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坤
摘要: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空間結構的不斷擴大,城市居民出行距離進一步增加,私人小汽車保有量逐年穩步提升。城市停車配建標準的滯后導致城市停車泊位一度處于緊張狀態,城市中心商業區作為交通強吸發源,停車位常常處于“一位難求”的狀態。公共停車場作為城市中心區極度緊缺的公共設施,因為其特殊的服務性,建成前如果不進行交通組織的研究,建成之后極易引起交通擁堵問題,嚴重的會引起由點擁堵導致的線擁堵甚至面擁堵。本文以揚州市紫藤園停車場為例,從現狀問題診斷、規劃目標、規劃策略、改善措施等方面,探討城市中心商業區停車場的交通組織問題。
關鍵詞:城市中心商業區,停車場交通組織,紫藤園,揚州市
1 引言
商業區作為城市中心區機動車強吸發源,停車位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混亂的交通組織秩序和停車秩序進一步加劇了商業區的交通問題。
根據2013年停車普查,揚州市中心城區共有機動車泊位149117個,其中配建停車泊位111764個,路內停車泊位10208個,路外停車泊位1895個,配置泊位25250個,小汽車的擁有量為16.3萬輛,小汽車車均泊位比為0.92個,現狀泊位缺額約5.7萬個,停車矛盾日漸突出[1]。
本文以揚州市文昌閣商業圈中的紫藤園停車場為例,從現狀問題診斷、規劃目標、規劃策略、改善措施等方面,探討城市中心商業區停車場的交通組織問題。
2 現狀問題
2.1 基本情況。紫藤園停車場位于揚州市文昌閣商業中心,坐落于揚州紫藤園商務酒店內。
2014年,按照揚州市老城區近期建設計劃及老城區停車場規劃的要求,結合揚州市紫藤路交通疏解工程[2],揚州市決定將文昌閣片區現有停車位資源重新整合調整、統一規劃,提升文昌閣片區綜合環境。
2.2.1 停車場現狀特征。紫藤園現狀停車場主要為對外服務的社會公共停車場,其中25個停車位為配套的紫藤園商務酒店服務。停車場現狀停車位共計165個,均為地上停車位。
2.2.2 停車場現狀停車需求?,F狀金鷹停車場每天的停車需求約為200輛左右,時代廣場停車場每天的停車需求約為320輛,紫藤園停車場每天的停車需求約為814輛左右,現狀文昌閣商業中心高峰日每天共計吸引1334車次的機動車,高峰小時(18:00-19:00)停車需求約為235輛左右。
2.2 問題診斷
1) 建設密度高,功能布局不夠分散。停車場位于揚州市中心城區核心區域-文昌閣商業圈,周邊用地主要以住宅區、公共用地和成熟的商業用地為主,商業氛圍較為濃厚,屬于強吸發強度用地。
2) 公交站臺設置有缺陷,影響路口通行秩序。部分公交站臺未進行港灣式設計,公交車輛??恳子绊懙缆分骶€交通的運行;部分公交站臺設置距離路口過近,影響路口車輛正常通行。
3) 人車流量大,路口通行不夠順暢。文昌商圈商鋪林立,每逢周末和重大節假日吸引大量購物的人流、車流。每天人流量達到數十萬人,人、車混合通行矛盾突出。
4) 出攤占道經營制約道路交通功能發揮。紫藤路流動攤販占道經營,車流人流匯聚,導致非機動車、行人通行困難,時常駛入機動車道,嚴重降低了機動車道的通行能力,并且慢行交通的路權和安全性無法得到保證。
5) 老城區缺乏非機動車停車場地。紫藤路沿線并無專門的非機動車停車場地,員工、顧客普遍利用人行道、車行道停放非機動車輛,擠占道路,影響交通。
3 規劃方案
3.1 停車場外部改善措施
3.1.1 完善道路網體系,發揮路網整體效益
* 取締紫藤路(淮海路-汶河路)路邊攤位,整治紫藤路路邊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現象,并對紫藤路斷面進行整改,提供一條進出停車場排隊車輛專用通道,保障紫藤路交通的通暢;
* 取締通泗西街路內停車,同時優化現有道路斷面,保障非機動車空間,并與紫藤路形成一對單行線。
3.1.2 擴容改善關鍵節點,提升節點通行效率
對停車場周邊主要交叉口進行系統渠化設計,提升交叉口通行能力,緩解交叉口現狀交通擁堵狀況。
3.1.3 完善公共交通設施,保障公交通行效率
完善公共交通設施,提高片區公共交通機動化分擔率,遏制小汽車交通的出行比例,實現片區的小汽車交通減量;同時實現片區人流的快速集散。
3.1.4 完善停車誘導設施,減少車輛繞行距離
在停車場周邊3處交叉口(文昌路-淮海路、文昌路-汶河路、汶河路-紫藤路)處設置停車場誘導裝置,引導機動車流快速進入停車場。
3.1.5 加強停車管理措施,提高泊位利用效率
* 取消金鷹和時代廣場,集約用地資源,同時減少機動車出入口對紫藤路道路交通運行的影響;
* 原金鷹停車場改造為兩層可停放800輛左右非機動車停車場,進行分功能(員工、顧客)系統管理;
* 周邊主要交叉口(文昌路-淮海路、文昌路-汶河路、淮海路-紫藤路)增加停車誘導系統,減少車輛繞行;
* 提高紫藤園停車場停車票價,提高停車泊位周轉率。
3.2 停車場內部改善措施
3.2.1 優化停車場出入口,提高車輛進出效率
根據建筑工程交通設計及停車庫(場)標準規定[3]:
(1) 停車數100≤N≤200輛,應設置不少于兩個單車道的出入口;(2) 停車數200≤N≤700輛,應設置不少于兩條雙向(兩進兩出)通行道出入口;(3) 停車數N≥700輛,應設置不少于3個雙車道的出入口。
停車場應設置不少于兩條雙向通行的機動車出入口,現狀不能滿足規范標準要求,規劃建議在停車場西側設置新的1處機動車出入口。
4 結語
對于城市中心商業區停車場交通組織的研究,前期調查工作的開展很重要,只有在充分掌握停車場周邊現狀的基礎上。
參考文獻:
[1]揚州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修編(2013-2030).
[2]關于揚州紫藤路交通疏解工程有關事項.
[3]上?!督ㄖこ探煌ㄔO計及停車庫(場)設置標準》(DG TJ 08-7-2014)》.
(作者單位:南京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