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震
摘 要:房屋建筑作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滿足人們對于基本生活的自我需求,提高其社會歸屬感和生活幸福感。軟土地基在房建工程中發(fā)揮基礎性職能,其施工問題較為常見,若未預先處理施工問題,可能造成建設任務中斷等后果。即使完成建設任務,也會使房建工程的安全隱患大幅提升。因此,軟土地基的施工處理是房建工程的主要內容,可確保施工建設順利進行。本文根據(jù)筆者工作實踐,對建筑工程中軟土地基的處理技術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1 前言
隨著房建需求量的不斷擴增,房建施工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土質松軟、疏松多孔、承載能力薄弱的地基,這種類型的地基我們稱之為軟土地基。因此,在房建施工過程中,對軟土地基的要求和標準,都要更加嚴格一些。在施工的前期就要采取一定的技術工程,對軟土進行統(tǒng)一的處理,增加軟土的牢固性,從而確保整個房建工程的地基質量。
2 軟土地基特征
軟土地基中所使用的軟土為谷地、濱海、河灘或是湖沼所沉積的細粒土,含水量高,空隙較大,土層結構相對復雜,具有壓縮性好、固定性佳、固定時間偏長等優(yōu)勢,但是透水性與承載性較差。其屬于飽和性黏土,以淤泥性狀為常見表現(xiàn)形式。在軟土地基的實際施工中,施工處理的科學性與正確性主要受軟土特征影響,施工期間應根據(jù)工程要求選擇合適的軟土。房建工程所需要的額軟土多具有下沉量大、穩(wěn)定時間長、下沉速率大等特征。而軟土地基的主要特征為:
2.1 壓縮性強
軟土地基的天然空隙比為1~1.5,因此其壓縮系數(shù)較大。若在施工期間軟土地基可達到0.1MPa的垂直壓力,便會導致地基嚴重變形,致使房屋發(fā)生沉降,進而影響房建整體質量。
2.2 透水性差
軟土地基的飽和度與含水量均較高,因此其透水性較差。若通過排水措施提高軟土的承載力與強度,需要經(jīng)過較為漫長的過程,對施工項目的整體進度有較大影響,可行性欠佳。由于軟土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質,因此,軟土的地基透水性能十分低下。甚至我們可以將軟土地基理解為是不透水的體制。由于透水力極低,在房建施工的過程中,對于軟土地基內部排水固牢的工作,就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軟土地基在房屋構建的過程當中,它的沉降周期也十分的漫長,一般都要花費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2.3 具有觸變性
軟土地基的明顯特征即為觸變性,其是指在軟土地基受到外力干擾時會呈現(xiàn)出流動狀態(tài)。從固態(tài)到流動狀態(tài)的轉變會使其自身承載力與強度大幅降低。
2.4 具有不均勻性
高分散土與細微土顆粒是組成軟土地基的主要成分,該種結構導致軟土具有明顯的不均勻性,易受到外力影響發(fā)生土質變化。若軟土土質改變,其結構與強度均會改變,這會直接影響到房建工程質量。在軟土地基中,它的軟土土質主要有兩種形態(tài):分別是細微的顆粒、和高分散性質的顆粒。正是由于這兩種不同形態(tài)的顆粒,從而造成了在軟土中土質十分不均勻的情況。土質內部的均勻情況會直接影響到地基的承載能力,由于軟土內部土質分布不均勻,因此,導致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較弱,嚴重情況會導致上方的建筑物出現(xiàn)裂縫,甚至倒塌。
2.5 沉降速度偏快
軟土的水飽和度與天然空隙比均較高,因此會在外力影響下出現(xiàn)水分流失或是壓縮變形等現(xiàn)象,進而導致沉降問題。而且軟土的沉降速度與承載力、壓強呈正相關關系。
3 軟土地基的常見施工問題
房建工程的軟土地基施工中常會因小問題導致嚴重后果。因此,每項施工細節(jié)均需要謹慎操作,認真對待。只有重視每個工程施工細節(jié),才能達到工程質量的高要求,進而避免工程質量事故的發(fā)生。軟土地基的常見施工問題為:施工者了解軟土地基的施工要領,但是未按照軟土地基的規(guī)范施工要求進行施工處理,導致線外建筑物存有危險性。而施工不當會導致軟土地基出現(xiàn)明顯的不穩(wěn)定性,使其抗剪性能下降,無法承受建筑的上面結構,進而導致局部變形。
