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華欣
摘 要:介紹通過DCS系統將機組數據引入Uniformance,實現遠程監控。
關鍵詞:DCS;ITCC;監控;通訊
1 概述
BPX裝置使用的是Honeywell公司生產的TPS系統,即:全廠一體化解決方案系統,它基于MS Windows NT 工作站。TPS將各種技術集成在一起,包括:Windows NT操作系統,OLE公共軟件,ODBC公共數據庫技術。TPS系統采用安全的工業網絡。TPN即TPS過程網絡:TPS的主干網,PCN上的節點需通過TPN來訪問過程網絡的數據,即LCN,包括GUS/US/UXS/UWS,APP/AM/AXM/NIM/HM/CG/PLNM。過程控制網,即UCN網絡包括:NIM/HPM/APM/PM/LM/SM。
2 通訊系統組成
BPX裝置的壓縮機的監控由TRICONEX PLC實現,為了在Uniformance上遠程監控,需要對PLC和DCS之間建立通訊,將機組的數據引入DCS中,再將數據傳到Uniformance上,滿足管理人員的要求。
2.1 通訊系統硬件組成
BPX裝置控制系統采用Honeywell的TPS系統,對裝置的工藝參數進行集中監測、控制。壓縮機采用TS3000對機組進行監控和聯鎖保護,同時,利用TPS系統的SI串口通訊卡,通過Modbus通訊協議與TS3000 PLC進行通訊。
每個IOP可帶一個或兩個FTA,FTA通過電源適配卡與IOP進行連接,SI FTA有兩種,一種是Allen-Bradley SI FTA (型號 MU-TSIA12),只有RS232接口,用來與AB PLC相連,另一種是Modbus SI FTA (型號 MU-TSIM12),可與其它任何標準RS232/485接口的設備相連,其RS232接口為25針母頭。Honeywell RS485接口最多可以連接15個設備,終端要有120歐姆的終端電阻,如圖1所示,用RS485通訊電纜將SI FTA與現場設備連接好。
2.2 通訊系統軟件組態
TPS系統對于串口通訊的組態是通過建立數組(Array)點定義,進行SI組態,在HPM控制功能組態中確定以下參數:NNUMERIC-Numerics量的最大個數,要求為16的倍數;NSTRING-Strings量的最大個數,要求為16的倍數;NTIME-Times量的最大個數,要求為32的倍數;NARRSLOT-最大可以設置256個Array點,其中最多80個可用于SI卡;SCANPER-此參數表明HPMM以多長的周期掃描SI數據并把它們打包進Array點中,此參數影響到Array點的最大設置量,當掃描周期為1s時,Array點最多為80個,當掃描周期為0.5s時,Array點最多為40個,當掃描周期為0.25s時,Array點最多為20個。設置完參數后在IO MODULE CONFIGRATION中組態SI卡,組態方法與其它模件組態方法相同。IOPNUM-SI IOP的模件號,與在Node Specific Configuration中的組態相對應;FTANUM-1 or 2,選擇用哪一塊FTA;DEVADDR - PLC在MODBUS通訊網上的地址,與PLC中的設置應一致;AUX-參數是用來設置與標準MODBUS設備通訊參數,AUXDATA3為485.000,AUXDATA4為9600.000。TPS系統通過ARRAY點與外設備進行串行通訊,每個SI卡能帶32個Slot(Array點),16個slot(Array點)在FTA1,另16個Slot(Array點)在FTA2。一個Array點可組態512個Bool(Flag)量,或16個Reals(Numerics),或32個Integers(Numerics),或64個Byte-sized(Numerics),或64個ASCII字符(Strings)。一個Array點只能用Strings、Flags、Numerics中的一種類型作為變量,Array點的傳送數據表示法,由點名、數據類型、索引號(i)三部分組成,如:ARR01.FL(9),其中ARR01是Array點名,FL表示此Array點是Flag量,(9)表示是此Array點的第九個量。
3 技術攻關
3.1 數據統計
BPX裝置機組共兩臺PLC,即K201PLC和K501PLC,在Uniformance上需要監控的ITCC的數據都是模擬量的點,我們將這些點進行了統計、匯總:
K201PLC位號統計表(部分):共計165點;K501PLC位號統計表(部分):共計173點。
3.2 DCS組態建點
根據ITCC上點的位號,在DCS上建立對應的數據點,如ITCC上的位號是wT2650,在DCS上的數據點位號TI2650,并輸入對應的量程、描述等。在DCS上建立若干數組點,將DCS上的數據點與ITCC的點一一對應。在DCS控制器中編寫了兩個CL程序,即K201COM和K501COM,通過CL程序,實現了ITCC數據點與DCS數據點之間的量程轉換。
3.3 DCS與ITCC之間通訊調試
CL程序編譯完成后,進行了程序安裝,啟動程序后,檢查ITCC系統的點與DCS上的點的實時值進行了對比,基本一致。
4 效益
此項目創效10余萬元,實現了遠程監控,為分析和監控機組運行提供了保障。
5 結束語
BPX裝置DCS系統與ITCC系統通訊技術攻關項目未投入任何成本,依靠技術人員豐富的技術經驗、DCS系統知識,完成了此次技術攻關。項目完成后,到目前為止通訊運行正常。
參考文獻:
[1]李紅嬌.DCS系統下組態軟件的設計與實現[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