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力
摘 要: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因為技術可靠,工藝先進,施工簡便,施工工期不長,可能節約較多的能源,能節省成本開支,在現階段的高層建筑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此技術已經變成了當前城建工程施工技術中的常用技術之一?;诖?,在我國城建工程建設中必須重視后張法預應力技術的應用,并根據工程具體情況,規范施工流程,有效提升城建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后張法預應力技術;城建工程
1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建工程已經成為我國基礎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建設項目,后張法預應力技術作為城建工程施工的主要技術之一,相關部門必須根據工程實際施工情況,規范施工流程,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城建工程的整體質量。
2 概述后張法預應力的涵義
后張法是指先進行水泥混凝土澆筑作業,確保其設計強度超過75%后,在對預應力鋼材進行張拉施工,以此形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先進行構件制作,隨后遵循預應力筋的位置在構件體內進行一定孔道的預留,確保構件混凝土強度與施工要求符合后,將預應力筋穿入預留孔道內,并進行張拉作業,通過錨具在構件端部錨固張拉后的預應力筋,然后利用構件端部的錨具把預應力筋預張拉力向混凝土傳遞,確保其能夠有預壓應力的產生,最后將水泥漿灌入孔道內,促使預應力筋和混凝土構件整體結構的形成。后張法有粘結預應力施工的流程包括:埋管制孔—混凝土澆筑—抽管—穿筋張拉養護—錨固—灌漿。其傳力途徑是依靠錨具對鋼筋彈性回彈進行有效阻止,確保截面混凝土能夠取得預壓應力,這種方式能夠促使鋼筋和混凝土形成一個整體。該施工方式所需設備極為簡便,無需使用張拉臺座,在大型構件施工現場得到了廣泛地應用。
3 分析城建工程施工中后張法預應力技術的施工準備
3.1 核查預應力施加前的張拉設備
在城建工程施工中,施工企業必須指派專人對預應力設備與儀表進行科學合理的使用及看管,同時還要對其進行定期維護及校驗。如校驗千斤頂、其配套的油汞及油壓表等。在施工中可選用壓力試驗機、標準測力計或傳感器對儀器進行詳細校驗,通常選用長柱壓力試驗機的方式。必須必備兩塊壓力表和每臺油泵進行配套使用,在施工過程中,備用一塊。利用校驗的方式得出張拉力和壓力表間的曲線關系。
3.2 原材料材質試驗
在城建施工中必須按照施工設計要求進行水泥、砂石骨料的選用,并對其質量進行定期檢驗,當發現施工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時則不能運送的施工場地。同時做好施工材料的保存工作,如嚴格按照施工規定進行有效地防潮等工作。
對砼中氯離子含量進行嚴格控制,在配合比檢查過程中處理要嚴格檢查外摻劑,還要特別注意拌和、壓漿的用水量,當砼拌和后水泥含堿量必須在0.6%以下,石料中的二氧化硅含量要嚴格控制在1%以下,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堿—集料反應(AAR)產生反應造成砼成分的改變;對拌和站的計量設備進行定期檢查,確保其準確性。
3.3 張拉機具預應力的檢查
在城建施工中施工企業要特別注意對張拉機具預應力的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可以在具有專業資質的計量單位進行,要及時對油泵、千斤頂的漏油現象進行維護及修理。在城建工程施工過程中應一一對應油泵及壓力表,不能任意對其進行拆開應用;持荷后要重視檢測壓力表指針的回針、抖動現象,如果出現這種現象,就必須再次進行油封作業,必須先進行維修調試在進行張拉;對限位板頂頭進行詳細檢查,確保其不存在坑槽等情況,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因張拉施工錨固夾片出現掉角、裂片等破損現象;當超過200次以上張拉工作后,必須對其設備進行檢校工作。
4 概述城建工程施工中后張法預應力技術的施工流程
