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夢夕
摘要:生態園林景觀的發展市與我國城市居民對環境的關注是息息相關的,因此生態園林在園林設計領域較之于其他類型的園林景觀的優勢就在于它對環境友好并于人體有著不可替代的調理作用,這也是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近年近年來不斷成為城市景觀設計領域里最熱門的分支之一的真正原因。而在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的應用可以說是整個設計中的主體,所以植物的配置是一名生態園林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技能。
關鍵詞:生態園林;設計;植物
1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原則
1.1統一協調原則
在配置園林植物時要注意植物色彩、質地、形狀、線條等方面的細微變化與差別,確保給人以生動活潑之感,又不失和諧統一之意,植物的相間種植既要體現美感與和諧,又不會顯得雜亂、單調。配置園林植物時要注意植物之間的配合與聯系,確保觀賞者有舒適、安逸、柔和、愉快的心情;植物之間既要有相似性,也要有一致性,展現協調美;植物之間要有變化與差異,展現對比效果,給觀賞者以熱烈、興奮之感。
1.2韻律感原則
配置植物時節奏與韻律也十分重要,如在寬闊大道兩旁就可按合適間距種植相同樹種的行道樹,并在行道樹之間穿插種植址匕灌木球或是小灌木,充分體現節奏與韻律感,給觀賞者以整齊、舒適之感。通常來說,色彩素雅、質地柔軟、體積嬌小、枝葉稀疏的植物會有輕盈之感,反之色彩鮮艷、質地粗厚、體積大、枝葉繁茂的植物會有厚重、壓抑之感。
1.3生態性原則
植物種類不同,其生態作用也各不相同,在進行植物配置時,應當將植物的生態功能進行綜合考慮,合理配置植物種類,在充分利用植物資源的同時,也要避免植物物種間的競爭,從而構建起一個生態功能完善、結構科學、相對穩定的生態園林系統。
1.4經濟性原則
在城市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還應該將經濟型的原則進行逐步的滲透。生態型園林景觀的設計理念就是為了給城市中人們營造一種輕松舒適的生活環境,并不是一種追求奢華的渠道。在城市生態型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應該保證以較少的投入進行最好效果的展現,盡可能的使用綠色的建筑環保材料,將城市中自身的資源進行合理的運用,以保證國家要求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能夠進行進一步的落實。
2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效益
一是提高景觀效益。合理的植物配置能讓園林景觀看起來更加舒適和優美,傳達給觀賞者一種整體意識。同時不同園林景觀會有不同的植物群,能夠滿足觀賞者對綠色、自然、生態的追求。再有,合理的植物搭配能讓生態園林景觀的建筑、道路、山石等看起來更具有生氣與活力,觀賞者置身其中,對身體與心靈都有積極影響。二是提高生態效益。生態效益指的是種植的植物可以達到清潔城市的目的,一方面能吸收空氣里的有害氣體和顆粒,釋放出新鮮氧氣,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工業生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減少城市各種噪音等,還給人們安靜、舒適的生活。三是提高社會效益。當前,各個城市的生態園林景觀基本上都能給人們提供多樣化的娛樂活動與體閑活動,幫助人們強身健體的同時也能釋放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壓力。而且人們置身于生態園林中,能充分親近大自然,體會大自然的存在與頑強生命力,緩解人們的消極思想,引導人們積極向上。四是提高經濟效益。
3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措施
3.1注意植物多樣性
園林綠地涉及植物選擇時,主要以自然灌木與喬木為栽種對象,盡量以重疊布置為系統框架,避免植物雜亂無章,促進園林覆蓋層的穩定。
3.2根據地形進行配置
配置植物景觀時,首先,考慮基地情況,園林植物的配置應根據地形地貌配置不同形態色彩的植物,而且要考慮景觀的協調一致性,如果是平地,根據周圍建筑確定地形高度,便于群眾性活動、人流集散和排水。如果有堆山,則應突出其石骨嶙峋、植被蒼翠的特征,結合地形的起伏,形成高低錯落,層次感較強的景觀空間。在地形的高點配置園林建筑,以吸引游人視線,再配以林間小路,利用植物特征,結合框景、透景等構景方法,營造出富有美感的近自然景色。
3.3植物層次配置
在城市的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該將層次分明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規劃,這種規劃可以有效地降低生態型園林景觀配置單調的現象產生。使用綠草、花卉以及喬木等不同的植物類型進行不同樣式的多種層次藝術搭配,使得整個生態型園林景觀能夠達到豐富的層次以及色彩效果。例如:高1m的黃楊球,高3m的紅葉李,配置高5m的檜柏和高10m的楓樹,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搭配,在搭配的過程中,應該將從高到低,層次分明的原則進行進一步的實現,不同地花期應該進行分層的搭配,延長整個城市生態型園林景觀的觀賞時間,保證所有的植物都能夠進行充分的運用,形成比較具有自身特色的觀賞效果。
3.4色彩合理配置
在城市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色彩的配置主要有單色配置、雙色配置、多色配置以及類似色配置四種。其中單色配置通常是在大面積園林設計中使用,但形成的大色塊景觀容易給人以單調之感;雙色配置講究的是兩種色彩之間的互補與配合,如紅色與綠色,同時相鄰植物之間的補色配合也能達到活躍色彩的目的,如大紅色與黃色;多色配置通常會給人以活潑、歡快之感,如在某處景觀設置顏色各異的花卉,營造歡樂、喜慶的氛圍;類似色彩配置通常發揮銜接作用,主要在園林設計中過渡空間時使用,使得景觀之間的銜接更加自然、柔和,不會顯得突兀,如花壇景觀的花色由內向外或是由外往內循序展開,讓觀賞者感受到層次性與美感。
3.5季節性合理配置
一年四季中植物的花朵、枝葉等顏色均會有變化,這一變化直接決定了整個生態園林盡管的觀賞性和各方面效益。因此在配置植物時還應充分考慮到植物在不同季節的變化情況。如相較于南方來說,北方的春季比較早來臨,而秋季則比較晚來臨,故氣候的變化也會對植物顏色變化造成影響,即便在相同地區植物顏色變化情況也可能不一樣,常見的溫度、降雨量等就會影響花木的生長與開花。
4 結語
生態園林是園林設計中一支有著勃勃生氣的分支,它的繁榮與發展是與人們觀念的改變一致的,隨著近年來我國人民大眾對于環境及健康的要求不斷提高,生態園林景觀必將朝著節約型,輕量化的方向發展,到時生態園林景觀必將走向普羅大眾的生活中去,實現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赫菲.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手法在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規劃師,2012(S2):138-140.
[2]李樹華.基于園林植物景觀評價角度探討植物造景藝術[J].北京園林,2012(2).
(作者單位:安徽建筑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