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木涕 攝影/段玉成

菊花在植物分類學中是指菊科、菊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菊科有1000余屬超過2萬個物種,中國分布有200余屬2000余種。
作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菊花聲名顯赫,在我國產量和用量巨大。因其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國人還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唐代詩人孟浩然在《過故人莊》中寫道:“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在各種古代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中國是菊花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最早的菊花為野生種,主要包括野菊、甘菊和小紅菊三種,后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在公元8世紀前后,作為觀賞用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17世紀末荷蘭商人將中國菊花引入歐洲,18世紀傳入法國,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于是,中國菊花遍及全球。
菊花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開花。菊花喜陽光,忌蔭蔽,較耐旱,怕澇;喜溫暖濕潤氣候,但亦能耐寒,嚴冬季節根莖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經受微霜,但幼苗生長和分枝孕蕾期需較高的氣溫;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左右。
按花期分類,菊花可分為三類:夏菊、秋菊和寒菊。夏菊又名五九菊,在每年農歷五月及九月各開花一次。秋菊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月中下旬,個頭兒中等;晚菊花期在10~11月,為大型菊,栽培最普遍。寒菊又稱冬菊,花期自12月至翌年1月。當然,現在種植技術發達了,通過控制光照和溫度等條件,可以實現菊花四季開花,春節、國慶、五一等節日,都可以看到菊花盛開的場面。
根據花的大小,菊花可分為大菊、中菊和小菊。大菊花的直徑在10厘米以上,多用作標本菊栽培;中菊花的直徑為6~10厘米,常用作花壇菊栽培;小菊花的直徑在6厘米以下,可作盆菊、盆景菊。
從顏色看,菊花可分為單色菊和復色菊。單色菊就是花色只有一種,如黃、白、紫、紅、粉、綠等;復色菊的花色有兩種以上,如紅黃各半的“二喬”、紅黃二色的“鴛鴦荷”、 背面為黃腹面為紅的“金背大紅”等。
關于菊花的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有很多。
早在兩千多年前,漢代應劭的《風俗通義》就有記述,河南南陽酈縣(今內鄉縣)有個叫甘谷的村莊。谷中水甘甜,山上長著許多很大的菊花。一股山泉從山上菊花叢中流過,花瓣散落水中,使水有了菊花的清香。村上三十多戶人家都飲用這山泉水,人們都健康長壽。
一直以來,菊花被認為有長壽的作用。漢武帝時,皇宮中每到重陽節都要飲菊花酒,說是“令人長壽”。
三國時代,曹操的兒子魏文帝曹丕,曾經給好朋友鐘繇寫了一封談菊花的信。信上寫道,在萬木凋謝的時節,只有菊花絢麗多姿,茂盛地生長,可見其具有天地的真氣,可使人延年益壽,因此送他一束菊花,供他研究長壽的道理。
晉代名醫陶弘景也贊成人們吃菊花。他說,真菊花味甜,假菊花味苦。詩人陶淵明除了“采菊東籬下”,在他的詩中常也提到服菊,并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頹齡”的說法。
宋朝的蘇東坡,才華橫溢,善詩詞,落筆千言,不假思索。有一次,他去拜見王安石,恰巧王安石外出未歸。蘇東坡坐在書房,見硯石下壓一首詩,其中有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東坡想,黃花是指菊花,開于深秋,其性堅強,敢與秋霜相抗,最能耐久,即使老而枯干,也終究不會落瓣。怎會有“吹落黃花滿地金”呢?東坡一時詩興大發,續寫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后來,蘇東坡在黃州任團練副使期間,與友人陳季常一起去花園賞菊,正值秋日,見到菊花花瓣紛紛落地,真似鋪金一樣,大驚失色。
陳季常問明原因,笑道:“不同地方的花是不一樣的,黃州的菊花是經秋風而落瓣的。”蘇東坡這才明白王安石的 “吹落黃花滿地金”的真諦。
關于菊花的傳說,女媧的故事令筆者印象深刻。
傳說女媧九十九歲那年,雙目突然發紅,相繼失明。
她老公伏羲想起了天塌時拯救他和女媧的石獅子。石獅子救下他倆后,身軀雖然化了,但它留下的尸骨——青風嶺還在。他想石獅子一定有辦法治好女媧的眼疾。于是他面向青風嶺燒了三炷香,跪下祈禱,石獅子說只有玉皇后花園的菊花能醫治女媧。
天宮離伏羲家有十萬八千里,伏羲也已年過九十九,怎能走得動?于是就命他的兒子有熊前往。
有熊是個孝子,應聲而往,他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的路,爬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天梯,才來到南天門。
南天門有天兵天將把守,不易進去。他就順著宮墻走,想找個缺口。他來到天宮北側,發現宮墻外貼墻長著一棵高大的玉樹,就借樹爬了進去。
當時正是晚秋時節,唯有傲凌風霜的菊花盛開,于是他挑最大的花朵采摘起來。二郎神楊戩巡邏到這里正好瞧見,就把有熊抓去見玉皇大帝。玉帝聽后大怒,把有熊抓進天牢。
后來這事兒傳到玉皇大帝的大女兒那里,她被有熊的英雄行為和孝心所感動,愛上了這個凡塵青年。于是,她偷偷救了有熊,并帶著菊花與他私奔下凡。
玉帝聽聞更是惱怒,想要派人捉拿他們。這時,托塔李天王上前勸阻,說有熊的孝心值得夸獎,并請玉帝成全二人。經過深思熟慮,玉帝決定放過兩人,并且給了女兒一些嫁妝,就是菊花、山藥、牛膝、地黃這四樣藥種。但把永世不得再回天宮作為懲罰。
來到人間后,二人就在覃懷(今河南沁陽)一帶種植起了菊花、山藥、牛膝、地黃這四大懷藥,后來流傳到全國各地,覃懷也成了中華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菊花茶,讓菊花走進千家萬戶,關于它的小常識也很有趣。
先說怎么泡菊花茶。先放菊花后放水,要用100℃的沸水,第一泡先洗茶,去灰塵,第二泡再喝。
都知道菊花茶能祛火、明目、清心,但不同品種的菊花泡茶效果不同。據筆者了解,杭白菊能明目,是整日與電腦為伴的上班族的良友,眼睛干澀嚴重者適用,胎菊是其中的上品;杭黃菊能清咽,用于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喉疼痛等;貢菊花朵雪白,蒂呈綠色,長時間沖泡茶湯會變綠,清肝明目的作用也很突出。(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