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蕾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堅持練習瑜伽3個月,體質指數、收縮壓、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均顯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較干預前均顯著升高。因此,瑜伽不僅改善機體糖、脂代謝,還能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以抵御過量自由基所產生的危害。絕經后的糖尿病患者聯合瑜伽運動治療比單純藥物治療的患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下降更顯著。初學者需量力而行。
瑜伽練習的時間慣例是早晨、中午和晚上日落后,不同時間練習不同內容,如早晨練習體位法,中午練習龐達,晚上練習冥想。練習者應選擇自己最方便的時間,爭取每天在同一時間段練習,做完一個完整瑜伽動作后進行放松,使身心盡快恢復。想要有成效,持之以恒很重要,所以,最少每周要保證練習3~4次。
瑜伽練習宜在安靜、通風良好的環境進行。對于中老年糖友日常練習,在室內進行更為現實可行,但需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以自由吸入氧氣。練習時最好不開空調或電風扇。不要在靠近家具、火爐或妨礙練習的場所進行練習,以免發生意外。不宜在過硬的地板或太軟的床上進行練習。應準備一塊瑜伽專用墊,墊子不宜太薄,專業的瑜伽墊有一定的厚度和彈性,還有較好的防滑性能。最好在練習前準備好優美的瑜伽音樂,以便更好地走進瑜伽世界。
瑜伽種類中有一種熱瑜伽,也叫高溫瑜伽,就是在38~42攝氏度的高溫環境中做瑜伽。熱瑜伽的高溫環境代替了大量辛苦的練習,普通人進去之后,即使不做任何練習也會出汗,因此一些人認為熱瑜伽有更好的減肥作用。
糖尿病患者不宜進行熱瑜伽,因為在溫度、濕度較高的環境中運動,人體會產生更多的應激激素,促使血糖升高。如果補水不足,就可能發生一定程度的脫水,從而引起血糖升高。此外,合并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進行高溫瑜伽,因為高溫環境下進行運動容易導致血管壓力增高、血液濃縮,從而增加發生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危險。
一些瑜伽初學者會被一些高難度的瑜伽動作所吸引,或者抱著快速減肥的目的追求大汗淋漓的效果,而不顧自身條件盲目強化訓練,以至造成運動損傷。
從運動生理學和解剖學角度來說,人體脊柱和關節都有自己的活動范圍,如突然超出這個范圍,就有可能造成肌肉拉傷和關節磨損,甚至傷及神經。因此,初學者不要一味追求高難度的動作,應該循序漸進,練習強度以微汗為宜,不要大汗淋漓。
瑜伽追求最大限度地改善柔韌性,下肢各關節由于支持負重功能的需求,穩定性要求高而柔韌性相對不足。因此,在瑜伽訓練中應注意保護較容易發生損傷的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