4 施工處理技術
4.1 換填施工法
選取符合房建工程施工強度的其他材料置換軟土土層,所選取的材料應具備壓縮性能,且應結合房建工程具體施工要求。該方法可增強地基的抗剪強度和承載力,并能控制工程的沉降量。其主要適用于土體固結時間相對較長、地勢較為低洼且危害性偏大的施工位置。但其具有一定局限性,在軟土土層的實際厚度<3cm的情況下適宜使用。此外,該方法的使用弊端較為明顯,其資金投入量較大且會影響到整個地基,所以質量控制對于換填施工極為重要。
4.2 深層水泥攪拌樁
這是目前軟土地基施工技術中最有效的一種,可提高軟土地基的質量和實際強度。但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實現(xiàn)多項工作的有效控制才能充分發(fā)揮該方法的技術優(yōu)勢。第一,做好施工準備工作。施工前,應徹底清除現(xiàn)場內的雜物,確保回填土的質量。同時應選擇級別較高的攪拌材料和水泥攪拌機器,確保施工機器與材料具備較佳的性能。第二,應有效控制攪拌施工的實際配合比。水泥配合比是該方法的技術核心,應在配置時科學計算相關參數(shù),避免因配合比錯誤導致施工質量下降。施工要求不同,水泥的實際配合比也有不同,施工者應在正確計算配合比的前提下進行相應試驗,以全面和科學的配合比進行設計和試驗工作,進而確保施工質量。第三,有效控制施工過程。試樁可以確定攪拌的壓力、次數(shù)、水泥漿的實際配置、下鉆速度等情況,進而保證施工參數(shù)準確無誤。其具體的施工流程為放樣、定位、深度明確、壓降泵運作、水泥反復噴射。在施工期間,可能發(fā)生管道堵塞等問題。一旦出現(xiàn)該情況,應進行管道沖洗并再次檢查水泥的噴漿時間、用量和攪拌次數(shù),并明確原因防止再次堵塞。
4.3 灌漿施工法
該方法不會對土壤的內部結構與體積造成改變,其通過壓力作用實現(xiàn)灌漿施工。壓力會使?jié){液直接灌注于軟土地基的巖石裂隙或是土體間隙間,進而擠出該縫隙之間的空氣,降低空隙度,使地基的抗壓縮性明顯提升,進而提高地基質量。該方法在地基抗拉強度與應力提高等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并且施工操作簡單。但是灌漿效果由灌漿壓力決定,所以為取得最佳施工效果,應做好壓力控制工作,防止壓力過高,破壞地基土地。主要途徑是使用高濃度漿體壓實土體密度,繼而開展全面灌注工作。
4.4 粒料樁加固法
該方法的操作原理是通過水沖擊、沖擊或是震動等方式實現(xiàn)施工處理,這是軟土地基較有效的處理方法之一。在該方法施工前,需對軟土地基實施打孔操作,并將已準備好的粒料直接壓進孔內,即粒料樁體,能夠實現(xiàn)軟土質量和強度的提高。這主要用于軟土地基松散的施工建筑中,通過黏土中含有較多顆粒的顯著特征完成壓實工作,能夠達到其和粒料樁一同承重的目的。在該方法施工中,需重視豎向排水和墊層等環(huán)節(jié),豎向排水可充分排除軟土地基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墊層可確保土層保持原有狀態(tài)。
5 結語
軟土地基問題在房建工程中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優(yōu)質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離不開科學的地基施工處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員要對軟土地基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改善軟土地基承載能力,房建工程的有效建設也需要施工企業(yè)加大對軟土地基的研究力度。軟土地基的施工處理技術多樣化,必須重視對軟土地基的處理,施工企業(yè)應根據(jù)施工要求,結合施工位置等情況科學選擇施工處理技術,最大化滿足房建工程的承載要求,保證人們的居住安全。
參考文獻:
[1] 趙慶龍.淺談房屋建筑工程中軟土地基的施工技術[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29):232.
[2] 高超.解析房建工程軟土地基的施工技術[J].建材發(fā)展導向(上),2016(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