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堅林編著的《計算機網絡與外語課程的整合》(2010年6月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大學英語教學創新改革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該書將最新的計算機網絡背景下的現代信息技術與大學外語課程教學進行結合,從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材研發和師資培訓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論述和建議,并由此開啟了對計算機網絡傳播視角下外語教學創新改革路徑的理論和實踐探索。編著者強調計算機網絡作為一種高科技技術,當它被引入到外語教育教學領域時,將引發外語教學理念、外語教學模式、外語教學資源整合和外語教學評價標準等方面的巨變。
一、計算機網絡傳播視角下外語教學的新變化
首先,外語教學的語言環境發生了變化,計算機網絡傳播打破了時空的間隔,讓師生能夠通過計算機網絡接觸到實時、新鮮的外語語料,營造出真實的語言環境,并將外語教學的交際能力培養擺在與外語語言語用培養同樣重要的位置。
其次,外語教學的教學主體發生了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強化,教師更多地起到引導的作用,通過計算機網絡的豐富資源讓大學生能夠發揮主動性,個性化地選擇適合他們的外語學習資源,從而獲得更有效的進步。
最后,外語教學的課堂互動模式發生了變化,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是單方向地教,但是在計算機網絡的環境下,現在的英語課堂開啟了多邊互動的新模式,讓學生能夠加強與教師的互動,加強與同學的交流,也能夠加強自我與外界的溝通,從而提高英語的應用水平。
二、計算機網絡傳播視角下外語教學的創新路徑
首先,借助計算機網絡傳播的信息共享創設更加真實的外語學習環境。網絡傳播視角下,教師和學生所能夠獲取的外語教學資源更加豐富,甚至能夠通過各種影視作品、音樂作品、書籍等接觸原汁原味的外語語料,從而能夠在真實的外語學習環境中快速提升外語學習的語感,并通過外語文化性的學習,增進對外語語言的認知,讓外語的學習更加豐滿、更加真實。
其次,借助計算機網絡傳播的多樣形式實現更具趣味性的外語課堂模式。網絡傳播視角下,外語課堂將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它不僅僅局限于教材和教案,還可以通過語言性的、圖片式的、音頻式的、視頻式的不同方式來進行呈現,語料的類型也更加豐富,有議論性文章、散文、新聞,也有較短的段子,從形式上拓展外語課堂的教學內容,讓外語課堂更具趣味性、更加生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后,借助計算機網絡傳播的廣泛渠道可提升外語教學的應用性。在網絡傳播視角下,外語教學課堂不僅僅是一個“學”的場景,它也將成為一個展示的平臺,并在更多元的渠道中進行交際活動,例如在網絡上與外國人交流、閱覽外國網站、討論外國電影等。在網絡傳播的幫助下,學生將更多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展示和應用,進而在多渠道的外語交際場景中鍛煉自己的外語能力。
三、計算機網絡傳播視角下外語教學創新的難點
計算機網絡傳播視角下,外語教學有了許多新的變化和新的創新路徑,但同時也要注意避免陷入對網絡傳播技術的過分依賴,從而破壞外語教學的系統性和整體性。
一方面,外語教學從定位、目標、手段、模式、評價上已經有了較為完整的體系,在網絡傳播視角中,我們可以對這個體系進行創新和革新,但是要遵循外語教學的自身規律,循序漸進,避免給教師和學生帶來過于突然的不適應感。
另一方面,計算機網絡傳播中信息往往龐大蕪雜,要想從中獲取學生所需要的部分,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對此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給學生一些建議,在課件資料的篩選、整理和歸納上作出良好的示范,樹立學生的正確選擇觀念,加強學生在外語學習中的信心培養,避免學生在龐雜的信息中迷失了外語學習的初衷。
以上是筆者基于網絡傳播視角對當前外語教學的創新研究。在該書中,編者對網絡與外語教學的有機結合進行了富有時代感的論述,也給了筆者很大的啟發。總的來說,網絡傳播的新視角給外語教學帶來了許多新的變化,也推動了外語教學改革過程中技術融入和教學模式的創新,展現了新形勢下現代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和新目標,對此外語教學應當緊跟時代的外語人才培養需求,積極進行網絡傳播技術的引入和外語教學模式的自我創新。
(陳婧/碩士,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基礎課部講師)