4.1 模板支拆
框架梁具有較大總量,在支底模時,位于頂撐下的地基、墊板應具有平整性。因反拱產生于預應力梁張拉施工后,在支梁底模時,與一般混凝土框架梁相比,起拱值較小,通常情況下,起拱根據跨度0.5%到1.0%施工。施工順序則遵循“逐層澆筑、逐層張拉”進行,為達到工期縮短的目的,應對周轉模板的速度不斷提升,支模時,將相鄰2根梁作為一組,先支每組內側模板,隨著在螺旋管鋪設時,進行模板底模板安裝,并進行鋼筋綁扎。張拉預應力前,必須將梁側模與現澆板底模拆除,達到降低預應力施加的影響。完成預應力筋張拉作業后,如水泥漿在孔道灌漿后強度符合每平方毫米1.5N時,可將梁底模與支撐拆除。
4.2 敷設孔道
按照預應力筋施工規定,定位架立筋應每隔1到1.5米進行設置,選用10毫米鋼筋點焊梁附加筋的方式作為定位架立筋,其高度為波紋管中心線與梁底高度距離減去波紋管半徑,同時在架立筋上綁扎及固定波紋管。與管道直徑相比,波紋管連接接頭的管徑應大一點,300毫米為接頭管的最小長度,通過塑料膠帶將接頭位置外套管擰緊并封閉,以此防止漿液流漏現象的出現。預應力筋束形將對預應力的施工效果造成極大的影響,如降低結構件的承載力等?;诖?,在波紋管鋪設過程中,要求必須遵循設計規定進行定位,確保其各項指標符合施工要求,垂直誤差一般在—10毫米到+10毫米之間進行有效控制。
4.3 穿束
城建工程后張法預應力技術施工中,通常選用砂輪鋸對鋼絞線進行切割。選取人工分束的方式在澆筑混凝土前穿入。在孔道內穿入鋼絞線后,如利用電氣焊施工,將降低預應力筋的強度。綁扎頂層柱子后,通過人工方式在綁扎屋面梁前將制作完成的鋼絞線由柱底平順地向波紋管內穿入,在設計規定的梁柱節點位置設置固定端擠壓錨與承壓板,在柱頂臨時進行預應力筋固定,避免下移現象出現在預應力筋位置。
4.4 安裝錨板
固定套管位置后,應及時進行錨墊板與螺旋筋的安裝。利用一般鋼筋對端部錨墊板固定,避免移位現象出現在混凝土澆筑、振搗施工中。完成安裝錨墊板施工后,必須保護墊板工作長度內外露鋼絞線保護,并封閉預應力孔道、墊板灌漿孔。
4.5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搗施工中,必須防止振動棒對金屬套管造成強烈沖擊。在澆筑張拉端、固定端鋼筋集中位置混凝土,為避免漏振、空洞等情況的出現,必須對端部預埋件加以保護。在澆筑混凝土后,必須立即清理孔道,防止漏漿情況出現在張拉施工中。
4.6 預應力張拉
在混凝土強度符合施工規定后,預應力構件即可進行張拉作業。為避免因預應力束內各根鋼絞線長度參差不齊,導致產生的張拉應力不同等情況的出現,張拉錢應先預張拉各鋼絞線。張拉預應力梁柱時,必須嚴格按照“對稱”原則進行施工,張拉預應力筋時,可由預應力筋中間位置進行預應力筋張拉作業,確保張拉對稱。
4.7 孔道灌漿
完成預應力筋張拉作業后,可進行孔道灌漿施工,孔道沖洗工作可在灌漿前進行,以此確??椎赖臐駶櫠燃罢麧嵭?。選用純水泥漿作為灌漿材料,要求其強度在M30以上,并進行減水劑的添加,選用5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0.4到0.45為水灰比,150到200毫米流動度,拌和水泥后,3小時泌水率在2%左右進行有效控制,要求泌水率最大比率控制在3%以下。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預應力技術與新型施工原料的不斷創新,在施工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此,施工企業必須重視城建工程后張法預應力施工的技術要點,不斷提高其技術水平,避免質量問題及安全隱患的出現。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嚴格遵循施工要求,按照城建工程的具體施工情況進行科學有效地施工,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城建施工的預期目標,才能實現企業又快又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建東.預應力技術施工管理要點的探討——以廈門市政服務中心為例[J].福建建材,2015(6).
[2] 黃仲平.建筑后張有粘結預應力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福建建材,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