重“營改增”政策給其帶來的優勢,同時高度重視可能帶來的財務風險。為了避免違規體系核算引發的財務風險,就要做好內部培訓工作,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根據新稅務體系標準落實財務核算工作。構建規范并具備可操作性的財務管理體系,優化財務管理流程,對財務管理執行情況進行監管,防止不必要風險的出現。
4結語
總之,營改增制度的實施是為了確保企業能夠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因此,企業必須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進行財務管理、稅收管理,并能正確地進行財務分析,制定出相應的對策,確保企業能夠持續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廖明江,羅曦,高啟華.“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J].新經濟,2016,(2).
[2]呂連菊,邱茹蕓.淺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5,(16).
(作者單位:寧夏天能電力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趙鍇之 (1976-11), 男,寧夏吳忠人,寧夏大學會計專業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