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男
摘 要:對于天然氣運輸,管道是主要渠道。立足天然氣管道運輸,基于多種因素的不良影響,尤其是磨損、腐蝕、老化以及外力等,誘發管道泄漏現象的發生,一旦檢測不到位,搶修技術不科學,很容易威脅生命財產安全。基于此,要結合當前天然氣管道運輸實際,深入探討管道泄漏檢測問題,對搶修技術進行系統分析,在根本上維護管道運輸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關鍵詞:天然氣;管道;泄漏檢測;搶修技術
針對天然氣運輸,生產者與使用者的連接主要依托管道運輸實現。對于天然氣,管道運輸是最為安全可靠的方式,效率較高。但是,基于長期以及長距離運行,深受磨損、腐蝕等因素的不良影響,誘發管道變形,引發泄漏,直接影響管道的安全運行,威脅財產生命安全。基于此,要構建行之有效的搶修策略,為管道運輸安全、穩定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1 結合管道運輸實際準確分析誘發管道泄漏的主要誘因
1.1 長期運行造成管道老化,誘發腐蝕現象
鑒于天然氣管道長期運行與使用,其防腐絕緣層在運行過程中就會出現老化現象,裂化問題很難避免,使得管道與空氣接觸,腐蝕現象出現。一旦出現腐蝕,管道壁厚就會減小,管道出現變形與破裂,甚至誘發穿孔,漏氣事故很難避免。
1.2 外界不良因素誘發天然氣管道受損嚴重
對于天然氣管道,如果所處位置遭受不可抗力,抑或是遭遇施工建設,也會出現泄漏現象。如果管徑較小,其埋設深度又淺,管壁厚度也不大,其遭受外界施工影響的幾率就提高。另外,也存在一些不法分子,為了竊取天然氣,采取機械手段進行管道破壞,致使管道受損,引發安全隱患或者泄露事件。
1.3 管道焊接工藝不達標,焊縫斷裂誘發泄漏
對于管,一旦環形焊縫施工不到位,出現熔蝕現象,亦或是焊接工藝操作不佳,在輸氣壓或者外力的作用下,致使斷面應力過大,這種工藝缺陷迅速擴大到極限值,較大程度上增大了裂紋的失穩程度,管道焊縫直接斷裂。
2 基于專業角度對管道泄漏檢測方法的介紹
2.1 憑借出入口天然氣質量與體積流量差進行檢測
如果管道不存在泄漏現象,那么,流入與流出的天然氣在質量與體積方面處于相同狀態。反之,如果出口與入口的天然氣流量差較大,此時,就可以斷定出現泄漏現象。這種方法雖然能夠對泄漏情況進行判定,但是,如果氣體壓縮與流量測量不同步,就會造成誤差,也會出現判定失誤的現象。
2.2 依托負壓波法準確判定是否發生泄漏,精準定位泄漏點
一旦發生泄漏,泄漏位置就會因質量減小而發生局部流體密度減小的情況,瞬時壓力降低,速度差出現,向泄漏點上下游進行傳播,速度接近聲速。負壓波依據一定的速度進行傳播,從泄漏點向兩端擴展,在持續一定時間之后,就會抵達上下游的壓力傳感器。一旦瞬態壓力降的波形被壓力傳感器發現并獲取,就可以斷定發生了泄漏事件。同時,依據壓力信號時間差和負壓波傳播速度,準確定位泄漏位置。
3 常用天然氣管道泄漏搶修技術
3.1 對受損管道進行換管操作,嚴控換接流程
如果發現天然氣管道出現較為嚴重的損壞,或者腐蝕情況突出,抑或是受破損與安全隱患問題顯著,此時,在修復過程中可以采取換管法,以舊管受損情況為基礎,合理確定切除的長度,同時,要觀察是否存在焊口,一般需要考察待切除管兩端外側位置,控制在1.2米范圍之內,而后進行準確切除。結合舊管長度,新管要稍長,與此同時,在新管與舊管的兩端位置,以60°角為參數打坡口,保證與原管準確對接,再對原管兩端進行封堵,一般采取鈣基脂進行操作,但是,需要與管口保持40厘米的距離,目的是保持較好的密封性。在完成對口操作之后,進行點焊,長度要高于管壁厚度三倍左右。
3.2 以補塊法應對內徑較大的腐蝕性管道泄漏,實現對裂縫、穿孔等的有效補救
如果管道內徑較大,同時,遭到嚴重腐蝕,可以采取補塊修復法,需要熔斷絲進行封堵,同時,涂抹鈣基脂;另外一種情況是,如果出現腐蝕性穿孔,則需先進行點焊,而后進行環向焊接,保證補塊與管道處于直角焊平,同時,對補塊周圍管道進行冷卻處理。除此之外,一旦需要分層補焊,待一層焊接、冷卻之后,再進行第二層操作。完成焊接之后,需要進行自然冷卻,目的是避免出現冷脆現象,保證焊接質量。
3.3 借助卡箍修復法達到對腐蝕泄漏點的臨時性搶修
對于腐蝕性泄漏點,卡箍也是一種應對方法。卡箍由金屬半條構成,用螺栓固定于管線之上。另外,在螺栓對面位置,設置絲扣活動件,目的是將氯丁橡膠壓入泄漏點。這種方法只是臨時救濟性維修手段,經過這樣處理的管段最終會被更換掉。
4 結束語
綜上,立足天然氣管道運輸,泄漏問題始終是管道安全的主要威脅與隱患,因此,要明確天然氣管道出現泄漏的主要原因,準確掌握管道泄漏檢測方法,合理應用天然氣管道泄漏搶修技術,有效預防泄漏事故的發生,維護管道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張生,丁艷林,解鐵成,劉繼鋒.長輸天然氣管道泄漏檢測技術探討[J].化工設計通訊,2017,43(12):164-165.
[2]陳剛.天然氣管道泄漏檢測[J].化工管理,2017(17):147.
[3]王喆,王岳,張然.天然氣泄漏檢測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石油石化,2017(0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