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準

大棗味甘性溫,主要功能為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臨床主要用于脾胃氣虛、血虛萎黃、失眠多夢等癥的治療。大棗提取物對引起過敏的物質組織胺有拮抗作用,能夠抑制變態反應,所以容易過敏的朋友不妨食用些。
大棗的營養價值在《本草綱目》《傷寒論》中都有論述,被視為上品。日本學者研究發現,大棗中含有大量的抗過敏物質環磷酸腺苷,可阻止過敏反應的發生,凡有過敏反應者,可以經常服用大棗。取大棗10枚,大麥100克,加水煎服,日服2~3次。或生食大棗,每次10克,每日3次,或大棗10枚,水煎服,每日3次,可以經常食用,也可以食用到過敏癥狀消失為止。治過敏性紫癜、貧血,每次吃棗20~30枚,生食、煮熟均可。脾胃虛寒、胃脘冷痛者,可取大棗250克,生姜100克,肉桂粉2克,面粉200克。大棗上鍋蒸爛后,去核搗爛,生姜切碎絞汁,將棗泥、姜汁、肉桂粉與面粉拌勻,加水和成團,分成小塊在鍋中蒸熟即可食用。生姜溫胃除寒,大棗補益氣血,肉桂溫中壯陽,此方適用于脾胃虛寒而經常出現腹痛、嘔吐、手腳發涼、食欲不振者。
但應注意,經常出現舌苔厚膩,胃口不開,惡心嘔吐,眼瞼、面部浮腫等現象者,不宜食用大棗。這些癥狀屬于體內水濕較重的表現,其治療適宜服用—些健脾利濕的藥物,例如山藥、茯苓、赤小豆等,而大棗的滋膩之性容易助濕,使水濕停留體內難以清除。另外,經常出現便秘、口臭、咽喉牙齦腫痛等癥狀,是體質偏熱,容易上火的表現,此時不宜過多食用大棗,有加劇病勢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