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民
摘要:就市政道橋工程而言,需要較好的處理好混凝土工程中的各個環節,從而依據技術管理控制計劃將各個問題在施工中得以妥善的處理,進而保證項目的質量能夠達標。控制市政道橋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一個系統并具有較強復雜性的過程,要求格外重視項目團隊的建設,需要重視提升施工管理工作者的素質,從而進一步推進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
關鍵詞:混凝土技術;市政道橋;施工應用
1混凝土施工技術概述
在當前的道路施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已經成為主要的施工技術之一。混凝土施工技術,指的是選擇混凝土為主要材料,并且混合鋼筋等強化結構,從而構建出穩定性、韌性、強度等都更加完善的結構的一種施工技術。這種施工技術具有較高的施工效率,且對于工程的整體質量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并且工程的操作時間以及硬度、強度等一系列質量指標都可在一定范圍自行調節,因此已經在長時間的實踐中成為了我國各類工程,尤其是水利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技術。
在當前我國的道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已經成為主要的施工技術之一。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的混凝土施工技術也在不斷地實踐中改進缺點不足、積累經驗教訓,其中發現,混凝土配料的質量和配比都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效果及道路工程的質量起著直接的決定性作用。因此,對混凝土技術的研究對于我國整個城市交通網絡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混凝土技術在道路橋梁施工技術
2.1現澆筑混凝土道橋防水段路基面施工技術
因為積水問題將會嚴重的影響到道橋的使用壽命和行人的人身安全,所以,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須加強防水排水工作的開展,那么道橋之所以產生防水功能下降,主要原因就是路基面浮漿出現細紋裂縫,細紋裂縫的產生一般是由內部結構、施工技術或者施工材料等因素的導致的。一般來說,控制處理過程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運用鑿毛機對新老水泥粘合力進行鑿毛處理。除此之外,還會使用鋼毛刷來進行拉毛處理,以此來對整體結構穩定性進行提升。
2.2現澆筑混凝土道橋過渡段的施工技術
當今,我國社會建設的發展迎來了高潮期,許多的施工單位都在面臨著繁重的建筑工程任務。有的企業在經濟效益思想的意識下,不能有效的重視施工質量,只是片面的對效率和效益進行追求,必然會導致道橋工程整體質量降低。特別是對于過渡施工,不完善的臺背排水措施是最突出的表現,一般是因為回填厚度與規范要求嚴重偏離。由此可見,臺背填料質量和數量對現澆筑混凝土施工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為了確保工程質量,還應當指派專人對相關工作開展進行檢查監督。
3混凝土技術在市政道橋施工中的應用
3.1市政道橋施工中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1)根據工程要求,采用礦渣酸鹽水泥材料。
(2)粗骨料采用0.005m~0.04m連續級配石子,含泥量不超過1%,從細骨料中選用中粗砂原料,含泥量不超過3%,以此為前提制作混凝土,可避免水分過度流失,減少水泥需求量,有效控制低水化熱狀態等。
(3)合理選用磨細Ⅱ級減水劑、粉末灰等,不斷改善混凝土粘塑性、坍落度,以符合泵用標準為根本,能夠大幅節省水泥用量,控制水化熱狀態。
(4)明確配比,全面提升不同攪拌站協作效能。選擇水泥不宜選擇強度過高,必須和結構要求相結合,采用合適強度的鋼筋混凝土、水泥種類和等級。此外,對于使用的石、砂等原材料要嚴抓質量關,根據規范要求添加摻合料和外加劑。此外,應當熟練掌握如何正確運用鋼筋混凝土補償收縮技術方法。使用膨脹劑時應當注意種類及摻料。同時經過反復試驗,實現最佳配置。在施工時還應當合理設計鋼筋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時合理調整現場原材料狀況,確保順利展開現場養護工作。
3.2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
為避免出現裂縫,在現場可做好以下工作:優化配置骨料級配。使用干硬性鋼筋混凝土摻混合料,增加引氣劑或者塑化劑等,降低鋼筋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攪拌鋼筋混凝土時適當加水或者用水冷卻碎石,對澆筑鋼筋混凝土進行降溫;熱天澆筑大體積鋼筋混凝土為了其表面更好地散熱,必須合理控制澆筑厚度,一般不超過500mm;第二層澆筑必須在第一段鋼筋混凝土初凝之前澆筑完畢;按照鋼筋混凝土澆筑面積,將合適數量測溫管設置于鋼筋混凝土上中下部,定時測定內外溫度,前4d每2h測量一次,5~7d每4h測量一次,8~15d每天一次,同時做好記錄,以便將鋼筋混凝土內外溫差控制在25℃以內,隨時做好觀察,防止溫度過高,可利用調整養護方式減小溫差;規定合理的拆模時間,防止鋼筋混凝土表面溫度驟升形成梯度,強化保溫養護舉措,現場一般通過澆筑鋼筋混凝土后先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使用麻袋裝鋸末,厚度80~100mm進行中層覆蓋,最后覆蓋1~2層100mm厚巖棉被;此外,夏季施工中,要經常對裸露于室外的鋼筋混凝土塊做好養護灑水工作,防止鋼筋混凝土內部水分過快蒸發而形成裂縫的問題。施工時要注意盡可能減少在大風大雨惡劣天氣下澆灌鋼筋混凝土。
當大體積混凝土表面水泥厚層非常高時,沁水現象將非常嚴重,以此為參考,必須制定有效措施進行處理,避免情況惡化。對于混凝土表層,必須完成“3壓3平”作業,具體作業流程如下:
(1)參考面標高用,通過長刮尺方法開展刮平作業,依靠木模壓平拍實;(2)混凝土初凝前,應當利用鐵滾筒反復碾壓和滾平,直至達到相應要求;(3)通過木蟹開展打磨、壓平整實作業,可以消除混凝土收水形裂縫,避免帶來質量風險。
3.3道橋施工中的混凝土養護
為防止大體積鋼筋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內部溫度過高,可事先鋪設冷卻管路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澆筑完畢鋼筋混凝土再進行通水循環冷卻,管內的水流量一般保持1.5m3/h左右(進水溫度低于10℃時),如果進水溫度過高,相應地也應當加快水流量。冷卻管的出水必須排放至不影響施工的部位,在大體積鋼筋混凝土整體初凝后根據具體的情況,利用該出水進行蓄水保溫養護。養護完大體積鋼筋混凝土后,為保證中空冷卻管不會影響鋼筋混凝土的強度及其他結構,就可以使用真空壓漿來開展注漿和壓漿的工作。
4結語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飛速發展,市政道路工程的數量越來越多,其質量更是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對于道橋的整體質量又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種種原因的局限性,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只有通過加強對問題的分析研究,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才能推動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道橋施工技術的進步,以及市政工程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志.混凝土施工技術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建筑知識,2016,36(02):104.
[2]羅曉明.混凝土技術在市政道橋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08):249-250.
(作者單位:鐵嶺市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