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商建忠
摘 要:依據藥典方法對已建立的商環包皮環切器的微生物限度檢測方法進行可行性驗證,結果各試驗菌回收率均大于70%,控制菌檢查實驗組均陽性檢出。表明實驗所采取的薄膜過濾法計數和控制菌檢查常規方法能正確反映檢品中微生物限度的情況。
關鍵詞:微生物限度;商環;驗證
“商環”一次性包皮環切吻合器的問世,是男性包皮環切手術的里程碑式的創新,其主導的環切術具有簡單美觀、痛苦小恢復快等特點,備受廣大醫患的關注和推崇。蕪湖圣大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是“商環”的專利研發和生產企業,亦是此類包皮環切器產品質量規范起草單位,多年來一直對產品生產和質量嚴格管控,借由高校科技特派員進駐企業的契機,與高校的高級技術人才共同合作,修正升級了產品生產檢驗的技術規范。本文對校企合作并依據藥典規范和產品特點建立的產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進行了探討和研究,按照2015年藥典相關規定進行方法學驗證,為保證產品現階段的微生物檢測方法的可靠和進一步完善商環微生物限度檢測方法以及產品整體質量控制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與材料
實驗用商環包皮環切器由圣大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實驗所用菌種均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鑒定所;實驗所用培養基購自廣東環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麒麟醫藥設備有限公司生產旋渦混合器;上海博迅醫療設備廠生產恒溫培養箱(MJX-250型);上海申安醫療設備廠生產蒸汽壓力滅菌器。所有玻璃儀器均由蜀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生產。
1.2 實驗準備
①菌懸液的制備。將復蘇后的菌種接種于胰酪大豆胨液體培養基中30~35℃培養24h,白色念珠菌使用沙氏葡萄糖液體培養基20~25℃培養2d,上述培養物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配制成含菌數為50~100cfu/mL的菌懸液;②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待檢測器械一只,加0.9%無菌氯化鈉溶液100mL,充分震蕩后備用,若溶液不足100mL需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補足至100mL備用。
1.3 實驗方法
1.3.1 菌數計數檢查(薄膜過濾法)
菌數計數采用藥典規定薄膜過濾法。加無菌蛋白胨溶液將供試品溶液1mL稀釋至100mL,薄膜過濾,按照要求沖洗濾膜,在最后一次沖洗液中加入已制備好的菌懸液1mL,取下濾膜置于規定培養基中在規定溫度下培養至規定時間,點計菌落數;菌液組操作同實驗組,但過濾物僅為已制備好的菌懸液1mL;同理供試品組僅過濾供試醫療器械洗下的溶液,其余操作同實驗組。回收率按照1.3.2項下計算。
1.3.2 回收率計
加菌回收率=(實驗組的平均菌落數-供試品對照組的平均菌落數)/菌液組的平均菌落數*100%
1.3.3 控制菌檢查(大腸埃希菌和沙門菌)
取胰酪大豆胨液體培養基3份,其中一份加入1mL供試品溶液并接種大腸埃希菌作為實驗組,一份無添加為陰性對照(NC),一份僅接種大腸埃希菌作為陽性對照(PC),于麥康凱液體培養基中42℃培養24h,劃線接種于麥康凱瓊脂培養基平板上,培養后觀察菌落形態,必要時可進行生化確認。同時平行操作2組。
取胰酪大豆胨液體培養基3份,同大腸埃希菌設置,經RV沙門增菌液體培養基35℃培養24h,劃線接種于木糖賴氨酸脫氧膽酸鹽瓊脂培養基平板上,觀察菌落形態,可劃線和穿刺TSI瓊脂斜面進行確認。同時平行操作2組。
2 實驗結果
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枯草芽孢桿菌和白色念珠菌的計數回收率分別為84%、91%、87%和93%;控制菌檢查中大腸埃希菌和沙門菌PC均為陽性,NC均為陰性,實驗組兩組平行操作均為陽性檢出。
結果顯示,所有陽性添加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符合藥典該項下要求,表示待測器械的提取液對菌數計數過程無影響,按該方法進行微生物限度檢查中的菌數計數結果可真實反映器械微生物污染情況。控制菌檢查結果顯示在PC和NC結果均正常的情況下,實驗組的陽性控制菌結果為陽性檢出,符合藥典該項下要求,即建立的控制菌檢查方法可真實反映器械受該兩種控制菌污染的情況,對控制菌生長和檢驗無影響。
3 討論
方法學驗證對于醫療器械的微生物限度檢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避免檢品因對微生物生長的抑制作用而無法真實表現被微生物污染的情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常因技術水平的限制而無法制定或對制定的產品檢驗方法無力驗證,導致對產品的質量管控下降甚至產生嚴重后果。本項目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高校科技人才作用,幫助企業建立了微生物限度的檢查方法并進行驗證,提升了企業質量管控的水平,加強了校企溝通的深度,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實驗結果顯示經驗證,商環包皮環切吻合器提取液對微生物計數和控制菌檢查過程無干擾,藥典推薦的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可真實反映器械受微生物干擾程度,可作為產品生產和日常檢驗使用,為該產品更進一步的規范化檢查和生產進行有益的科學探討。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第四部)通則[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
項目:省級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藥品生物檢定技術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科技特派員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