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偉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能分泌胃酸和一些酶類來幫助消化。但是,如果胃腸功能紊亂,飲食失調,就會影響酶的分泌,引起消化不良。但不合理用藥非但達不到緩解目的,甚至可能導致藥效降低。
助消化藥最常見的胃蛋白酶,這是一個有久遠歷史的藥物,現已知其功效很有限。而胰酶制劑,特別是在治療慢性胰腺炎所致的蛋白質、淀粉、脂肪等消化不良使用廣泛。此類藥物具有提高胃的分泌機能、增加食欲、加強胃腸道活動的功能。多數助消化藥物本身就是消化液的主要成分,一般使用都在飯前1刻鐘左右,能起到迅速見效的作用。它們雖然都沒有任何副作用,但用量還是按藥物說明為好。另外,有些藥物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或制止腸道內容物過度發酵,也用作消化不良的輔助治療。常用的消化藥及其注意事項如下。
胃蛋白酶:是從豬、牛、羊的胃黏膜上提取出來的一種水解酶,又稱胃泌素。在酸性環境中活性高而且穩定,但遇堿則失效。胃蛋白酶有消化蛋白質的作用,能將食物中的蛋白質變為蛋白胨,從而促進對蛋白質的消化。吃肉類、蛋類、豆類食物過多,若產生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和病后體弱、吃東西不香等,可服用蛋白酶。常與稀鹽酸配成胃蛋白酶合劑服用,但不能和小蘇打同服。胃潰瘍和肥厚性胃炎病人不宜服用。
淀粉酶:又名糖化素、淀粉酶素,是從麥芽中取得,有幫助胃腸消化淀粉類食物的功能。如吃米、饅頭、面條、紅薯、土豆等過多引起的消化不良,可服用淀粉酶以幫助消化。本品應在飯后服用,每次服0.25~0.5克,一日 3 次。
胰酶:又名胰酵素、胰液素,是從豬、牛、羊的胰臟提取的。其主要成分含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胰脂肪酶,有消化蛋白質、脂肪和淀粉的作用,常用于一般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尤其適合慢性胃炎、肝臟病和糖尿病病人的消化障礙。胰酶片禁與稀鹽酸同服,因胰酶遇酸被破壞而失效。
乳酶生:又叫表飛鳴,含活乳酸桿菌。有片劑、膠囊劑,且規格各不相同。該藥進入腸道后,能分解糖類生成乳酸,使腸內酸性增高,可抑制腸內病原菌的繁殖和腸內的物質發酵,減少腸內產生氣體,從而可減輕腹脹,適用于消化不良、腸脹氣及腹瀉。特別對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有較好效果。
酵母片:是酵母菌的干燥菌體,為制啤酒時在發酵液中濾得的沉淀粉加入蔗糖制成。干酵母中含有維生素B1、B2、B6、B12、葉酸、肌醇、蛋白質以及消化酶、麥糖醇等,具有營養價值與醫療作用。適用于治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B族維生素缺乏癥所引起的疾病,也可用于肝炎的輔助治療。酵母片,每次服1.0~2.0 克,飯后嚼服。
稀鹽酸:常用來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酸缺乏癥,如萎縮性胃炎、發酵性消化不良、惡性貧血、胃癌等;并可消除飯后胃部不適、腹脹、噯氣等癥狀,常與胃蛋白酶合用。服用稀鹽酸后應馬上漱口,以免酸蝕牙齒。胃潰瘍、肥厚性胃炎和胃酸過多的病人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